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劳动经济学
2323 4
2008-11-13

戏说刺激经济十大政策(转贴)

     刺激经济十大政策出台全球瞩目 ,借题发挥戏说点评 ,政府看了别太认真 ,群众看了别太当真 。以市场为分配方式的社会 , 说什麽的都有 ,谁叫它是以个体和组织为活动单位而且又是自负盈亏。

  一 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

  点评 :此项措施是消费性措施 ,消耗社会财富 ,对于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和效率帮助不大 。措施会通过地产行业带动经济活动, 但对经济本身问题的解决没有帮助 。 会降低民生成本 ,解决部分住房问题 ,并影响地产的价格 。这块蛋糕的消费通过怎样的渠道在社会传导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政府主导的效率和成本都令人担忧。刺激经济的说法不好听 ,在经济收缩囊中羞涩的时期还大手笔乱花钱的人没有几个, 但乱花钱的国家倒有不少 。凯恩斯在当时那种对经济认识水平基础上提出的对策不能总好用吧。

  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点评 : 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有助于提高农村的生产效率 ,降低农村生产成本 ,增加农村收入 。加大水利建设提高了社会基础设施的水平,降低社会成本 。未来农村的生产将会是区域的, 集中的,互补的 ,应多进行农村基础设施的区域规划和全国范围的一体生产区划流通区划的配套建设, 为农村未来的生产发展和流通发展打好基础。水利,交通 , 农资 ,市场 , 物流 , 加工等环节的整体规划对未来农村的发展及其重要, 农村的发展模式和方法都到了要科学化 ,系统化 , 专业化 , 分工合作的阶段,政府应象抓航天事业一样将中国农村的发展推向新的台阶, 没有农村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提高, 城市未来的发展基础始终不牢 。八亿人在农村 ,不解决农村问题, 中国的问题不算解决。

  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完善高速公路网,安排中西部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加快城市电网改造。

  点评 :交通运输的投入会连接起各个地区的市场 , 形成更为紧密,更有效率, 成本更低的一体市场 ,使资源能够更有效的配置 ,能够在更广的范围内进行社会分工合作 。交通建设只是市场建设的一个方面 ,要加快进行市场化的整体建设。中国的市场化程度仍然很低 ,成本高, 效率差 ,壁垒多 ,干预大。通过市场建设能够有效的提高效率, 降低成本 ,加强企业的竞争力 ,是应对人民币升值冲击的有效方法。加强市场建设刻不容缓, 机不可失 。

  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推进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点评 : 医疗卫生, 文化教育体育建设是立国之本 ,百年树人,投入少 ,产出大 。只可惜三十年改革开放教育从来落后于社会发展 , 不能走在社会发展之前 ,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大的支持 。教育部, 司法部 ,文化部都是社会发展推着走的部门。

  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

  点评 : 环境成本记入经济成本核算反应社会真实生产状况。环境建设成为社会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环境发展的考核记入对社会发展的总评价 。

  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持服务业发展。

  点评 :一个大国, 哪个产业都不能少 , 哪个产业都要强。经过全球化的竞争后确实不具备竞争力时自然就会放弃,如果没竟争过就自己放弃,通常这不是企业能干出的事 。有些企业高耗能高污染 , 大多是企业自身的问题, 不是行业问题。通过技术改造, 合格的保留 , 建立一个事业很困难 , 毁掉它很简单 。

   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

  点评 :借重建的机会 , 建好点 , 标准高点 ,有点前瞻性 。重建后的结果,想看的人很多 。

  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

  点评 : 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 就业优先于通胀 ,压低农产品价格会伤害社会总体的发展。宏观经济政策应维持适度通胀水平 ,确保就业优先 ,农业农民优先的原则 ,通过降低地价降低社会成本 , 通过政府规划推进经济发展 。

  九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

  点评 :降税会减轻企业负担 ,减少政府开支更会有更多的钱用于社会建设。消费财富的人越多 , 财富创造者的负担越大 。减少国家财政维系社会事业的种类和垄断收费维系社会公共事业的种类 ,实行市场化自负盈亏的经营方式 , 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机遇 。 建议首先取消由政府为中国男足支付的所有开支, 为企业减轻负担 , 为社会缓解压力

  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

  点评 :要限制就限制, 要放开就放开 , 直接指挥到士兵, 不把市场放眼里 。限制当初不一定对, 放开未来也未必对 。计划经济取消了 , 指令经济还在 。设想个目标就指挥人干 ,一卡就死 ,一放就开 ,体格再棒也顶不住冰火交替,经济政策要成熟 , 治国人才从市场淘汰中来 。金融政策不同与其它经济政策 ,是最不听话的孩子 ,没有市场意识, 怎末搞市场经济 。

  总评 :

  1 。 货币政策主要解决价格问题 , 财政政策主要解决需求问题 , 宏观经济政策主要解决原则和立场的次序配置问题。 没有一个政策可以包打天下 。政府政策的针对性不强,缺乏系统配置 , 试图通过某个政策将问题一把抓的意图明显 ,是近几年来经济政策的主要特征 。

  2 。 置市场作用于不顾 ,指令特征明显 。缺乏前瞻性与耐心 ,人为意愿强烈是近几年来经济政策的主要特征 。 社会和市场的主体是各种利益单位,试图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的方法行不通 , 不要再怨老百姓不配合 , 市场经济要建立顺应市场方式的应对方法,大禹治水和庖丁解牛要多读 。

  3 。 应对涉及中国国情的土地政策,所有方式 ,农业农民农村政策 ,建立系统完善的制度体系 , 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解决好坏是影响社会的重要因素。

  4 。 老百姓启动内需的钱这两年都买了房子,股票和车子 , 别再说内需不振 ,催启动内需了, 从降低成本上打主意吧。减少政府的支出 , 取消不合理的财政支持事业 , 取消各种名目的杂费 ,将财政的刺激支出主要用于能够提高社会生产力和效率, 能够创造社会财富的方面 ,为下一次腾飞做好准备。

  建议

  1 。 进行市场建设 。 建立全国统一市场 , 消除市场障碍 ,确立市场结构 ,完善市场制度 ,强化市场功能 ,减少市场干预, 降低市场成本 , 提高市场效率 。解决市场机制问题是解决根本问题 。政府重体制,百姓重实质 。政府不能体制实质一把抓 ,占了百姓自治的路 。

  2 。 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市场有机结合 ,使政策能够通过市场 ,以市场的方式发挥作用 。

  3 。 对抗经济危机要靠机会创造 , 需求创造 ,财富创造 , 要从制度要机会要需求要财富 。财政要从有利于三个创造的方面支出。

  4 。 影响中国的经济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结构问题, 体制问题 , 意识问题 。不从根上治 , 陈病老会犯 。君有疾在脾脏,不治将恐深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11-13 18:12:00
wo lai di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13 18:20: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3 20:29:00

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5 20:45:00
楼主评的有一定道理,可我觉得政府既然做了这样的政策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和依据的,政府制定政策是从宏观上,战略的高度出发,更多的考虑到人民的利益,其中有几条政策都是保民生的具体体现,而楼主是单纯的从经济学的角度去分析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