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管理信息系统
1077 1
2015-10-18

能不能推荐些成体系的(包括从发现、分析到设计甚至推广整个过程)、最好被某个或某些人验证过的方法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10-19 08:45:49
只说上线之前。
其实并不是很赞同“筛选需求”这一做法(或者仅仅是这一个词)。不想咬文嚼字,所以只说说自己的看法,有些散乱。
现实中,阻碍产品设计和真实用户连接在一起的往往是因为缺少一种立场。这种立场一般都是基于对用户的观察理解,以及对需求的见解。把自己代入用户的情景也好,到用户的环境里去取素材也好,都是意在建立这样一种立场。
这个发现的过程没有固定的体系,如果多做调查的话(近两年),发现大牛们只会就每个阶段给出“建议(tips)”。当然也有些逻辑严密的体系,书籍的话 Morgan Kaufmann出版的Rapid Contextual Design(经典),里面每一个章节就是一个大体的步骤。
网上的文章很多,基于理论还是基于经验见仁见智。至于有没有被验证过,这些数据本身就散乱难以统计。如果真的想要学习类似于步骤列表的体系,可以自己在真正实践的过程中自己一边调查一边学习网上的经验,一边记录下自己的做法,因为同源所以理解度,又结合了自己的经验。之后在下一次分析/调查过程中回顾自己以往的做法顺序,不断循环。
大致来讲有几个重点是整个产品团队都要具备的:


然而站在设计师的角度,有一句话不错,“如果你只是专注于发现新产品,那么你会创造一个新产品。如果你专注于调整看问题的立场,好比变焦取材这个世界的镜头,那么所见所得都会被添加到你个人的思维库之中,从而受益终生。” 对整个产品团队同样适用。虽然我们确实要创造一个新的产品,但缩小需求范围并不是标准做法,调整看问题的角度,建立与用户共通的立场。这个过程也许会很漫长,但是在这个产品推陈出新如此迅速的世界,往往人们只在成功的那一天去关注这个产品。从而一窝蜂的讨论这个新产品……是新的。
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是ipod。
并非筛选需求或者不佳的idea。而是转换看问题的立场。

苹果团队用了将近四年时间磨到第四代才让ipod“一夜成名”。
然而每一代都有让其爆红的转轮设计。idea就在那里,需求也没有减少,改变了角度,立场,不断磨合,才有了让用户信服的产品。

找到新的看问题的角度/立场,而不只从寻找未来的大势产品出发。往往会发现,在寻找前者的同时,看到了后者的可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