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2546 1
2008-11-25
270228.pdf
大小:(6.65 MB)

 马上下载



内容简介
马克思在经济学和哲学的融合中走向历史的深处,创立了历史叭物主义,这意味着从定社会关系出发的总体性经济哲学视角的形成,这意味着制度分析已内化于经济分析中,主流经济学把哲学中的理性主义崇拜的传统发展到极致,建立了以完全理性的经济人为基础的演绎性经济学说系统。在哲学对传统理性主义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同时,经济学中了现了反叛理性主义传统的老制度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诺斯试图把个人主义算计与历史辩证法结合,但他不能把握历史辩证法从一定社会关系出发的总体性视角。全球化时代的矛盾和困境,全球性的生态运动,对以制度主义为代表的经济学一实主义运动提出了社会主义性质的要求。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社会关系: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的总体性视角
第一节 马克思走向经济哲学路径的背景
一 青年黑格尔派时期的马克思
二 面对物质利益的马克思
三 寻求超越青年黑格尔派的马克思
第二节 通过经济学研究走和历史辩证法
一 黑格尔经济学研究的局限性
二 从人道主义角度对经济学的批判
三 从经济学角度对唯心辩证法的改造
四 对过去的理论进行清算
第三节 建立历史唯物主义
一 实践观是解决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基础
二 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又是辩证法的现实过程
三 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本质
第四节 经济哲学方法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 经济哲学方法论的形成——从一定的社会关系出发
二 社会关系视野中的经济学进展
第五节 马克思经济学思想的制度主义特征
一 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具体化
二 产权理论
三 交易费用的观点
四 制度变迁理论
第二章 正统经济学的理性主义传统及其现代趋势
第一节 哲学中的理性主义传统
一 唯理论传统对理生和理性演绎法的强调
二 强调感觉和归纳法的经验论传统
三 经验论和唯理论的融合
第二节 经济学中的理性主义传统
一 唯理论对经济学认识论的影响
二 经验归纳法对经济学认识论的影响
三 经验论和唯理论融合的趋势对经济学认识论的影响
第三节 人性论哲学的经济学意义
一 人性理论
二 人性论的经济学意义
三 边沁人性论的承接作用
四 新古典理性经济人的思想背景
第四节 科学哲学中的理性主义
一 逻辑实证主义
二 证伪主义
三 历史主义
第五节 当代经济学中的新理性主义
一 证伪主义对经济学的影响
二 历史主义对经济学的影响
第三章 制度主义:经济学理性主义的批判者
……
第四章 唯物史观对制度主义的启示
第五章 制度经济学:经济哲学阈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11-27 11:17:00

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生的博士论文改编,看看还是蛮有帮助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