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企业文化
2334 6
2015-10-09
近年来,国内不少城市都在努力塑造各自的“城市精神”,以展示其精神风貌,以激励人们的奋发进取精神。同样地,许多组织机构包括行政机关单位、企业公司等等,不论层级高低规模大小,都一直纷纷推崇和倡导企业文化建设,以提升企业价值,促进可持续战略发展。作为公司的一名职员,他(她)处于特定城市和特定企业的一个交点上,其人格追求也就或多或少折射出其所在城市精神和所在企业文化的双重特征。显而易见,城市精神与企业文化并非毫不相关的两码事,其实是同属群体意识形态范畴,或者说都基于自然人个体总括的精神层面。
一、城市精神与企业文化的内涵及关系


所谓城市精神,是指一个城市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为谋求可持续发展,在长期的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反映城市共同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底蕴、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它是构建城市先进文化的核心,也是城市软实力的核心。城市精神是植根于城市的历史、体现于城市的现实、引领着城市未来的城市特质。提炼城市精神,就是要为新的时代建立新的社会价值体系与行为方式,并使之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准则,它为城市的综合发展提供价值资源和文化底蕴,同时也从心理层面为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提供动力。

城市精神是城市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一个城市从表面到内在显示出的一种地域性的群体精神。外在地看,城市精神表现为一种风貌、气氛、印象;内在地看,城市精神则更多地表观为一种区域的内在精神,是这个城市民众群体集体性所拥有的气质和禀赋的体观,真实地反映这一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目标追求和价值取向的体现,是一个企业历史积淀的反映。如果说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的灵魂,那么企业文化也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一旦失去了将无所支撑和依托。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良好企业文化的职工会在社会上表现出良好的城市精神;一个有着上佳企业文化的职工会在城市精神上无所体现。我们常常会在一些地方看到人们身上体现出的文明和教养,同时我们也会在有些地方看到人们身上反映出的粗俗和丑陋,除了他们本身文化素质的原因,还可以从他们所在的企业(单位)是否有效地抓企业文化中找原因。
企业文化是城市精神的重要基础,打造城市精神的同时必须大力培育企业文化,用企业文化丰富、拓展城市精神的内涵,同时在城市精神的指导下使企业文化升华,两者双向融合,形成互动,相映生辉。
由上可见,城市精神与企业文化之间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具有高度的共生性。同一种企业文化可以融入到每个不同的城市精神里,而同一个城市中也可以包容各种不同的企业文化。这两者与其基本构成元素即人格之间均为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即城市精神与企业文化都是人格组合,反映的是共性,人格则是具体化的个性,是人的社会自我的外在表现,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的思考和行为方式。包括智能的、意志的、感情的、适应环境的、感受社会影响的品格特质。一个城市,由于地域的、人文的、历史的因素的作用,形成这个城市具有特点的城市精神,这里有这个城市既有的人文特点,又隐含着健康人格的追求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作为企业文化也是如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10-9 15:47:05
继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9 16:07:07
期待下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11 08:11:30
二、城市精神塑造与企业文化建设
俗话说:到哪里的山唱哪里的歌。企业文化建设也是如此。如前所述,城市精神塑造与企业文化建设之间密不可分,互相推动。这一点在中心城市及大型企业表现更明显,尤其是省会城市,本来其作为区域经济文化中心,金融保险业通常相对发达。因此塑造什么样的城市精神以及如何塑造城市精神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不能不说是举足轻重的。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2004年12月27日, 经过历时一年多、 200多万人的参与,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最终成都城市精神归纳为:“和谐包容、智慧诚信、务实创新”。这12字的成都城市精神,具有丰厚历史文化名城底蕴、鲜明时代特色和强烈地域特征,和谐包容是成都历史与现实最鲜明的特征;智慧诚信是成都突出的城市品格;务实创新是成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成都城市精神主题词一经揭晓,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同。在当时的《雷雨》暂停事件中,成都和谐包容的城市精神就深深打动了外来的艺术家。  “和谐包容、智慧诚信、务实创新”,这样的城市精神绝非口舌之功,而是历久之积累。与此同时,成都保险业的发展也开始呈突飞猛进的势头,近八年来市场主体由2004年前的十多家增加到目前的近五十家,保费总额增长四倍以上。各个保险机构相应逐渐形成各自的企业文化理念,并趋于成熟。可以预见,随着国内保险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保险市场的竞争必将更趋激烈,而保险市场的竞争,不仅是企业经营实力和管理水平的竞争,它更是企业文化的竞争。这种核心竞争力之间的较量,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制于其与某种城市精神的磨合程度。换言之,脱离特定城市精神去搞企业文化建设,结果往往无异于空中楼阁,抑或画饼充饥。如今外资保险业已开始全面涉足本土,外国先进的文化理念和经营治理模式终会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中资保险一统天下的垄断地位。如何“与狼共舞”呢?中资险企只能彻底整合资源、发挥集约化优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企业文化中融入城市精神。从适应现实形势变化的需要来看,保险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切入点主要在于:诚信、和谐、务实、创新,而这四个方面恰恰也正是成都12字城市精神的要求。
