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016 1
2009-05-14

任何国家不可能只依靠刺激政策生存——中国也不例外。尽管有迹象显示4万亿元人民币开始对这个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产生作用,但是关注中国发展的人士已经开始担忧,当刺激消费产生的效果消失之后,又将如何呢?最近的贸易统计数字为这些担忧增添了理由。

  中国最近的这些统计数字说明了两件事。贸易顺差下降了30%,降至去年11月最高纪录的三分之一水平。这些数字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一个国家正吸收更多的人员从事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公路、学校、桥梁和铁路。出口下降超过前一个月,则显示了购买中国产品的消费者仍然没有开始花钱。

  许多经济学家称这些为“绿芽式” (green-shoot)增长指标,他们更多地相信前者所展现的情况,其他重要数据可以支持他们这种乐观主义。固定资产投资4月增长将近三成。货币供应、电力生产、房屋价格和生产者的情绪等所有这些指标都显示,中国经济至少正在变得稳健。

  但是,这个绿芽式脆弱的增长更多的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中国仍旧是一个靠政府干预拉动的经济体。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居民的消费欲望仍旧缺失。私人消费仍然低于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而且消费价格实际上正在下降。

  在等待消费者增加消费的同时,中国似乎也在实施所谓的替代方案,救助它最大的客户美国。2月的数据表明,中国增持美国新发行国债的22%,虽然少于1月,但还是一年前的3倍。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整体份额在下降,但是从绝对意义上来讲,中国仍不失为一个买家。

  中国当局处境微妙。为了保持2万亿外汇储备的价值,他们警告西方政策失误所带来的风险。但是,这些政策失误正是由于巨大的政府赤字引起的,而中国正竭尽所能出钱弥补这些财政赤字。在中国还没有到无计可施的地步之前,最好寄希望于中国或者西方某地的消费者开始消费,否则这表面上的经济复苏将可能被证明是不真实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5-14 07:29:00
中国的经济有点奇怪,人们总是不敢花钱,不像西方,莫非人们普遍对未来的期望比较悲观,这可与迅增长的经济不太相符啊。期待答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