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间抽象的革命
为什么要选用“革命”这个极端的词汇呢?因为这确实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件。
虽然从感觉器官转移至记忆器官的元间并不都是纯净的对象元间,但是,已经脱离了产生这个元间的势态环境,脱离了与这个环境的相互作用,作为不再与原先物质过程、物质实体相关的、独立于原先作用过程的独立的元间实体,被转移到了另一种物质载体上。
而这种新的物质载体对新来的元间实体不产生任何明显的改变,新来的元间实体也不明显改变载体的性质,只改变作为记忆载体的物质实体的一小部分状态或分布方式,而且,这种改变是可逆的。因此,从感觉器官送来的元间实体实际上也相对独立于记忆器官的物质实体,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元间实体。
当记忆器官里存储的元间实体不断增加、不断积累之后,元间实体互相之间就成了相对者,成为元间差别者,各自相对于其他元间实体,成为相对所有其他元间实体的新的存在者,从此,元间实体成为一种新的存在者。
所谓元间的抽象、抽象的元间,都是相对具体元间而言的。具体的元间是处于与物质载体密切相关之中的元间,元间形式的实现和表达都是具体的物质成分和物质状态的实现和表达,元间的变化只能通过具体的物质的变化来实现。尽管抽象的元间也无法最终彻底摆脱这个原则,但是,由于可以用一种物质载体实现所有元间形式的表达,相对来说,元间的变化就远远大于了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就变得无足轻重。这意味着,已经接近或到达了物质与元间对立统一关系的极限位置。站在这个极端的位置上看,元间已经是抽象的了,元间已经成为相对独立的实体。元间实现了相对于物质的抽象,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纯粹的元间实体。
差别与差别者的对立统一关系通过积累和发展,生成了物质与元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这时,物质都是元间的,元间都是物质的,元间相对脱离的只能是某个具体的载体,从一种物质转移到另一种物质上,这种转移所产生的只能是近似的、互补的元间,产生的是新的元间形式,而不是纯粹的、本征的元间。此前,自然界中,最大相似程度的元间复制和转移就是通过DNA两次复制成生的DNA副本。不过,这依然还是具体的元间,因为这样的元间直接依赖于构成这种元间的物质素材本身的性质。只有在生命进化出专门的记忆器官之后,只有在进化出大脑组织这种特殊的物质实体之后,记忆物质与所记忆的元间内容的无关性才使得接近和达到物质与元间对立统一极限成为可能,才使得元间抽象成为可能。因此,抽象元间的产生是自然进化史上最具有革命性意义的重大进展。
在大脑这种特殊的物质实体中,元间实体的存在与活动仅凭借极少量物质和能量为依托,处在物质与元间对立统一原则的边缘和极限位置上,物质作用和元间作用发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分离,元间实体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抽象,元间实体可以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实体而存在了。元间实体互相之间成为了直接的相对者,元间实体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实体,成为相对独立的存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