(一) 诚信——企业文化的核心、城市精神的基石。当今世界,诚信已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资本,是财富,是环境,更是竞争力。现代市场主体,也是只有诚信才能获得牢固的伙伴,才可能有品牌形象的树立,才可能获得持续发展。一个企业、一个单位缺少信用,终将一败涂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其实也是一个市场主体,诚信是投资、创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甚至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市场经济越发达就越要求诚实守信,越要求ZF诚信、行业诚信、市民诚信,这也是现代文明城市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对于成都而言,以诚信作为成都城市精神的内容不仅是非常必要的,而且由于具有历史的传统和现实的广泛社会认同,也是切实可行的。在全社会提倡和弘扬诚信,有助于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经济秩序,提升城市形象,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城市竞争力。对于保险而言,诚信可谓是保险业之灵魂,没有诚信,就没有保险业的产生与发展。保险产品是一种带有期权性质的特殊金融产品,由于客观上交易双方存在信息非对称,保险公司虽处于信息优势方,但同时相应面临来自客户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这是保险公司不能完全控制的,因此唯有诚信为本,坚持诚信服务,才可能互利共赢。也只有始终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 坚持以客户的满意为标准, 才能树立起良好形象, 赢得社会的信誉, 这是竞争致胜的关键。
   (二)和谐——企业文化的纽带、城市精神的载体。“家和万事兴”。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和谐是其历史文化在长期积淀过程中所形成的城市精神的重要特征,它是一个贯穿古今的传统理念。和谐包括两层涵义,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与社会的相处。这是一种深厚的休闲文化底蕴。经过千年的积淀,已经渗透于成都城市文化之中。在这里,古典城市文化田园牧歌式的恬静,与现代城市文化自然地交融。这种和谐也正是现代生活的全方位体现:酒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旅游文化……使成都城市的和谐精神,充满了自然的气息和温馨的人情味。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构建公司内部和谐环境。公司内部环境对员工的心理状态、精神风貌、群体行为影响极大, 具有引导、激励、约束等作用。保险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 应当把建设良好的内部环境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重视改善员工的工作条件, 帮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营造团结友爱的人际关系, 形成互敬、互爱、互谅、互助的局面。 和谐,意味着保险的功能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不是嫌贫爱富,而是一视同仁。和谐,折射出保险人百川汇海兼容并蓄的胸襟与气度。
(三)务实——企业文化的作风,城市精神的主题。务实,是不尚空谈,专注于讲实在、干实事、求实效;先思后行、少说多做,务实是发展的基础。务实精神就是一种甘作一木一石的精神,一种埋头苦干、多做少说、不好大喜功的精神。保险公司应注重稳健经营,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强企业道德建设。企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企业文化的深层要素, 也是保险 公司的无形法规, 它关系到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关系到企业形象和信誉。为此, 要采取宣传教育、启发、引导、榜样示范、舆论导向、精神和物质鼓励等方式, 做好以下工作:1)、要加强对员工进行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2)、深入开展以爱岗敬业、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 使广大员工进一步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  3)、完善各项制度规范并加强教育, 规范员工行为。通过以上活动, 使广大员工坚定理想信念, 增强主人翁使命感和责任感。并转化为自觉行动。从而形成保险公司的新风尚。  
(四)创新——企业文化的活力,城市精神的动力。创新激发活力,创新挖掘潜力,创新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创新是追求卓越的本质要求,而追求卓越即是新时代发展对现代化城市的呼唤,也是21世纪优秀企业文化的主旋律。这里的“创新”就是要牢固树立“敢于强的比、敢向高的攀、敢同用的争、敢跟快的赛”的“四赶”精神,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精、做新、做亮,创造出无愧于岗位、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光辉业绩。对企业来说,重视开发文化含量高的产品和服务。提高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含量是企业审美文化不断提升的表现, 也是塑造企业形象, 提高企业知名度的重要方面。一个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 取胜, 必须赢得人心。寿险业不仅要向客户提供品种多样的产品, 而且还要以优质高效的服务活动和服务行为不断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赢得客户的心,这是保险公司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 要注重以下几点:在企业管理上导入零缺陷管理模式, 在产品开发和服务上必须遵循技术审美的原则、顾客愉悦的原则。要对员工进行“ 品质文化” 和服务文化” 教育, 规范员工行为;要不断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要坚持做到对社会的承诺, 切实做好售前尤其是售中、售后的服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10-16 13:09:1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10-16 13:09:3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