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恩格斯《国民经济学批判〈的天才〉大纲》〈一〉
理思
马克思哲学史研究室 湖北阳新435299
本书要向中国互联网上阅读的中国网民说明一下,理思的这“本书”的“书名”是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这篇文章,看到和读到马克思对恩格斯作出的以下“评说”来确定的。因为,有关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最真实的结交、最真实的交往,以及最真实的友谊关系,决不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意识说,而是由马克思自己的意识在说:
“自从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批判经济学范畴的天才大纲(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以后,我同他不断通信交换意见,他从另一条道路(参看他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得出同我一样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版,第2卷第3-4页)。
那么,对于中国马克思学的研究者来说,就可以从马克思的这段对恩格斯的评述,来理解、来研究马克思在决定同恩格斯合作之后的《神圣家族》的《序言》在确定他们两人的各自“分工”:在决定的是由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分工”,来展开“批判哲学范畴”,是在决定由卡尔.马克思的“分工”,去运用马克思在批判哲学范畴之中所创立的全新哲学范畴,来研究《资本论》和《剩余价值理论》。
实际上,后来由马克思的这项研究工作,原来是在继续“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批判经济学范畴的天才大纲”的深化研究的现实运用。
那么,我们中国人在从这条线索,来寻求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真实关系,应该是中国研究者在研究有中国特色马克思学的理论前提。
诚然,问题是卡尔.马克思究竟是在发现的或在确立的是什么样的理论前提,在评述《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是个“天才的大纲”呢?
因此,对于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学研究者来说,就一定要找到《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它的确是一个“天才的大纲”,因为从恩格斯在创立的理论前提的有力证据在证明着。
然而,本书就是从恩格斯“的天才”《大纲》的理论前提,来寻找恩格斯在这个《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的天才”叙述:
“国民经济学的产生是商业扩展的自然结果,随着它的出现,一个成熟的允许欺诈的体系、一门完整的发财致富的科学代替了简单的不科学的生意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版,第1卷第17页)。
实际上,恩格斯不是就读经济学的大学生,而是作为一个民间研究经济学的学者,在现实生活中的理解、在现实生活中的研究在看到的、在发现的:“国民经济学的产生是商业扩展的自然结果”。
那么,恩格斯的这一发现的理论前提,实际上,在同专攻哲学范畴的大学生即马克思,在理解、在研究黑格尔体系的抽象哲学范畴的实质的发现,发现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实质,是脱离“现实存在”的抽象概括的这一发现,原来是“一样的结果”。
同时,青年大学生的马克思,在发现青年恩格斯“的天才”《大纲》之后,青年大学生的马克思,是通过青年恩格斯“的天才”《大纲》在创立一种“观察现实”和一种“考察历史”的这种理论方式,在看到和理解到:随着国民经济学的出现,“一个成熟的允许欺诈的体系、一门完整的发财致富的科学代替了简单的不科学的生意经。”
由此可见,原来马克思在转向《资本论》研究的意图,在转向《剩余价值理论》研究的目的,那是要用《资本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来取代“一个成熟的允许欺诈的〈国民经济学或政治经济的〉体系”。
因为,青年大学生的马克思和青年民间学者的恩格斯,都在发现、都在研究:无论是国民经济学、还是政治经济学的实质,都是“一门完整的发财致富的科学代替了简单的不科学的生意经。”
