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mkszyz在2009-1-7 22:49:00的发言:什么“中国人很多,但是不是中国就必然的破产了”,这和我们讨论的话题有什么关系?中国不是你所说的天下一家社会!中国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
说到底,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你不知道交易成本的概念。谁说交易成本就等同于管理成本?
比方说,做你的天下一家社会里,工厂要生产汽车,但是它要一年生产多少辆?谁知道?在市场经济的社会里,市场自动调节汽车的生产数量。你天下一家的社会里,谁来调节?完全计划经济?那么计划者怎么知道这个社会需要多少辆车?去问每一个社会成员?那么这个问的过程要不要消耗劳动力和资源?是不是交易成本?
为什么会有市场?就是因为市场可以降低交易成本!这是制度经济学中最基本的观点,你都不知道。
你有没有看过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其中主要观点就是说,集体主义的计划经济摸不准市场需求,制定的计划总是和市场需求不一致,从而导致领导者内部对计划制定的意见分歧,然后就会出现强权强行推行政策,导致权力越来越集中,人民越来越失去自由。
你所描绘的“天下一家”社会,恰恰就是哈耶克所说的通往奴役之路。
哎呀,你真是不懂事啊。你想一想,一个大企业是如何知道企业需要多少原料的呢?通过车间的统计和反应就可以了。一个大型的超市是如何知道自己的货物有多少和什么货物缺货的呢?也不是通过你所说的价格市场,而是通过统计和反应。天下一家的社会也可以是如此。
当然反应的方式也可以是不同的。比如说用电话反应,比如说用电脑反应等等。我们到火车站去购买火车票,可以马上知道什么票有什么票没有,这不是通过所谓的市场,而是通过电脑,通过联网的电脑。以前确w无法达到这样的水平,可能这个代理商那里没票了,那个代理商那里还有票没有卖完。
天下一家的社会也可以高水平的反应啊。为什么不可以呢?有什么不可以呢?社会需要多少汽车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反应。生产厂可以根据这样的反应来生产。
我们的社会常常会公布一些联系地址,希望有什么意见向那里反应,这也是收集信息的方式。天下一家的社会也可以如此啊,为什么要一个一个人的去问,这不是很笨吗?天下一家的社会的人是很主动的人,因为他们都是一家人,是主人。消极被动跟他们是无缘的。
你根本不了解我说的,却还在批判我所说的一切,呵呵,真不知道谁懂谁不懂,呵呵。
你所说的市场就没有错误了吗?显然不是的,否则为什么会有企业投资错误,称为失败者?为什么有的企业因为发展方向而产生分歧?因为踯躅不前,失去了机会?
天下一家的社会还没有出现,所以你批判的东西也只是你看到的一些社会的现象,你如何可以把这样的现象也用在天下一家的社会上去呢?你以为你是上帝?在陌生的事务面前,人最好的策略是老实一些,低调一些,而不是高谈阔论。否则只会是献丑啦。
献丑的恰恰是你啊!我说的这些观点都不是我发明的,都是制度经济学家发明的。我哪敢高谈阔论?我只是转述经济学家的观点而以。而你却根本不知道这些观点的存在。
看看张五常在《佃农理论》中的观点:如果产权弱化,或是政府过度干预资源配置时,将导致资源配置的无效率。
在《新帕雷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中的观点:在中央计划经济中的交易费水平,要比市场经济高得多。
看斯科在《企业的性质》中的观点:企业的规模是适度的,不是越大越好。当企业的规模扩大时,内部行政费用会上升,这增加的费用接近节省下来的市场费用时,企业的规模就不会扩大了。企业的扩大必须达到这一点,即在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等于在公开市场上完成这笔交易所需的成本,或者等于由另一个企业家来组织这笔交易的成本。当企业扩大时,企业内部每追加一笔额外的交易,企业内部交易的边际成本是递增的(ps.你不会连“边际成本”都不知道吧?)。其原因是当企业内部交易增加时,企业家不能更准确地将生产要素用在它们价值最大的地方。
很显然,在你“天下一家”的社会里,是没有产权的概念的。不过,这里很怀疑你连“产权”的概念都搞不清。
世界上有哪个企业员工多到像一个国家人口那样多的?没有!就是因为根本做不到,也没有必要做到。
做学问,还是要老实一点,踏踏实实去学习前人留给我们的知识,把前人的观点搞清楚了,站在巨人的肩上,才有可能看得更远。像你这样,经济学基本知识都搞不清,就开始发展经济学,提出新模型了,有点好高骛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8 1:11:49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