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经济金融数学专区
1937 9
2015-08-06
王梓坤:今日数学及其应用(4)

四、为数学强国而奋斗

  

本帖隐藏的内容

三年前南开大学举行的“21 世纪中国数学展望”会上,陈省身教授及与会的数学家都认为,数学是我国人民擅长的学科,我国完全有希望在21 世纪前期成为数学大国、数学强国;他们还提出:数学应该率先赶超国际水平。的确,我国古代数学有过辉煌的成就;近几百年由于封建社会政治腐败和帝国主义侵略,数学落后了。新中国诞生后,我国数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在1956 年科学发展规划的指导下,建立和发展了微分方程、概率统计、计算数学、泛函分析、多复变函数论、运筹学、控制论等分支学科。到1956 年,我国数学的基础研究已具有相当规模,并且有自己的特色,在国际上有一定地位。我国的《数学学报》曾被美国全部译成英文出版。“十年动乱”中,数学研究受到严重破坏。改革开放以来,数学界恢复了活力,国内的学术风气非常活跃,陈景润、王元、潘承洞等在数论和杨乐、张广厚等在函数论的优秀成果饮誉国际,从而大大鼓舞了士气。研究队伍和方向也进行了重新组合和调整,一批新的数学研究所(如南开数学研究所)相继建立。国外来访的专家讲学频繁,同时我国也有不少专家到国外讲学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大批的中、青年学者则以访问、进修或攻读学位的方式出国留学。学术上的内外交流沟通了信息,提高了水平。更令人欣喜的事,一批优秀的青年博士学成回国,开始填补若干重要的空白领域如代数几何等;国内自己培养的博士也逐渐展露头脚,研究工作出色者大有人在。原先有较强实力的领域,如数理逻辑、数论、代数、函数论、拓扑学、微分几何、微分方程、泛函分析、概率统计、控制论、运筹学、计算数学等,以及起步较晚的一些学科,如代数数论、代数几何、非线性泛函分析、动力系统、整体微分几何、随机分析、机器证明和模糊数学等,都在近年内做出了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最近两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我国连获团体冠军,个人金牌数也名列前茅,消息传来,全国振奋。我国数学,现在有能人,后继有强手,国内外华人无不欢欣鼓舞。
  然而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从整体上看,我国数学研究的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差距。另一严重的情况时,到2000 年,高校数学师资将面临严重短缺。以高校理科而言,现有数学教师约24 000 人,到2000 年若有55%退休,即退休13 200 人,那么,即使以全部研究生补缺,仍短少约2 000 人。因此,必须吸引更多年轻人学习数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8-6 21:18:08
为了使数学更健康地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特提出下列建议:
  1.在指导思想方面,提倡“全面发展,重点扶持,办出特色”。发展科学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正确的。数学中子学科繁多,而且不断有新学科出现,每门新学科的发展前途,难以预料。因此,应该给各学科以充分发展的机会,在发展中竞争。所谓重点,是指那些对科学发展或实际应用已逐步展示其重要作用的学科或项目,如非线性数学、计算数学、计算机数学、离散数学的某些方面、数学物理、数学的其他边缘科学、概率统计等。对重点学科,应给以较大扶持。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数学的各方面都领先。为了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只能重点突破;在某几个学科或项目上率先突破,这就必须有我国自己的特色。特色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大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8-6 21:21:56
2.空气哺育万物儿子而自身无赏;同样,数学教育众人而报酬极低;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另一方面,学习数学又难,成为拔尖人物更难。无怪乎现代青年人大都不愿学数学,既使数学天才者也避而远之;奥林匹克竞赛优胜少年,又有几人立志数学?这实在令人感叹而忧伤。要区别对待各类人才。对有成就的数学家,要更好发挥他们的作用,在社会地位、生活待遇上有一定优先,因为他们的今天是青少年的明天,对青少年起着示范和吸引作用;对达到国际第一流水平的学者应重金聘请;对博士,无论国外或国内培养者要同样待遇,今后逐步过渡到以国内培养为主。惜乎现在博士生源枯竭,报考者寥寥无几。要多吸引优秀青年学成后回国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每年举办数学讲习班,请留学国外的博士回来短期讲学,效果很好,是一创举,如能提供单程国际机票,则会吸引更多学子回来。对30 岁左右学业有成的学者,需提供条件,使其在工作、出访、职称、生活等方面均能得到相应的待遇,以便早日脱颖而出。中小学数学教学,既要有科学性,又要有趣味性,以提高青少年学数学的兴趣。对成绩优秀者,给以奖励,奥林匹克金牌获得者应予重奖,金额应接近体育金牌获得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8-6 21:23:33
3.数学研究设备虽比较少,但计算机、图书资料、国内外交流、人才培养等都需要大量经费,“一支笔、一张纸”的研究方式已成历史。应大力开辟财源,除国家拨款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数学与物理的资助一1:3 为宜。社会名流、企业和财团的支持应是一重要财源,这方面开发得还很不够,应对他们进行宣传,给予技术帮助,使他们从中获益,从而体会到数学的好处。
  4.学科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对社会进步的贡献,数学也不例外。数学的贡献在于对整个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科技)水平的推进和提高,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滋润,对经济建设的繁荣,对全体人民的科学思维与文化素质的哺育,这四方面的作用是极为巨大,也是其他学科所不能全面比拟的。数学工作者应主动联系实际,了解与数学有关的各种问题。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人士多予关注、支持与帮助,多与数学界合作,主动提出各种咨询,以使数学科学更深入地扎根于实际,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多作贡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8-6 21:25:16
参考文献

本帖隐藏的内容

[1]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之七:数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技导报,1992 (11): 35~38
[2] 石钟慈,柱文庄.计算:第三种科学方法.科学,1991 (5): 12~15
[3] 李大潜等.努力发展中国的工业与应用数学.1992.(“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第二次大会会议报告)
[4] J.G.Glimm .数学科学·技术·经济竞争力.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
[5] P.D.Lax .应用数学在美国的蓬勃发展.数学译林,1992 (1): 56~63



王梓坤: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29年4月30日生于湖南零陵,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1958年获苏联莫斯科大学副博士学位,1988年获澳大利亚麦克里大学名誉科学博士学位。先后任南开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1984年至1989年任该校校长),同时任汕头大学(1993年起任该校数学研究所所长)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专长概率论,并在随机过程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中取得多项系统的重要成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8-6 22:18:34
王梓坤:今日数学及其应用(4)[转] [修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