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008-12-26 09:57:00
以下是引用demander在2008-12-25 20:14:00的发言:

汉语不是一门那么精确的语言,大家把时间都放在抠字眼上了

你没明白我的意思哦。

有些人自称“我觉得自己的文章――《新经济学的初步探索》的基本理论的自恰性、严密性、科学性、实践性已经到了完美无缺,无懈可击的地步!其中的基本假设和定义已经完全到了不用更改的地步。”

有些人自比爱因斯坦、马克思、华罗庚——“爱因斯坦未发表相对论之前在专利局工作时是不是民科?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论在被马克思主义者们推崇之前马克思是不是民科?华罗庚未在上海《科学》杂志发表《苏家驹之代数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的论文和受到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的重视并且推荐到清华大学工作之前是不是民科?”

但是,忽然被人发现,不但是理论毫无可取之处,连最基本的描述自己所谓“理论”中文,水平都低到无法找出错误(因为错误实在是太多了,这倒也是一种“无懈可击”的境界)。看这些人又如何为自己的“理论”辩护?又如何拿自己去类比上述自学成才的大师?(他们也是靠错字连篇的论文得到承认的?不会吧?)

进一步分析,这种“文字”上的错误并非是在语言层面上的,而是某些人在脑中根本没有所谓的理论,他们只是把某些凌乱的词汇粘在一起,杜撰一套理论。剩下的事情就是大言炎炎,信口胡吹,硬起头皮,反正他们也没什么可损失的——不过,也许不能完全怪他们,这种心态和这个社会上,谁脸皮厚,谁就沾光的大环境有关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09:57:00

价值度量的关键在于物化劳动

什么是物化劳动?这还是我在使用价值量和需求的度量的问题上找到的灵感。我认为使用价值量的度量,是由人的活动的特点决定的。同时,人的需求量也是由人的活动特点决定的。那么价值量同样可以通过人的活动特点来考虑。

什么是物化劳动?物化劳动,就是指我们必须通过劳动的客观的,物质化的具体过程,而不是思维过程、想象过程等过程,即劳动的物化过程。

人在劳动中的消耗自己的能量过程,就称为价值量的物化的过程,即将人的能量转化为客观的劳动产品的价值量的过程。我现在可以明确地告诉各位,能量度量的价值量是最具经济学意义的。

所谓价值量的度量,就是指在劳动的具体形式和具体过程中必须消耗的能量的测量。

什么是必须消耗的能量呢?比如说,某人直接搬50千克的砖块上10米的高楼,那么,此人付出的价值量就等于mgh=50*9.8*10=4900焦耳。这就是他付出的价值量。因为少了这些能量,此人就不可能把砖块搬上去。同样的道理,如果此人用起重机来搬砖块,那么,他直接付出的价值量就等于控制操纵杆所做的有用功。从理论的角度来讲,等于操纵杆所受的静磨擦力与操纵杆头被他抓住的部位在空中滑过的总路程的乘积。因为低于这些功,操纵杆就不可能完成他想做的动作。又比如,某运动员进行举重训练,要求举50公斤杠铃,0.5米,100次。假设是直上直下的推举的话,那么,他付出的价值量就等于50*0.5*100*9.8=24500焦耳。因为低于这个值,杠铃在0.5米位置,不可能直上直下100次。

我们不算人在劳动中消耗多少的能量,而是计算生产资料与人一起劳动时,被人推动着做了多少功。由于生产资料被人做的功,是完全可以客观化的能量,所以这个能量是可以度量而毫无勉强之处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26 10:00:1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10:03:00
以下是引用yjvjfkhkfkhk在2008-12-26 9:11:00的发言:

我终于找到价值度量的关键点了,原来价值度量的关键点在于物化劳动!

...................................结果一道灵光闪现,终于找到了价值度量的关键点在于物化劳动,我觉得自己对价值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清晰!结果,我到现在还没睡着。咳咳,这个问题,我在下个贴子中给出。我想对于价值度量的问题应该到一段落了,我的基本理论所剩的缺陷又少了一大块。我非常感谢你们,物别是经济求道者、版主二个人,你们最先指出我的文章的价值度量的缺陷。不过,这个贴子还是要继续地。

把在厕所的一段和介绍自己光辉历程的一段去掉(我发现很多人喜欢东拉西扯,要用这个来掩饰什么?自己的无知吗?),让我们看到关键的东西。

然后对比一下:

以下是引用yjvjfkhkfkhk在2008-12-15 20:42:00的发言:

各位同学、学友、老师、教授、先生、小姐、兄弟、姐妹、叔伯兄弟、老少爷们:

........................................