那么,对于在思考、如何解决劳动者的生存问题的恩格斯和马克思来说,他们的共同意愿都在想到:要有一门完整的能使劳动者能生存下去的经济学的“科学”,来代替“不科学”的“国民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这就是促使马克思进入《资本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研究的意图和目的。也就是说,《资本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本意,不是在为如何赚钱服务,而是在为劳动者如何能生存下去而服务。
因为,我们通过恩格斯“的天才”《大纲》在发现了:“这种从商人的彼此妒忌和贪婪中产生的国民经济学或发财致富的科学,在额角上带有最令人厌恶的自私自利的烙印。”(同上卷,上页)。实际上,青年恩格斯的这段表述,那是在揭开了《国民经济学》家们的经济学,那是在一心一意地为如何能赚得更多的“钱”,在作为研究经济学的理论前提,是错误的。因为,一个社会或一个国家的劳动者,并不是为钱而生活,而是为生存下去而生活。这就是一个青年马克思在发现一个青年恩格斯“的天才”《大纲》的理论前提。
因为,青年恩格斯“的天才”通过观察方式和考察方式的理论方式,在观察到、在考察到:无论是《国民经济学》家、还是《政治经济学》的“人们还有一种幼稚的看法,以为金银就是财富,因此必须到处从速禁止‘贵’金属出口。”(同上卷、上页)。
——这就是作为一位民间学者的恩格斯“的天才”《大纲》在观察到、在考察到《国民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的经济学家们,原来都是立足在抽象的如何赚得更多的“钱”,当成是经济学的理论前提在造成的“以为金银就是财富”。
其实,当经济学们从赚钱作为理论前提而转向劳动者的现实生活的理论前提,来理解、来看待“金银”的话,那么,无论是金、还是银,都不是支撑劳动者的现实生活的“财富”。在现实中的真正财富,是能支撑劳动者的现实生活的财富的话,实际上是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的科学现代化的生产力和生产设施;是在现实中的更科学的生产与交换的现实关系。——这才是真正的能实现或能解决劳动者的现实生活的真正财富。
2015-9-20日
解读恩格斯《国民经济学批判〈的天才〉大纲》〈二〉
理思
集大成经济学研究室 湖北阳新435299
被埋藏在文本中的马克思学,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同阐明”他们“的见解”,而共同创立的。
实际上,真正的被埋藏在文本中的马克思学的核心理论,是恩格斯在《终结》这部著作中阐明的:
“这种意识形态上的颠倒是应该消除的。我们重新唯物地把我们头脑中的概念看做现实事物的反映,而不是把现实事物看做绝对概念的某一阶段的反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版,第4卷第249页)。
实际上,“现实事物”是与“现实的人”的现实生活同步。“绝对概念”是与“抽象的人”的抽象生活同步。也就是说,现实事物在现实的人的现实同步中,而绝对概念是某一阶段的存在物和存在观。
那么,当代读者按照恩格斯的这个理论前提的话,就要立足在自己的现实生活,来反映现实存在的这种方式来读:一个靠自学成才的民间学者——青年恩格斯在写出“的天才”《大纲》。以这种前提来读的话,就会看到青年恩格斯“的天才”,实际上是来源于“观察”在“生活决定意识”的现实存在。那么,从这个经济学的理论前提来看:“金银”不是财富,而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以及生产与交换的现实关系,才是真正的社会财富。
实际上,恩格斯是生活在十九世纪的蒸汽机动力的现实存在。然而,集大成经济学研究室的理思,却发现青年恩格斯虽然是生活在十九世纪在展开对《国民经济学》批判,却似乎是在对二十世纪、对二十一世纪的以“政治”为前提的经济学在批判。换句话来说,恩格斯在确立对《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的理论前提,它是否定“金银”是财富,是肯定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以及生产与交接的现实关系,才是真正的社会财富的基础理论,来理解、来揭开作为经济学的理论前提,既不可以金银作为财富,也不是以利润作为意识的宗旨。以这个经济学的理论前提来解读:青年恩格斯“的天才”《大纲》在与青年马克思哲学博士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天才《导言》,一个是在经济学创立全新理论,一个是在哲学创立全新哲学,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学的特色前提。也就是说,恩格斯在否定国民经济学的金银是财富,肯定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才是财富;马克思在否定“真理的彼岸世界”,肯定“此岸世界的真理”,这才是马克思意识到恩格斯从另一条道路得出同他“一样的结果”。
