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国奇 发表于 2015-9-16 00:43 
电视机、手机、电脑、高速公路 是因为收益大于成本所以得以推广。
手机一万多一台,用的人有几个?500块 ...
你故意歪曲数据,不值。最早的手机是10万一台,手机是在800左右大规模普及。后来触摸屏出现时2000左右,农民也都换成触摸屏了,没有因为触摸屏贵就不买。模拟手机现在还有买的,500元以下,有几个农民买?
---------------------------------------------------------------------------
别扯淡了, 第一批触摸屏的手机是多普达的Windows phone。 再往前是 Palm, Treo 也有触屏机。 这些手机刚出来, 别说农民, 普通白领都舍不得买。 都是金融业这种高收入,要随时处理业务的人才用,大部分还是公司配的。都不是自己买的起的。
现在农民工换成智能手机了, 那是699的廉价智能机,比如红米这样的出来了。
倾向性选择事例,不值。房子总在涨价吧,有几人没买?有几个农民没做新房?大米总在涨价吧,有几个少吃了大米?学费也总在涨价,读书的减少了?
------------------------------------------------------------
房价的上涨,很显然让人们做出的选择就是不得不买小房子。为什么小户型在房价贵的城市特别畅销?
跟电脑一样。 电脑1万一台的时候,有没有人买,有,但是少。 2千一台的时候,就人人一台。同样房子,便宜的时候, 北京在2000年的时候, 普通公寓的面积都是100-150之间。现在呢,都是普遍在60-80. 还有40平米的loft。这就是价格高导致的。
大米总在涨价吧,有几个少吃了大米?学费也总在涨价,读书的减少了?
--------------------------------------------------------------------------------------------
80年,我老爹工资 39块, 现在涨了100倍。
大米的价格涨幅远低于CPI,实质是降价的。 1980年, 大米2毛一斤。 现在2块一斤。
我家第一台12寸黑白电视机, 1983年买的。 500块。 现在3000块一台, 48寸的。
这是降价呢还是涨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