我觉得自己的文章――《新经济学的初步探索》的基本理论的自恰性、严密性、科学性、实践性已经到了完美无缺,无懈可击的地步!其中的基本假设和定义已经完全到了不用更改的地步。

[em01][em01]

看看脸皮是否足够厚了?连这些也不在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10:05:00
以下是引用猫爪在2008-12-26 9:57: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demander在2008-12-25 20:14:00的发言:

汉语不是一门那么精确的语言,大家把时间都放在抠字眼上了

你没明白我的意思哦。

有些人自称“我觉得自己的文章――《新经济学的初步探索》的基本理论的自恰性、严密性、科学性、实践性已经到了完美无缺,无懈可击的地步!其中的基本假设和定义已经完全到了不用更改的地步。”

有些人自比爱因斯坦、马克思、华罗庚——“爱因斯坦未发表相对论之前在专利局工作时是不是民科?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论在被马克思主义者们推崇之前马克思是不是民科?华罗庚未在上海《科学》杂志发表《苏家驹之代数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的论文和受到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的重视并且推荐到清华大学工作之前是不是民科?”

但是,忽然被人发现,不但是理论毫无可取之处,连最基本的描述自己所谓“理论”中文,水平都低到无法找出错误(因为错误实在是太多了,这倒也是一种“无懈可击”的境界)。看这些人又如何为自己的“理论”辩护?又如何拿自己去类比上述自学成才的大师?(他们也是靠错字连篇的论文得到承认的?不会吧?)

进一步分析,这种“文字”上的错误并非是在语言层面上的,而是某些人在脑中根本没有所谓的理论,他们只是把某些凌乱的词汇粘在一起,杜撰一套理论。剩下的事情就是大言炎炎,信口胡吹,硬起头皮,反正他们也没什么可损失的——不过,也许不能完全怪他们,这种心态和这个社会上,谁脸皮厚,谁就沾光的大环境有关吧。

我发现猫爪回复的贴子,从来都是批评这个,评论那个,从来没有什么真知灼见,有意义的贴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10:11:00
以下是引用yjvjfkhkfkhk在2008-12-26 10:05:00的发言:

我发现猫爪回复的贴子,从来都是批评这个,评论那个,从来没有什么真知灼见,有意义的贴子。

你“发现”?你又有“发现”啦?真是厉害,连这个也能“发现”?

我以为你只会在厕所里灵光一现呢?

别岔开话题,说我如何,你的理论呢?不是无懈可击吗?怎么在厕所里忽然又脑残出新的东西啦?

[em01][em0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10:12:00
以下是引用猫爪在2008-12-26 10:03: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yjvjfkhkfkhk在2008-12-26 9:11:00的发言:

我终于找到价值度量的关键点了,原来价值度量的关键点在于物化劳动!

...................................结果一道灵光闪现,终于找到了价值度量的关键点在于物化劳动,我觉得自己对价值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清晰!结果,我到现在还没睡着。咳咳,这个问题,我在下个贴子中给出。我想对于价值度量的问题应该到一段落了,我的基本理论所剩的缺陷又少了一大块。我非常感谢你们,物别是经济求道者、版主二个人,你们最先指出我的文章的价值度量的缺陷。不过,这个贴子还是要继续地。

把在厕所的一段和介绍自己光辉历程的一段去掉(我发现很多人喜欢东拉西扯,要用这个来掩饰什么?自己的无知吗?),让我们看到关键的东西。

然后对比一下:

以下是引用yjvjfkhkfkhk在2008-12-15 20:42:00的发言:

各位同学、学友、老师、教授、先生、小姐、兄弟、姐妹、叔伯兄弟、老少爷们:

........................................

我觉得自己的文章――《新经济学的初步探索》的基本理论的自恰性、严密性、科学性、实践性已经到了完美无缺,无懈可击的地步!其中的基本假设和定义已经完全到了不用更改的地步。

[em01][em01]

看看脸皮是否足够厚了?连这些也不在意?