因此,集大成经济学研究室的理思,在寻找解读恩格斯《国民经济学批判〈的天才〉大纲》的理论前提,是找到恩格斯否定“金银”不是国家经济、公益经济、世界经济即宏观经济时空范围的财富的这个理论前提,从而延伸出“货币增值”也同样不是国家经济、公益经济、世界经济即宏观经济的财冨。但是,在个人经济、在家庭经济、在企业经济即微观的时空范围内,却是财富。因为,在微观经济时空范围内的经济活动,离开了货币也就无法进行市场活动的生产与交换。
这就是天才《大纲》的恩格斯生活在十九世纪的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在观察到的发生在:
“各国像守财奴一样相互对立,双手抱住自己珍爱的钱袋,怀着妒心和猜疑心注视着自己的邻居。他们使用一切手段尽可能多地骗取那些与自己通商的民族的现钱,并使这些侥幸赚来的钱好好地保持在关税以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版,第1卷第17页)。
然而,当读者在看到或在读到恩格斯的这段论述之时,将会以为恩格斯这是在揭批资本主义制度。其实,恩格斯的这段论述不是揭批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在揭批《国民经济学》的“经济学家”在“以为金银就是财富”的经济学范畴。
实际上,是由于《国民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的经济学家们,在确立“金银是财富”,以及在确立“金银等于财富”是经济学范畴的理论前提,所以也就造成在展开经济活动的“各国像守财奴一样相互对立,双手抱住自己珍爱的钱袋”,在将金银(货币)而作为是增值的意识宗旨。所以,也就造成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他们使用一切手段尽可能多地骗取那些与自己通商的民族的现钱,并使这些侥幸赚来的钱好好地保持在关税以内。”那么,将“关税”等于“钱”,将“钱”等于“关税”的这一意识宗旨,它能是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的前提吗?其实,决不是的。
实际上,青年恩格斯在《国民经济批判〈的天才〉大纲》中,也就揭开了以下的这种经济范畴为宗旨的市场经济活动,以钱为根本的经济学范畴:
“如果完全彻底地实行这个原则,那就会葬送商业。因此,人们便开始跨越这个最初的阶段。他们意识到,放在钱柜里的资本是死的,而流通中的资本会不断增殖。”(同上卷、上页)。
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的人们要清楚地明确,恩格斯所说的“资本”,是纯粹属于货币即钱吗?其实,决不是纯粹的钱(货币)。恩格斯所说的“资本”,是在“流通中的资本会不断增殖”的,那是在生产中创造出“生活决定意识”的物质财富。这才是恩格斯的“资本”的现实存在。
这样,《国民经济学批判〈的天才〉大纲》也就从这个现实存在,而揭开在微观经济(个人经济、家庭经济、企业经济的时空)范围内的市场经济活动:
“于是,人们变得比较友善了,人们开始把自己的杜卡特当做诱鸟放出去,以便把别人的杜卡特一并引回来,并且认识到,多花一点钱买到甲的商品一点也不会吃亏,只要能以更高的价格把它卖给乙就行了。
重商主义体系就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商业的贪婪性已多少有所遮掩;各国多少有所接近,开始缔结通商友好条约,彼此做生意,并且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甚至尽可能地互相表示友爱和亲善。”(同上卷,第17-18页)。
实际上,所谓“重商主义体系”应该是指国民经济学在主张的理论体系,在建立的以“赚钱”(赚货币)为前提的理论体系。这种“以赚钱”为前提的经济学,在展开的经济学范畴,虽然在微观经济中是起到了一定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但是,却在宏观经济时空范围内即国家经济、公益经济、世界经济,却起到的作用是在阻碍着微观经济的发展,是在给微观经济的时空范围而设置着各式各样的障碍。
诚然,在市场经济中的宏观经济的时空范围,它应该是促进消化微观经济的生产过剩,而不是设置各式各样的障碍,来阻碍微观经济的生产过剩的消化。因为,在市场经济中的经济活动,宏观经济的本质与微观经济的本质,其两者是不同的。
2015-9-22日
lisi1948 发表于 2019-3-24 08:43
在经济学的时空范围内的微观经济即个人经济、家庭经济、企业经济以赚钱为根基是对的。但是,在经济学的时 ...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