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813 0
2015-08-19
点心债不再是“主菜” 英国《金融时报》 乔希•诺布尔 香港报道


对那些写标题的人来说,“点心”债券(在中国境外销售的人民币离岸债券)市场的诞生是他们使用食品类双关语的天赐机会。但这一市场的诞生也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亟需的用人民币投资的新渠道。
随着中国加速放开规模大得多的境内人民币信贷市场,点心债券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快速增长之后,今年以来遭遇市场胃口减小。尽管不是火烧眉毛的事情,但部分观察人士开始怀疑,点心债券市场是否已进入“加时”环节?
今年,中国当局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开放国内市场,让更多外资参与进来。今年5月,包括汇丰(HSBC)、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和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在内,逾30家境外金融机构得到了中国央行(PBoC)的监管许可,获准进入中国的银行间债券市场。
接着,在7月中旬,中国央行调整了规定,令各国央行、世界银行(World Bank)等超国家组织、以及各主权财富基金,均可在无需得到事先批准的情况下买入境内债券。

从整体上看,上述两项举措都可被视为中国开放努力的一部分,目的是向更多全球资本开放境内金融市场,并提升人民币的境外使用量。这方面的其他举措,还包括去年推出的“沪港通”(Shanghai-Hong Kong Stock Connect),以及放宽相关规则,允许企业更加自由地跨境调动资金。
汇丰(HSBC)中国市场主管宋跃升(Ryan Song)表示,外国投资者对中国国内债券市场的参与程度仍然十分有限,不过增长潜力巨大。
宋跃升表示:“市场的发展确实很快。我们注意到客户的兴趣非常大。”
对外国投资者来说,中国国内市场的吸引力显而易见。目前,该市场的规模近6万亿美元,是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全球第三大信贷市场,投资对象的多元性也远超点心债券市场。
中国国内债市的收益率通常较高,期限较长,流动性也较好。目前,全球投资者正四处寻求收益,同时人们越来越担忧西方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国内债市具备了吸引全球投资者的所有重要因素。
也许更重要的是货币多元化前景。眼下,与中国经济规模及其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量相比,离岸人民币资产依然很少。点心债市场根本无法满足全球投资者群体的需求——随着人民币被日益广泛地使用,这种需求将越来越大。
今年晚些时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决定是否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此举可能提高对持有人民币资产的需求。
为迎接境外投资增长,富时罗素(FTSE Russell)应一些资产管理公司和国家ZF的要求,于今年3月推出了跟踪中国国内信贷市场的新的中国国内债券指数。
跨国公司借款人也开始将目光投向中国境内。去年,德国汽车制造商戴姆勒(Daimler)成为首家发行所谓“熊猫债券”的公司,即由外国机构在中国境内发行的人民币债券。但随着监管放松,其他企业预计会跟进。
香港电力企业中华电力(CLP)首席财务官海尔特•佩特斯(Geert Peeters)认为,点心债市场最终可能以“一种历史怪象”被人铭记。他还表示,他的企业期盼着在时机成熟时发行熊猫债券。
但是,不论是对债券的发行者还是投资者,中国国内市场也有其不利的一面。
一个主要的担忧是定价问题。在中国ZF寻求将信贷风险从商业银行转移至更广泛的投资者群体之际,地方ZF债券预计会成为中国债市新的主要发行来源。中国ZF已经批准了2万亿元人民币的地方债券。
外国投资者很难评估与地方ZF或国有企业借款方有关的信贷的真实风险。这类信贷往往被中国国内投资者视为有中央ZF的隐性担保,因而毫无风险。
另一个顾虑则是法律框架问题。离岸债券的发售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了香港、英国或美国的法律。这使投资者在遭遇违约时,对自己能够获得的法律保护更加放心。
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大中华区资本市场主管奥利弗•布林克曼(Oliver Brinkmann)表示,比起进入中国国内市场,点心债市场为发行者带来的自由度仍然要大得多,尤其是在他们想把筹得的资金换成其他货币时;同时随着更多投资者加入,流动性和借款期限的问题很可能逐渐消失。
因此,许多投资者和分析师并不认为点心债将走向终结,而是相信随着中国境内外市场间的壁垒被逐渐拆除,两个市场将逐步合为一体。
霸菱资产管理公司(Baring Asset Management)亚洲债务投资主管郑达成(Sean Chang)表示:“我们将在不久的将来看到某种合并。点心债市场可能会融入中国国内市场。有朝一日我们可能会只有一个人民币债券市场。”
译者/简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