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学派强调制度分析、结构分析的重要性,它所说的制度、结构的含义极为广泛,其中既包括所有制、分配关系,又包括国家、法律制度、意识形态等等。它把所有这些制度、结构并列在一起,用以解释社会经济变化的原因。
非均衡实际上是一种非瓦尔拉的均衡,是存在某种失业率或通货膨胀率条件下的均衡,是存在失业和短缺的均衡。即在价格不具有自行调整作用的前提下,如果经济中存在供给与需求的不相等,而且这种不相等恢复到相等的状态,则各种经济力量就会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而调整到彼此相适应的位置上,并在这个位置上达到均衡。非均衡就业理论的主要观点有:(1)名义需求受工资率及其变动的限制、有效需求受产量和收入及其变动的限制。对实际就业率起作用的,不是对劳动力的名义需求、而是对劳动力的有效需求。产量和收入是由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等共同决定的,而不是由劳动力市场单独决定的。(2)非自愿失业不能通过实际工资率的调整来消除,因为它是由于劳动力市场与其他市场之间缺乏协调机制而造成的,(3)货币作为经济的传导机制是造成市场脱节的一个重要方面。(4)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性,即价格刚性的存在,使失业状况更加难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