SB又见SB。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10:15:00
以下是引用yjvjfkhkfkhk在2008-12-26 10:12: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猫爪在2008-12-26 10:03: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yjvjfkhkfkhk在2008-12-26 9:11:00的发言:

我终于找到价值度量的关键点了,原来价值度量的关键点在于物化劳动!

...................................结果一道灵光闪现,终于找到了价值度量的关键点在于物化劳动,我觉得自己对价值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清晰!结果,我到现在还没睡着。咳咳,这个问题,我在下个贴子中给出。我想对于价值度量的问题应该到一段落了,我的基本理论所剩的缺陷又少了一大块。我非常感谢你们,物别是经济求道者、版主二个人,你们最先指出我的文章的价值度量的缺陷。不过,这个贴子还是要继续地。

把在厕所的一段和介绍自己光辉历程的一段去掉(我发现很多人喜欢东拉西扯,要用这个来掩饰什么?自己的无知吗?),让我们看到关键的东西。

然后对比一下:

以下是引用yjvjfkhkfkhk在2008-12-15 20:42:00的发言:

各位同学、学友、老师、教授、先生、小姐、兄弟、姐妹、叔伯兄弟、老少爷们:

........................................

我觉得自己的文章――《新经济学的初步探索》的基本理论的自恰性、严密性、科学性、实践性已经到了完美无缺,无懈可击的地步!其中的基本假设和定义已经完全到了不用更改的地步。

[em01][em01]

看看脸皮是否足够厚了?连这些也不在意?

SB又见SB。

[em01][em01][em01][em01][em01][em0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10:33:00
以下是引用林汉扬在2008-12-25 18:52:00的发言:为什么要谈什么“相对的”?因为,如何测量都是相对于某一个参照系而言的,学点物理学的人都知道一样东西在地球上与在月球上测量出来的重量的值是可能不同的。

那就请把具体的“相对什么”说出来(不要别人先指出来,再说出来),否则,“相对性”没有任何可操作意义。特别是,“相对性”,如果可以根据作者的需要而不断更换含义,这种“相对性”不过是搪塞之辞。

(另:你的“重量”是什么概念?是“重力”,还是“质量”?能把单位说一下吗?举例子,也要举点确切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10:36:00
以下是引用林汉扬在2008-12-25 18:37:00的发言:因为,你回复了那么多帖子都没有看出你理解到:我是用概率来测量在某一个时刻人们根据有利于自己的概率的大小的判断去选择的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的。

那就请你明确说出,如何测量“有利于自己的概率”?(如果你如此强调你的概率是“可测量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10:40:00
以下是引用林汉扬在2008-12-25 18:52:00的发言:上面关于建议看到医学方面的理论已经说过,我这里就不想再提了!

所以,是不是那些高喊“相对性”的人真正提出了“严重缺钙”的可操作的检测方法,大家一目了然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10:53:00
以下是引用林汉扬在2008-12-25 19:29:00的发言:应该说:用统计发生概率的方法来测量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也就是说:这个东西的价值是在某一个时刻(时间参照系内)的人们根据有利于自己的概率的大小的判断去测量从而选择的。

(1)什么叫“时间参照系”?测量只在“一维的时间”中进行?

(2)“统计发生概率”这种提法,就不符合统计学基本表述。

(3)如果“有利于自己的概率”完全是(当事人)个人的主观判断,那就不是本楼主意义上的“价值量的测量”,或者说,不是我与楼主在前面所讨论的“测量”。

(4)如果“有利于自己的概率”不依赖于个人意志转移,那么关于这种概率的认识,从何而来?或者说,如何设计一种可操作的方法来确认该概率?

(5)“有利于自己的概率”与“参照系”还有“个人意志”,有什么关系?——有没有确定的数量关系?这种关系如何去发现或确定?

该理论究竟是用个人选择解释这种“概率”与“参照系”,还是要用“概率”与“参照系”解释个人选择?

