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管考试 九区 经管在职研
7723 5
2008-12-11

     高老师教材里面讲到一级价格歧视的时候,称其实现了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因为其在MC=MR的右边,如果增加产量,此时的AR大于MC,垄断厂商还是可以增加利润,一直增加到MC=AR。

     关于这点,一直理解不了,利润最大化点不就是在MR=MC处么,为什么在一级价格歧视的条件下,MC大于MR,垄断厂商还是会增加利润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1 9:59:2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12-11 21:59:00
我试着来和楼主探讨一下,我也是今年考,请版主指正。
1、利润增加的问题。一级价格歧视是按个定价,只要你的p比mc高,卖出就能获利。只要p大于mc,就说明消费者还想要更多的这个商品,那么厂商就可以一直生产到p和mc相等这个点。所以在这个点之前,厂商都是有利可图的。
2、一级价格歧视下的效率问题。在市场的一般均衡条件mr=mc下,卖出商品是按批定价,即生产者剩余是个矩形,在mr=mc的点,产量相对是不足的,那么加上消费者剩余还存在一个纯损三角形,所以有效率损失。而一级价格歧视卖东西是按个定价(即生产者剩余等于社会总福利水平),所以在一级价格歧视下,当p=mc的时候,社会总福利没有损失,市场是有效率的。
3、垄断厂商的价格策略导致利润增减应该还要考虑下需求价格弹性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2 09:30:00

 

   那可以不可以这样理解,在实行一级价格歧视的时候,厂商按每一单位商品定价,这时AR=MR,所以还是满足了一般均衡的条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2 12:03:00
一级价格歧视实现了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剩余完全被生产者获得,从整个社会上来看,没有效率损失;而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剩余是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分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3 01:15:00
以下是引用olive001在2008-12-11 9:52:00的发言:

     高老师教材里面讲到一级价格歧视的时候,称其实现了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因为其在MC=MR的右边,如果增加产量,此时的AR大于MC,垄断厂商还是可以增加利润,一直增加到MC=AR。

     关于这点,一直理解不了,利润最大化点不就是在MR=MC处么,为什么在一级价格歧视的条件下,MC大于MR,垄断厂商还是会增加利润呢?


关键是厂商不同的定价方式

MR=MC作为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前提是限制厂商必须只能进行线性定价,所谓线性定价就是厂商对每单位商品只能索取相同的价格P,消费者的总支付就是Px,x是消费者的购买量

而一级价格歧视则放松了对厂商只能进行线性定价的限制,也就是允许厂商对每一单位商品都索取每一单位索取不同的价格,而这个价格就是每个消费者购买商品最高愿意支付的价格

注意这种放松也是有非常强的前提条件:要求厂商有非常非常完美的信息,也就是知道每个消费者的保留价格(即购买商品最高愿意支付的价格)

二级价格歧视也可做类似解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7-22 23:32:43
求个一阶导就出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