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制造业是相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指制造业不断吸收电子信息、计算机、机械、材料以及现代管理技术等方面的高新技术成果,并将这些先进制造技术综合应用于制造业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在线检测、营销服务和管理的全过程,实现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生态化生产,取得很好经济社会和市场效果的制造业总称。具体表现在:
(1)微电子、计算机、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广泛应用先进制造工艺,包括先进常规工艺与装备、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纳米加工技术、特种加工技术、成形工艺和材料改性等先进制造技术和工艺。
(2)机械装备工业、汽车工业、造船工业、化工、轻纺等传统产业广泛采用先进制造技术,特别是用信息技术进行改造,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重大变革,生产技术不断更新,设计方法、加工工艺、加工装备、测量监控、质量保证和企业经营管理等生产全过程都渗透着高新技术,CAD、NC和柔性制造技术在制造业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其发生质的飞跃,产生了一批新的制造技术和制造生产模式。
案例一:云南省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2009-2015)
装备制造业可以说是云南省工业发展中较弱的产业,2008年,云南省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仅占全国装备制造业的0.3%,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3.6%。工业总产值在全国30个(除西藏外)省区直辖市装备制造业中居第23位。而且全行业研发经费仅占销售产值的1.3%、新产品开发经费仅占销售产值的1.1%,均低于全国1.8%、1.5%的平均水平。全行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主要装备仅占装备总数的1%(全国为11.82%)。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引起了省委、省政府对装备制造业的高度重视,为落实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促进云南省装备制造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特委托我院制定此规划。
在全面综合了国际国内装备制造业发展趋势,以及省装备制造业发展实际情况,中经汇成指出: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以技术创新为支撑,抓龙头、扶配套。第一,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品,形成“特、精、专”、竞争优势明显的特色产品群;第二,要加大产业技术研发投入力度,全面提高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能力,推进产业优化和产品升级。以昆明、曲靖、大理、玉溪、红河等地区为重点,不断做大汽车及内燃机、电力装备、机械基础件及零部件配套,做深大型数控机床、大型铁路养护机械,做多重化矿冶设备、自动化物流成套设备、新型农业机械和生物资源加工为主的专用装备,提升重点产业生产水平及市场占有率,全面提高我省装备制造业整体竞争力。
案例二:陕西省西安市某经开区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2010-2015)
装备制造业是工业的先导行业,具有高产业关联度、高市场需求、高就业、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等特点,是各个工业化或后工业化国家的主导产业之一,也是一个地区工业化水平和经济技术的总体实力标志。“十一五”以来,西安市某经开区抢抓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历史机遇,按照支柱产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初步形成了以陕重汽为龙头的商用汽车产业集群,以西电公司为龙头的电力电子产业集群,以西部超导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以中萃集团为代表的食品饮料产业集群。2008年,商用汽车、电力电子、新材料、食品饮料四大主导产业工业产值占经开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6%,成为引领经开区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但与国内先进省份及同类开发区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突出表现为:产业集中度低,成套能力和配套能力较差;基础制造装备、基础元器件、关键零部件及原材料发展滞后,高新技术与传统装备工业改造结合不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品牌尚未形成。
为此,中经汇成根据对该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总体情况分析,确定该区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总体思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实施机遇,积极吸纳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按照大区域谋划、大产业构建、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推进的思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军工资源与民用产品结合,引进和创新相结合,着力推进该区先进装备制造业向国际化、集群化、创新化、生态化方向发展,率先建成以“生产为中心”转型为以“产品+服务为中心”的先进装备产业集聚的样板区,国家一流先进装备制造业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根据布局的总体思路,形成“两心五园三基地”。两心:主次生活服务中心;五园:电子电力备产业园、兵器装备园、重汽制造园、工程机械园、新材料园;三基地:现代物流基地、研发孵化基地、中小企业创新基地。
来源:中经汇成(北京)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产业规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