只要轻描淡写地说一句:“参照系变化了”,是否就可以轻松地解释人们的一切选择行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26 11:03:4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12:15:00

说到底,一句话,林先生的“测量”与楼主先生的“测量”,不是一种意义。

楼主虽然一直在辛苦地寻找测量的操作方法,但楼主一直未改变自己的方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17:05:00
以下是引用猫爪在2008-12-26 9:57:00的发言:

有些人自称“我觉得自己的文章――《新经济学的初步探索》的基本理论的自恰性、严密性、科学性、实践性已经到了完美无缺,无懈可击的地步!其中的基本假设和定义已经完全到了不用更改的地步。”

有些人自比爱因斯坦、马克思、华罗庚——“爱因斯坦未发表相对论之前在专利局工作时是不是民科?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论在被马克思主义者们推崇之前马克思是不是民科?华罗庚未在上海《科学》杂志发表《苏家驹之代数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的论文和受到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的重视并且推荐到清华大学工作之前是不是民科?”

但是,忽然被人发现,不但是理论毫无可取之处,连最基本的描述自己所谓“理论”中文,水平都低到无法找出错误(因为错误实在是太多了,这倒也是一种“无懈可击”的境界)。看这些人又如何为自己的“理论”辩护?又如何拿自己去类比上述自学成才的大师?(他们也是靠错字连篇的论文得到承认的?不会吧?)

进一步分析,这种“文字”上的错误并非是在语言层面上的,而是某些人在脑中根本没有所谓的理论,他们只是把某些凌乱的词汇粘在一起,杜撰一套理论。剩下的事情就是大言炎炎,信口胡吹,硬起头皮,反正他们也没什么可损失的——不过,也许不能完全怪他们,这种心态和这个社会上,谁脸皮厚,谁就沾光的大环境有关吧。

拜托!别像个叫街的泼妇一样,在哪里呱呱叫好吗?

有些人是谁?有些人自比爱因斯坦、马克思、华罗庚不行吗?何况我还不敢这样自居,只不过是想强调我们做学问不应该先入为主,比论坛身份。你知道坐在大脑对方的是谁?说不定就是你的老师!我说别自视过高,做个论坛的版主就以为自己是个“官”那样,动不动威胁人家要锁定别人的id,对别人进行人身攻击,这是谁给你的权利?别人没有违规发帖子自吹自擂、自娱自乐,你看不过去可以去证伪他嘛!

我说这位被老头儿正梦见的小狮子的猫爪:我本来不想跟你计较的,因为,把自己看做为被一个老头儿正梦见的小狮子的猫爪的人,应该不过是一个别人梦中的或者虚幻的东西而已!当你不存在算了!

可是你一出场就指手划脚,自以为很懂,拜托再详详细细看一下327 楼(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dispbbs.asp?boardid=47&replyid=33973&id=396694&page=1&skin=0&Star=33)好不好!你认为有问题吗?去证伪它就是嘛!
 

你就这个水平?我搞不明白是谁给你做版主的?我来这个论坛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只会人身攻击的版主,服人的理论没有学到多少!sungmoo版主起码还回答了我一些问题!
 

请问你在哪里上学?读几年级了?你以为在这个论坛做版主就是学院派的了!说不定你比我的学位还低!不过,骂人的本事还是可以,应该赞你一个![em17] 可能和我有得一拼。

如果你自以为比我水平高很多,可以摆出道道来,理论的东西不要说太多,出一道题目,看看你自己或者学到的理论能较好解决,还是我的理论能较好解决。
 

如何?不然,你最好给我闭嘴!

[em36][em36][em36][em36][em36]

 

靠!害我把时间浪费在这些无聊的东西上面!有人等着我去回帖子呢!呵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26 17:13:4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17:40: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12-26 10:36:00的发言:

那就请你明确说出,如何测量“有利于自己的概率”?(如果你如此强调你的概率是“可测量的”)

================================================================================我就说你没有看明白275楼嘛!还不同意?另外,为什么不看:《数广义效用论与效用基数和效用序数问题 》与  《需要和价值与边际效用以及功用(能)的关系》、《物品(系统)功用价值与健康医学的经济学原理 》 等等?尤其是《需要和价值与边际效用以及功用(能)的关系》如何测量的操作方法不是说的很清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17:43: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12-26 10:33:00的发言:

那就请把具体的“相对什么”说出来(不要别人先指出来,再说出来),否则,“相对性”没有任何可操作意义。特别是,“相对性”,如果可以根据作者的需要而不断更换含义,这种“相对性”不过是搪塞之辞。

(另:你的“重量”是什么概念?是“重力”,还是“质量”?能把单位说一下吗?举例子,也要举点确切的)

============================================================================老兄!你不会吧!连重量与质量都没有办法区分?

