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2005-10-17 16:52:00
以下是引用drizzle1985在2005-10-12 21:57:33的发言:

去调查一下农村的义务教育落实的情况吧!农民的素质提不上去,咋改革都白扯!!!

今年暑假,我和同学到农村调查。村长说,对农民直补的钱刚发下去就有人说:“好,又有钱打麻将了”

可能有的农民都不知道“金融”是什么意思,我们还在这里讨论呢。

所以说我们才要研究农村具体情况,提出适合农村居民金融需求的可行的金融运行体系。
而且,这里的讨论和农民的素质没什么关系。无论农民是什么素质,总有一个适合他们现在满足他们金融需求的方案,哪怕他们并不懂得什么叫金融。
我们居住在别人按照一定标准居住的房子,我们就必须懂得那个标准具体是什么意思么?
问题是:我们需要房子住,需要适合我们的房子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18 14:09:00

信用社也是一个企业,也要赢利

但是农业又是一个高投入,低回报的行业

现在就直接导致了,大笔资金其实根本没有放在农村发展,而是用农民的钱来支持城市的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1 16:08:00

最近在做这方面的课题,准备响应温铁军老师的号召,下乡亲自调查一下,看到上面这么多有益的建议,我方向更明确了,等写成会挂出来,供大家批评参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2 14:32:00
大家的讨论都很有见地!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2 21:03:00

非常同意楼上的观点

农村金融的改革必须与"三农"改革相联系,所谓强扭的瓜不甜嘛,没有环境的改革,即便是农村金融机构有再完善的体制,再先进的管理,恐怕在中国的农村也会走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7 13:10:00

我认为:一.农村现在主要是人太多,而教育落后。大多的农民不懂得现代化的农业种植方式,而使农民收入少。

二.由于人多,使平均个人所占有的土地规模小,难以应对自然灾害的风险,规模不大。

三.农村金融改革在我眼里应根据地方实际情况用不同的方式。先试点,后推广到全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8 21:53:00
我认为农民的收入少的原因很多,不单单是因为不懂得现代化的种植方式。在我国农民拥有的土地都是小块的,这使得很多现代化的种植方式很难在我国推行。还有农村金融改革在江浙已经推出试点了,只是具体的成果如何我还没看过相关的资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29 21:59:00
我觉得对这个问题,首先要分清农村中真正缺乏融资渠道的是那些人。融资需求大的农户,事实上都有资产可以抵押,对他们而言,是不存在融资困境问题的。因此,一般而言,只有那些资金临时短缺的农户(比如孩子上学忽然加大需求等)才需要。因此,我认为在农村成立互助组织可能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因为邻里之间互相了解,可以减少信息问题。但是,这个组织绝对不能让政府任命管理人员,否则会重蹈基金会的覆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31 16:37:00

对民间金融的风险控制最重要的就是要将其资金规模控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之内。

民间借贷之所以具有活力,就是因为它在信息高度对称的经济范围内运作,而且交易成本较低。这种小规模借贷是银行无法提供的,即使银行愿意开展这类业务,其信息成本、交易费用也与借贷规模不对称,从而银行不得不退出这一市场,从这个角度上看民间金融有其存在的必要和生存的活力。

民间金融借贷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区域性市场的资金供求关系,能够实现局部均衡。

当然,防止民间借贷金字塔,是监管的一个重点,否则这种资金的体外循环一旦出现连锁反映,整个经济就很容易失控。

上面是我对民间金融问题一些粗浅的思考,尚待斟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31 17:29:00

关于农村金融改革的几点看法

我国的农村金融改革是一项急迫而复杂的事。之所以急迫,是因为金融对于现代经济的巨大作用,特别是在我国当前面临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压力下,金融更应该扮演积极的角色,而不应该让农村经济游走在金融作用的边缘。之所以复杂,就是由于我国当前的金融体制及其改革对农村市场的忽略。而这种忽略正是问题的起因及根源。我觉得,我们农村金融改革就是要建立是金融结构对农村市场的重视。但是,在市场经济下,这种重视是行政命令所不能实现的。金融结构作为市场的一主体,利润最大化是其天然而且必然的追求。这也是商业银行纷纷撤离农村的根本原因。我们要重构大型商业银行对农村市场的兴趣,就必须对他们有足够的利润吸引,但众所周知,基于农村市场的特点,是没有这么多的利润吸引他们庞大的胃口的。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其手段之一就是加强对农村金融市场的重建,发展及培育胃口下的主体。那么这些主体是什么?在什么地方呢?我觉得他们主要是三个:改革后的新型农信社、邮政储蓄银行、民间借贷体系。而非有些人所主张的农村商业银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2 00:17:00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农民自身的觉悟。要他们积极的参与到市场经济这个大环境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4 09:59: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8 11:47:00

