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195 2
2008-11-28

所谓充分就业水平是怎么确定的? 如果按照效率工资理论解释,充分就业水平的劳动生产率是低于效率工资水平下的劳动生产率的。标准是基于“全民”就业,还是生产率“高就业”呢。

既然经济中企业都已经在效率工资水平上招够了人,那么也就意味者经济社会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了?

宏观经济里的非自愿失业,与摩擦性失业是什么关系?自愿失业为什么不能归为非劳动者呢?!

请高手指教解答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3-29 22:42:18
充分就业指的是希望工作的人都得到了工作吧,而不是以全民为及基准,也就不能将企业是否都招够了人做一衡量指标
摩擦性失业属于非自愿事业的一种,至于自愿事业和非劳动者没太明白楼主想问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30 08:47:24
充分就业是指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找到了工作。当然劳动力市场总是有摩擦的,及有些人在寻找工作,而有的地方又有岗位的空缺,这就是摩擦性失业。自愿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由于种种原因,退出了劳动力市场,不愿意参加工作,也不再寻找工作,比如全职主妇。自愿性失业、摩擦性失业等不是由于宏观经济的形势而产生的,所以充分就业也不包括这两部分。所以不是完完全全的全民就业。
企业在效率工资上招聘了所需要的人,对于企业而言,就没有劳动力的需求了,而在劳动力市场上则有剩余的劳动力供给,此时仍存在失业。效率工资是雇主为了让员工稳定工作,提高员工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增加员工被解雇后的损失,而给予员工高于使劳动力市场出清的均衡工资的工资水平。可见,效率工资高于均衡工资,效率工资下就一定有失业,即人们愿意以当前工资工作,但企业不愿意增加岗位。因此,效率工资也被视为是产生失业的原因之一。
宏观经济学中的劳动力是追有劳动能力且具有劳动意愿的人,自愿失业者自然不属于劳动力。在实际统计中就涉及到劳动参与率的概念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