个人认为
1 社会保障制度缺失:在三座大山的压力下,大家很难豪爽的去happy。、
2 货币流向轨道错位:在一个正常的经济循环中,货币起到的是流通作用而不是储藏作用。在中国资金的流动轨迹实际上是畸形的,金字塔的底层贡献的流向并没有从上层反哺回来。一部分流向了国外、另一部分转化为储蓄丧失了流动性(富人储蓄的总量实际远大于普通人)。
3 市场的狭隘:中国有很多的人口毋庸置疑,但相当一部分并没有在自由市场的体系内。一些乡镇的消费依然是必须性消费占据大比例。
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的“以外需拉动内需”的着重点在于城市化,也就是通过外贸将国内暂时无法消化的劳动力出口到国外,来进行技术及资本的交换从而实现部分地区的城市化,再通过已经城市化的地区拉动周边乡镇的劳动力市场来逐步提高国内的消费水平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这一构想在改革开放初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中国模式的推广,外需逐渐疲软,中国制造在世界制造链中的下游地位和薄弱的定价权导致一系列的骨牌效应,扩大内需的声音不断。
英国、美国的发展史上对我们的启示即微弱又模糊,英国借着大航海时代的殖民扩张累计了足够的资本量取冲击国内市场,美国藉由工业化大生产的契机大范围大规模的普及商品消费。这两者的时间因素已经不复存在,对于未来的路迷茫而不可知。21世纪无疑是亚洲世纪,但如果无法处理好自身市场经济,则未必是中国世纪。就我认为,发展的契机也许在 信息化 这个领域。网络是一个全新的社会,也是一个未完全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