农村改革还是按市场化来操作吧,

1、农村金融太多的公公婆婆;

2、农村金融的监管难度和力度都比较欠缺;

3、部分农村信用社的素质简直差到极点了;

4、农村金融机构往往都是有法不依,谁之过。

5、..........

[em06][em0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9 20:52:00

(一) 实行灵活的利率政策,政策公开,增加透明度,降低农村信贷门槛要以市场为导向,使银行利率进一步市场化。要改革和调整现行融资体制和政策。贷款管理要使风险防范与强化服务相结合,贷款应通过法规和措施进行管理制约,不应该把惟一的希望寄托在向上收权上。在贷款条件上,不应该对农民的小额贷款过分苛刻,要千方百计进行支持,使他们走出困境。与此同时,银行政策要尽量公开,要有一定的透明度,能够给予农民平等享有金融服务的权利,农民需要贷款就不用找关系。要降低信贷门槛,防止将“弱势群体”过滤掉。可以发挥资金价格机制的作用,扩大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逐步放开区及区以下贷款利率。防止抬高存款利率的过度竞争。

(二) 引导民间资金,组建民间银行,拓宽支农再贷款发放率.

随着我国加入WTO,金融业应加快在农村的发展,实现金融经营多元化。对于一些经济基础较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可以积极引导民间资金,组建民间银行,既可留住地方资金,又方便了农民贷款。要进一步增加支农专项贷款,拓宽支农再贷款发放范围。目前中央银行加大了支农再贷款的力度,各地普遍反映,这是当前增加农民收入最有力度的举措之一,不仅农民表现出很高的需求,而且贷款运转质量很好,还贷率很高。山东省淄博市农村信用社发放的1亿元支农再贷款,至今还没有出现一例呆账问题。支农再贷款用作小额贷款居多,主要贷给中低收入的农户进行养殖业和其他多种经营,包括一些小本生意。这部分农民通过小额贷款发展各种生产经营,收入增加后多数通过建房、婚嫁等形式即期消费,在启动内需方面的作用不亚于增发国债。目前来看,各地的支农再贷款仍很紧张,应再适当增加一些额度。另外,对一些以农业为主导且生产经营场地在乡镇村的农业实体,凡是能促使实体本身、农户和农村信用社“三赢”的贷款需求,均应给予再贷款支持。

(三)扩大政策性金融业务范围,强化政策性银行导向作用.农业发展银行应积极支持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支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扶持与农民密切相关的种植业、养殖业和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扶持对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条件起保障性作用的重大项目和龙头企业.为了以少量政策性资金拉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增强政策性资金的发大效应,农发行还可以引入国家信用对农业贷款担保机构实施再担保,从而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农业贷款担保体系,达到以更大的倍数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

(四)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优化农村金融环境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建立良好信用环境的工作方法,确定农户的信用等级,建立完整的农户资信档案,对符合条件的予以发放贷款证,使农户真正享受到方便快捷的农村金融服务。要动态地评定信用户,防止发生新的信用风险。特别要根据农业生产发展的实际情况实行动态考核,及时调整对信用户核定的信用贷款额度,增强农村信用社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控制的能力,尽量避免产生新的不良信贷资产,有效防范信贷风险。农民贷款难是导致民间高利借贷沉渣泛起的主要原因,农村信 用 不 能 走“ 正 门 ”,当 然 堵 不 住“邪门”,只有创建良好的信用氛围,使多数农户能够从“正门”得到贷款,才能使广大农户不再寻求民间信贷,将大量的民间信贷转化为信用社贷款,从而打击高利贷等破坏信用环境的违法行为。只有这样,农村金融秩序才能得到好转,农民的根本利益才能得到保障。

(五)加强有效监管力度.尽快出台农村金融法律法规,确保包括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和按照合作原则建立起新的合作金融组织、民间金融组织,共同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同时,充实监管人员力量,改进监管理念,完善监管技术,提升监管质量和效率.