天平测的是质量,弹簧测力计测的是重量,质量是由物体本身的密度和体积决定的,而重量是G=Mg,除了质量外,还跟g有关,而g是由该物所在地区的万有引力决定的,月球的万有引力比地球小,所以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变小,天平读数不变。

如果你认为上面这句话觉得还不够明白,还说我不过是搪塞之辞,那就没有办法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18:00:00

。。。希望大家保持高度克制。。。就事论事

学位很容易封顶,但学问永远不会封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18:07:00
以下是引用林汉扬在2008-12-26 17:05: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猫爪在2008-12-26 9:57:00的发言:

有些人自称“我觉得自己的文章――《新经济学的初步探索》的基本理论的自恰性、严密性、科学性、实践性已经到了完美无缺,无懈可击的地步!其中的基本假设和定义已经完全到了不用更改的地步。”

有些人自比爱因斯坦、马克思、华罗庚——“爱因斯坦未发表相对论之前在专利局工作时是不是民科?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论在被马克思主义者们推崇之前马克思是不是民科?华罗庚未在上海《科学》杂志发表《苏家驹之代数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的论文和受到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的重视并且推荐到清华大学工作之前是不是民科?”

但是,忽然被人发现,不但是理论毫无可取之处,连最基本的描述自己所谓“理论”中文,水平都低到无法找出错误(因为错误实在是太多了,这倒也是一种“无懈可击”的境界)。看这些人又如何为自己的“理论”辩护?又如何拿自己去类比上述自学成才的大师?(他们也是靠错字连篇的论文得到承认的?不会吧?)

进一步分析,这种“文字”上的错误并非是在语言层面上的,而是某些人在脑中根本没有所谓的理论,他们只是把某些凌乱的词汇粘在一起,杜撰一套理论。剩下的事情就是大言炎炎,信口胡吹,硬起头皮,反正他们也没什么可损失的——不过,也许不能完全怪他们,这种心态和这个社会上,谁脸皮厚,谁就沾光的大环境有关吧。

拜托!别像个叫街的泼妇一样,在哪里呱呱叫好吗?

有些人是谁?有些人自比爱因斯坦、马克思、华罗庚不行吗?何况我还不敢这样自居,只不过是想强调我们做学问不应该先入为主,比论坛身份。你知道坐在大脑对方的是谁?说不定就是你的老师!我说别自视过高,做个论坛的版主就以为自己是个“官”那样,动不动威胁人家要锁定别人的id,对别人进行人身攻击,这是谁给你的权利?别人没有违规发帖子自吹自擂、自娱自乐,你看不过去可以去证伪他嘛!

我说这位被老头儿正梦见的小狮子的猫爪:我本来不想跟你计较的,因为,把自己看做为被一个老头儿正梦见的小狮子的猫爪的人,应该不过是一个别人梦中的或者虚幻的东西而已!当你不存在算了!

可是你一出场就指手划脚,自以为很懂,拜托再详详细细看一下327 楼(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dispbbs.asp?boardid=47&replyid=33973&id=396694&page=1&skin=0&Star=33)好不好!你认为有问题吗?去证伪它就是嘛!
 

你就这个水平?我搞不明白是谁给你做版主的?我来这个论坛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只会人身攻击的版主,服人的理论没有学到多少!sungmoo版主起码还回答了我一些问题!
 

请问你在哪里上学?读几年级了?你以为在这个论坛做版主就是学院派的了!说不定你比我的学位还低!不过,骂人的本事还是可以,应该赞你一个![em17] 可能和我有得一拼。

如果你自以为比我水平高很多,可以摆出道道来,理论的东西不要说太多,出一道题目,看看你自己或者学到的理论能较好解决,还是我的理论能较好解决。
 

如何?不然,你最好给我闭嘴!

[em36][em36][em36][em36][em36]

靠!害我把时间浪费在这些无聊的东西上面!有人等着我去回帖子呢!呵呵

呵呵,各位看看,谁在“学泼妇骂人”?不用我说了吧?

