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创业光环褪色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 
吉莲•邰蒂 
每个国家都需要一个号召全国的理念。美国人乐于将自己视为自由市场和创业激情的拥护者——而且一直比多数西方国家更欢迎创业家。
但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糟蹋了美国的自我形象(比如国家支持抵押贷款这种令人难堪的事情)。创业的光环也开始褪色,日益增多的“监管”使初创企业的日子更加难过,无论是与过去的美国相比,还是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
看一看白宫最近发布的关于职业许可(强制要求劳动者必须先获得相关资历才能从事某些工作的规则)的令人吃惊的报告。50年前,只有护理等专业领域才要求职业许可证。但是,最近几年,要求职业许可证的范围急剧扩大,以至于四分之一的美国劳动者必须获得所在州的许可证。有时这种要求是合理的:驾驶飞机的人当然需要许可证。但在很多情况下,要求许可证的逻辑不那么清晰,比如在密歇根州想要成为一名保安需要培训3年,在犹他州当理发师要求数千小时的经验。
获得这类许可证的过程往往成本高昂且流程繁琐,近期一份报告估计,申请者的成本达到每年2000亿美元。更重要的是,许可证制度使很多潜在的劳动者以及创业者打消了念头。
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另一份报告甚至更加发人深省。去年,世行对各国支持企业的程度进行了排名。在总体营商便利度方面,美国名列第7位。但是,在创办一家公司的便利度方面,美国仅排在第46位,落后于爱沙尼亚、马来西亚、格鲁吉亚、甚至法国。
造成这种令人郁闷的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在美国创业者平均需要跨过6道不同的法律和监管障碍,才能创立一家公司。而在领衔创业便利度榜单的新西兰和加拿大仅需要一道程序。美国人创业面临的复杂流程意味着,他们创办一家初创企业平均需要6天左右;而在其他很多国家,该流程快得多也便宜得多。
当然,世行的排名并不说明全部故事。美国的全国平均水平掩饰了重要的地域差异,因为制定很多商业规定的是市级ZF。在消费者与当地企业之间牵线搭桥的西海岸网站Thumbtack与支持创业的考夫曼基金会(Kauffman Foundation)所做的调查显示,在德克萨斯州创办公司比在加州要容易得多。此外,繁文缛节只是决定创业活动的一个因素;是否具备融资渠道以及尊重企业家的文化也很重要。
然而,这些数字代表着政策挑战——特别是考夫曼的数据还表明,尽管经过数年下滑之后今年有所回升,但当今的新企业创办速度“远低于历史趋势”。
白宫已试图回应这个问题: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最近敦促各州削减职业许可证的种类。上月,奥巴马启动了“一天创业”(Start Up In a Day)计划,希望缩短创业需要的时间;该计划向利用技术精简这一流程的人提供150万美元的奖励。
然而,很明显美国需要付出的努力要比这多得多。有一个构想是,政策制定者应该讨论是否要对商业法规引入“日落”原则——即假定法规应当在一段特定时间后自动失效,除非专门延长。
这与当前的做法(规则往往无限期有效,除非被特意废止)截然不同。而且日落原则也有缺点:重新谈判规则可能带来商业不确定性和无休止的游说角力。
不过,一些政策制定者正在认真讨论这个构想。的确,众议员克里斯•柯林斯(Chris Collins)提出一项法案,呼吁实行7年日落制度。这一概念至少需要得到讨论,因为它或许会引发一场像样的讨论,焦点是哪些创业规则(还有职业许可证)值得保留,哪些应该废除,以及如何阻止繁文缛节的蔓延。
谁知道呢?在一个崇尚勇敢创业理想的国家,一场削减繁文缛节的运动可能是所有总统候选人都同意的极少数事情之一。甚至(或者说尤其)是重量级创业家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
译者/马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