这是本人的一点意见,不知道对不对,第一次写这么多东西,还请各位指教,先谢谢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11 22:25:00
在某些方面发挥农民的创造性,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16 04:58:00

[讨论]农村金融改革

农村的金融改革,其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

如果是为了一两家银行效益的改善,

那么农信社应该完全商业化,

如果仍然是为了促进农村、农业的发展,

那么农信社应该付出一笔学费,

帮助农民成为农信社真正的主人,

发挥农信社的支持农村发展的作用,

而不是从农村抽走资金的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17 00:46:00

我认为对于农村金融体制问题需要搞清楚以下问题:1、农村的金融商品购买者需要什么样的金融商品;2、现有的金融机构是不是可以提供该商品,提供的成本有多大,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3、由以上两个问题,来考察是不是存在有效市场;4、如果有,需要政府作哪些问题,市场解决哪些问题;5、如果没有有效市场,是否可以存在非市场途径的均衡,或是政府需要作什么可以产生有效市场;6、落实到制度建设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18 13:22:00

回复:(体验)[有奖讨论]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很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20 12:44:00

我觉得农村金融改革不能一概而论

东部的农村经济较有活力,贷款需求较大,信用风险相对较小,国家可以政策性的支持银行对这方面的贷款。

而在广大的中西部农村,好的项目不多,收益率也较低,可能财政支持更重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20 18:24:00

中国有9亿农民呀!考虑到地域性的特点等种种因素中国的农村市场的潜力巨大.农民迫切需要技术,资金和市场能力.所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应该从提高农民素质这个最基本的方面着手.事物是联系的.金融体制改革只是只是改标,提高农民知识水平和素质才是治本.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不顺畅是其孤军深入的结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22 10:46:00

谁有这方面当前的文献吗?谢谢

[em01][em01][em01][em0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23 13:48:00
本人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进行一点解释:在当前的农村金融体制下,农村的金融交易费用很高,表现在交易的直接成本(因为农村居民的居住分散,增加了搜寻成本;农民的贷款数量小,不能产生规模效应,增加了管理成本);间接成本(农业中的种植业受自然因素影响,生产周期长,资金回收慢);机会成本(由于当前的农业投资回报率低,因此金融机构产生嫌贫爱富的倾向)。我认为,要建立新的农村金融体制,就要围绕着如何降低这三个方面的成本来入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27 16:36:00

关键是在于政府是否愿意进行一定的政策扶持

首先减少农民税赋,其次规范目前的农村金融机构,对应不同基础的地区加大资金及政策扶持力度,

要把资金投向农村市场,不要一贯得抽农民的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27 16:58:00
问题是农村信用社的呆帐,坏帐太多了.到市场上去融资能融的来吗?有谁愿意把资金投到这里面来呢?我看最终还是国家买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27 17:14:00
从合规监管入手,强调风险监管.这是农村信用社明年的发展方向!明年将实行“8+21+1”的改革格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27 17:20:00
 近期的目标是致力于改进农信社对县域内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三农’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农信社就应该及时开办什么样的业务。这才是农信社支农力量的体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27 17:29:00
在中国现阶段,民间游资很多,问题是怎么把这些资金引导到农村信用社来,让民资成为信用社改革的动力!这有利于减轻国家的负担.同时有民资的注入.使其改革有了新的血液.但问题还是其机构的监管!要成立真正有效的监管机构,让民资能放心的投入其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29 10:23:00
在农村设立的金融机构基本都是亏,所以要靠国家政策的扶持才能繁荣农村金融市场。另外,大部分农民对金融的概念伤且不明白,要他们进行金融交易活动也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农村的金融机构要做好宣传工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30 20:52:00

为什么不试试让民间资本发挥其作用呢,民间资本具有更加灵活更加便捷的优点,在短期借贷以及融资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比较适应现阶段农村金融中的融资渠道狭窄、融资量比较小的特点。

当然民间融资的发展必须在一定的监管下进行,不然就很有可能发生融资人携款逃跑等问题,其实民间融资也是挡不住的趋势,在正确的引导下民间融资必然是农村金融体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30 20:59:00
在农村,并不是一般的人能够在农村信用社里贷的到款的。农村信用社有很多缺陷:1、人员管理不严,管理制度不完善。2、面向的广大农民,如果不是很有钱的话,一般是没资格贷款的。还是要看面子行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