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线视点:新兴市场退潮暴露“侵占资产收益” 英国《金融时报》
詹姆斯•麦金托什 报道

伟大的经济学家J•K•加尔布雷思(JK Galbraith)发明了“侵占资产收益”(bezzle)一词,来定义从公司挪用但尚未被发现的资金数额——该数额在控制宽松的好年景增加,在价格下跌、骗局暴露时缩减。
在新兴市场的浪潮退去时,罪恶的行为再次被发现,针对巴西、马来西亚以及土耳其主要政界人士的指控表明,“侵占资产收益”行为遵循了一贯的模式。
投资者对新兴市场的热情已冷却。上个月,美元兑新兴市场货币的贸易加权汇率超过了其2009年高点,正处于自2003年3月以来最强劲的时候。
新兴市场股票的相对表现也很糟,它们过去10年相对发达国家股票的所有超额涨幅已荡然无存,即便包含股息。在预期市盈率为11倍的情况下,新兴市场股票相对发达世界股票也是自2005年以来最便宜的。
对投资者而言,这或许意味着即将触底。但是,谨慎是必要的。新兴市场正困在在坚挺的美元和已进入艰难境地的中国之间。
在经历了向中国人出售能挖到的一切矿藏的黄金十年之后,很多新兴市场不得不开始适应“中国经济放缓”。再加上美国上调利率的预期,新兴市场正面临糟糕的基本面。
价格似乎也还没有跌到位。尽管名义汇率暴跌,但经通胀调整后跌幅大大降低。美元兑新兴市场货币的实际贸易加权汇率只比2013年的低点上涨了十分之一(尽管该数值因稳定的人民币占据大权重而存在偏差)。
相比发达市场,新兴市场的股价看起来可能很便宜,但这既是因为美股昂贵,也是因为新兴市场的股票划算。的确,过去20年,新兴市场的股票在几乎正好一半的时间里一直比如今便宜。
下面这张图表表明了新兴市场股价和大宗商品价格之间的紧密联系;自2002年中国的繁荣开始得到认识以来,新兴市场股价和大宗商品价格均上涨了175%左右——即便有过去4年的大幅下跌。
如果中国对进口大宗商品的胃口恢复或者美元停止上涨,新兴市场货币汇率及股价可能会迅速反弹。但是,如果下滑趋势继续,肯定还会有很多“侵占资产收益”的情况被发现。
译者/马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