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学生几点困惑的解答:
2015.10.26
最近有2-3位学生跟我反映自己的困惑,我也尽心做了自己的解答,今中午就这些作一个小结,共享出来希望对其他有同类困惑的人有所帮助。
首先,关于努力进取与虚荣矫情的矛盾。例如,有同学认为:课堂积极发言,引起师生的肯定,显得矫情;虽然对老师说的都知道,为了不显摆,应当选择沉默。其实,虚荣心也不是坏事,矫情也非不对。人和人比较便知自己的不足、别人的长处。争取胜过别人的虚荣心其实也挺好,是上进心的体现。你矫情的爱表现行为正好让你向别人展示自己的长处,让人看到了你创造价值的能耐。有什么不妥?
其次,关于爱哭不是丢人的事。人会因高兴、委屈、内疚、担心、恐怖而哭,人之常情,别人不会觉得你爱哭而侧视或俯视你,人和人的交往总体来说是理性的:以合作互利为主,不会对无关合作共赢的小事怪事常挂心怀的,你的价值才是别人关注你的核心,至于爱哭乃至爱骂或爱孤独等都不会是人际互动的主要内容,价值创造与分享才是人际互动的中心。你不要把太多心思用在纠正自己无关痛痒的“缺点”上,也不必在乎别人对你这些无关生活主旨特点的反应。
最后,关于追求功利与健全真善美的心理冲突,这也是每个人常常面对的问题。其实,二者是可以统一的。例如,读书的美感与读书的功利确实常常成了两难选择,但专业书里有智慧的美、劳动的美;小说诗歌等经典中的美里常常蕴含丰富的人生情商营养,经典的美拓宽了我们对人性的感知觉悟,有利人际和谐,有利于我们的价值创造。其实,我们对功利与真善美的心理冲突,大多不是伦理焦虑,而是形式上的高雅与低俗矛盾,实际上多是对自己懒惰放纵的内心不安、是对自己未来不确定与风险的不安。因此,努力于劳动中吧、努力于经典中吧,功利与美善将同步携手而来:你将获得双倍丰收、你将内圣外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