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市场的有序、理性是金融理论界和实际设计者们一直希望达到的目标,但是在商言商,在价值投资者来说,市场的无序和非理性,才是超额收益率的最佳来源之一。只有有了市场的无序,价值投资者才能以低价买、高价卖,才能获得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回报率。
但是,市场的无序会是永恒的吗?当A股市场逐渐平静下来、喧嚣的投资氛围似乎消散的时候,我们还能够期望市场会变得无序与非理性吗?答案是肯定的,不论我们讨论的无序是过度泡沫化的无序、还是过度衰退的非理性,我们都会在将来继续遇到。
这种无序的永恒性,来自于投资者认知的缺陷。
一方面,信息在社会中的传播是非公平的,同时分析信息所需的学习和教育也是非公平的,这就导致投资者不论从得到信息的渠道、还是分析信息的能力,都存在不平等。
举例来说,内地的个人投资者在资讯产品上也存在匮乏,一般并不拥有机构投资者使用的万得终端、彭博终端等。从另一个例子来说,美国的精英学校一般从小学开始就开设投资课程,广州在最近也开始在小学开设投资教育课,而大部分中国的城市目前仍没有对中小学生进行投资教育的计划,这就导致同一批长大的学生,其分析投资信息的能力会存在区别。
另一方面,投资者认知的缺陷来自人类与生俱来的认知和行为缺陷,这种由短视、功利性、情绪化、主观偏差、自大、自我保护等各种心理因素构成的复杂缺陷,存在人类行动的各个方面。
当贪污的官员为了蝇头小利毁坏自己前途的时候,他们是非理性的。当行人为了省下几十秒钟而冒险穿越红灯的时候,他们是非理性的。当家长为了响应老师的应试教育而督促孩子们挑灯夜战、并不惜因此扣除运动时间的时候,他们是非理性的。当企业主为了谋取利润不惜污染环境时,他们也是非理性的。
我们必须意识到,社会是同一批人组成的,当这些官员、行人、家长、企业主,以至千千万万、各行各业的人们,在社会行为中表现出数不清的无序和非理性时,我们又怎么能够指望他们在做出自己投资决策的那一刻,突然能够变得理性呢?
在从过去几百年中发展过来的、当前已经比较成熟的资本市场的历史中,我们常常会观察到这一点,即社会的成熟与进步,与投资市场的理性与有序,是同步的。1960年代的香港社会秩序和今天判若云泥,而1960年代香港股票市场的投机氛围与今天的理性也相差甚远。
所以,投资社会的理性与有序,一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我们看到社会教育完善、信息流畅,人们大都安居乐业、不蒙不骗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投资市场,也就会变得有序的多。在那时候,能够给价值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的市场机会,也就会少得多。
但是,虽然社会的进步会消除价值投资者可以找到的超额收益机会,但是这却是一件值得期待、而非惧怕的事情。因为,更成熟的社会在消除投资机会的同时,也会补偿给价值投资者更好的生活环境。毕竟,钱不是万能的,生活才是投资最终的目的。
感谢本文特约专家:陈嘉禾
(作者:陈嘉禾 来源:信达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