[em01][em01][em01][em01][em01]

真是无知啊——我的签名是啥意思?看过《老人与海》吗?

你是不是很害怕被锁id啊,每次都要先说下,免得我“滥用职权”,呵呵。

(至于是否锁你的id,我自然有整体的考虑,你说的这些污七八糟的,既不会让我锁你,

也不会让我不敢锁你,先告诉你一声啊,呵呵。)

顺带一提,就算你说的这些全是真的,还是不能反驳我对你的病句连篇的语文水平的怀疑。

也许你只是语文或者是逻辑没学好,不是故意东拉西扯,躲避我的质疑?

[em0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18:15: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12-26 10:53: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林汉扬在2008-12-25 19:29:00的发言:应该说:用统计发生概率的方法来测量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也就是说:这个东西的价值是在某一个时刻(时间参照系内)的人们根据有利于自己的概率的大小的判断去测量从而选择的。

(1)什么叫“时间参照系”?测量只在“一维的时间”中进行?

上面的“在某一个时刻(时间参照系内)”应该更为:“在某一个时空(时空参照系内)”(请看323楼) 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dispbbs.asp?boardid=47&replyid=32873&id=396694&page=1&skin=0&Star=33

(2)“统计发生概率”这种提法,就不符合统计学基本表述。

“统计发生概率”这种提法,不符合统计学基本表述,那么你认为如何不符合?

(3)如果“有利于自己的概率”完全是(当事人)个人的主观判断,那就不是本楼主意义上的“价值量的测量”,或者说,不是我与楼主在前面所讨论的“测量”。

(4)如果“有利于自己的概率”不依赖于个人意志转移,那么关于这种概率的认识,从何而来?或者说,如何设计一种可操作的方法来确认该概率?

(5)“有利于自己的概率”与“参照系”还有“个人意志”,有什么关系?——有没有确定的数量关系?这种关系如何去发现或确定?

该理论究竟是用个人选择解释这种“概率”与“参照系”,还是要用“概率”与“参照系”解释个人选择?

只要轻描淡写地说一句:“参照系变化了”,是否就可以轻松地解释人们的一切选择行为?

我在327楼指出:“‘有利于自己的概率’可以人们的对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比较、判断有利于自己的概率的大小这个测量之后会做出自然而然的选择,人们在选择两种东西时,选择者认为有利于自己的概率较为大的应该被选择,概率较为小的应该被放弃!这种概率的大小⑴首先根据自己的神经中枢系统感觉直觉直接测量,这是较为感性的测量;⑵另外还可能经过经验的积累和这个人的社会平均年纪、身体状态等等的社会统计总结、归纳出的理论反馈指导,这是较为理性的的测量;⑶更为科学的是用现有的最为科学的医学检测仪器的体检与测量。”我的这种“价值量的测量”可能与楼主有不同,但是,与你们认为不可以测量也是另一回事。我们这里先来讨论价值量能不能测量的话题,至于与楼主有不同的话题就放在一边吧!从⑴到⑵进而⑶,这就是价值量的测量从主观到客观的过程!如果,还是不明白,就不是我在搪塞你的问题了。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dispbbs.asp?boardid=47&replyid=31598&id=396694&page=1&skin=0&Star=3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19:02:00
以下是引用猫爪在2008-12-26 18:07:00的发言:

呵呵,各位看看,谁在“学泼妇骂人”?不用我说了吧?

[em01][em01][em01][em01][em01]

真是无知啊——我的签名是啥意思?看过《老人与海》吗?

你是不是很害怕被锁id啊,每次都要先说下,免得我“滥用职权”,呵呵。

(至于是否锁你的id,我自然有整体的考虑,你说的这些污七八糟的,既不会让我锁你,

也不会让我不敢锁你,先告诉你一声啊,呵呵。)

顺带一提,就算你说的这些全是真的,还是不能反驳我对你的病句连篇的语文水平的怀疑。

也许你只是语文或者是逻辑没学好,不是故意东拉西扯,躲避我的质疑?

========================================================

[em01]

呵呵!看过《老人与海》就认为学好语文和逻辑了!你怎么知道别人没有看过《老人与海》?如果我问你一句话就可以看你有没有学好语文和逻辑了!你敢不敢接受检验?

