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看来已愈演愈烈,作为世界市场的一部分的中国,也经受着严酷的考验,以下是我对时局的一点看法:
一、可救市但不可救热。现阶段需要政府救股市、楼市,但绝不需要股市重上6000点(其实政府也没有这样的能力)、楼市继续“火爆”(标准不说了,我想大家心理都有标准)。股市、楼市的低位徘徊对于抑制股民、企业、国际游资的投机行为是有利的,众所周之,股市、楼市均属于虚拟资本,在一国经济发展的不发达阶段,虚拟经济的繁荣常常伴随着巨大的泡沫,一旦这种泡沫破裂必然带来巨大的危机,这种危机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灾难性的。我国的股民、企业投机心理过重,过于注重短线的收益而造成短视,过于注重眼前的收益而忽视长远的投资,并且股民(包括炒房团)的金融知识水平普遍较低,缺乏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必要利用一个大熊市来抑制这种盲目跟风的行为,可以说,需要政府救市,因为现在的情况下,很多股(楼)民和机构一旦清仓,会倾家荡产,我们当然不能允许这样的局面出现。但也不能让股市、楼市过于繁荣,在现阶段,股市有个3000点就足够了(楼市各地情况不同,暂不论),为什么呢?这个点位,不会让股民解套,清仓会伤点元气,但不至于毙命。并且有能力进行其他方面的投资,有了切肤之痛,也能抑制投机心理,让股民、企业都能理性面对股市,真正领会“股市有风险,进入须谨慎”的内涵。并且引导市场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长期投资之中,原因在以下的第二点说明。
二、就我国的发展阶段来说,尚未进入虚拟经济主导阶段,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起绝对主导地位的毫无疑问是实体经济。在过去的几年,中国股市、楼市虚假繁荣,使本应投向实体经济的巨额资金大量涌入股市、楼市进行短期投机,并攫取了巨额利润。由于市场经济的不发达,市场自发调节还很难形成平均利润率,就必然引发了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为主导的二元经济体制,而作为一个尚在发展中的国家,我们需要的是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完善各种制度,发挥我们在制造业等优势产业方面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从而为未来的发展、繁荣奠定基础。时人常以美国为例,诉说美国的虚拟经济、资本市场繁荣云云,暂不谈次贷危机引发的深层次思考,就表面而言,该种说法也只是知表不知里,殊不知,美国虚拟经济的繁荣,是建立在美国拥有的世界上最发达的制造业核心技术以及其在航天、微电子、生物、材料等几乎所有领域内的绝对优势的基础上,而这一切,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依然差之甚远,我们就当然不能用美国来做对比了。再看看次贷危机,就更应证了即便是在最发达的市场经济中,依靠虚拟经济的潜在风险是何等的巨大……
所以,中国的发展优势在我们的优势行业,就目前来说,有初级的制造业,部分高端制造业、纺织等等,可以说,进一步发展实体经济,并最终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的竞争力,才是中国现阶段发展的唯一道路,而在市场无法形成平均利润率的背景下,股市、楼市不景气,其实就是一种巨大的发展实体经济的机遇。对我们来说,股市楼市不景气则利大于弊。
三、在这场全球金融危机中,我们能不能有所作为?现在很多西方国家一改半年前对话的傲慢与无理,唱起了只有“只有社会主义中国才能救世界”的“儿歌”,中国真的能救世界?我想答案是不能,但只要我们出手,至少能减轻一点大病后的伤痛。那么我们就更应该利用这次西方有求于我们的机会,大大出手,有条件的“拯救”他们,通过各种方式,获取西方在我国劣势产业、技术方面的核心技术,至少可以减少引进成本,比如在制造业方面,可以对西方的数控机床、核心设计方面进行并购、收购、至少也是技术的低成本引进,这样以来,我们就有可能利用这次全球的金融危机,缩小与发达经济体在技术、管理方面的差距,为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一点基础,既尽了大国义务、也获得了丰厚收益。以前,我们是用自己的市场换技术,这次,完全可以用我们丰厚的外汇储备换取西方过去限制对我们出口的一些东西,好好利用以下大危机,作出一番大成绩。
以上是我对当前局势的一点看法,谬论甚多,请大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