我干嘛故意东拉西扯,躲避我的质疑,我不是叫过你去证伪它(你认为别人不行的,尤其是我的理论)就是嘛!

连一句话都看不懂,悟性不好还学人云亦云,除了做别人的跟班之外没有一点主见!做我的学生都不收你,嘿嘿。。。。。。

我倒不是怕你锁我id,才每次都要先说下,而是因为你这句话:“我们假设,某位网友实际上没有超过初中的知识水平,只是生活给了他太多的压力,

 

他找到一个网吧,想去天涯骂人,发现自己不行,想去凯迪发泄,发现不知道说啥好,

 

想去反CNN出出气,发现没人理他。

 

最后终于找到一个比较文雅、比较诚恳、比较热情的网站,可以大放厥词,装个小丑,

 

逗大家一乐,相互都放松一下,倒也无伤大雅。

 

只是,要是这么一天天的下去吧,有点犯不上。

 

 

 

这种人,倒也不用锁定,扔在一边算了。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dispbbs.asp?boardid=47&replyid=29384&id=396694&page=1&skin=0&Star=27”。你敢不敢试一试!我也许可能会让你做不了这个版主呢!先告诉你一声啊,呵呵。

 

而且,看你没有跟人家真正讨论、交流到处骂人、威胁别人的口气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版主!其实,有点较真从而说出一点粗俗的文字来也是可以原谅的,但是你看看自己真正参与讨论了吗?除了说风凉话、抠字眼之外,你对这个论坛有什么建树?反省反省吧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26 19:30:0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19:15:00
还记得大家来干什么的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19:36:00

你能从“不必锁定”里面看出“我在用锁定威胁某人”,看来不光是语法没学好,

而且还有点儿小人之心啊,呵呵。

很感谢你又引用了一遍我劝别人的话,我当时确实不是在说你(绝对实话)。

不过你自己愿意对号入座,我也不会介意。

关于是否有人会请你离开,看来你还是很在意啊,还要放大成这样,不过我是不主张锁定你的。

倒不是对你的“权势”有什么畏惧,而是感觉你还对论坛有点作用,

至于是哪些作用,你自己已经对号入座了,我也不用多说,不过还有一条,不应埋没你:

在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里竟然发了这许多帖子——虽然没有什么正面价值,倒也不至于误人子弟,

因为现在的年轻人都比较成熟啦,不至于被几句大话吓住。

你如此得意的327楼的说明,来回答我对你语法错误和知识水平的质疑,可是真的很遗憾:

这段话里面,还是有很多逻辑错误。

以下是引用林汉扬在2008-12-25 20:40:00的发言:

猫爪版主:你也学那位囧先生来为难在下不成?

应该说:

用统计发生概率的方法来测量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

也就是说:

这个东西的价值是在某一个时刻(时间参照系内)的人们根据有利于自己的概率的大小的判断去测量从而选择的。

蓝色字体部分是什么?从而选择是在判断去测量的前提下的选择,这是一种递进的关系,行为选择广义上说也是属于认识论的一个环节。也就是说:人们的对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比较、判断有利于自己的概率的大小这个测量之后会做出自然而然的选择,人们在选择两种东西时,选择者认为有利于自己的概率较为大的应该被选择,概率较为小的应该被放弃!这种概率的大小首先根据自己的神经中枢系统感觉直觉直接测量,这是较为感性的测量;另外还可能经过经验的积累和这个人的社会平均年纪、身体状态等等的社会统计总结、归纳出的理论反馈指导,这是较为理性的的测量;更为科学的是用现有的最为科学的医学检测仪器的体检与测量。

别急啊,我们一句句看,呵呵。

[em0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19:59:00
以下是引用猫爪在2008-12-26 19:36:00的发言:

你能从“不必锁定”里面看出“我在用锁定威胁某人”,看来不光是语法没学好,

而且还有点儿小人之心啊,呵呵。

很感谢你又引用了一遍我劝别人的话,我当时确实不是在说你(绝对实话)。

不过你自己愿意对号入座,我也不会介意。

关于是否有人会请你离开,看来你还是很在意啊,还要放大成这样,不过我是不主张锁定你的。

倒不是对你的“权势”有什么畏惧,而是感觉你还对论坛有点作用,

至于是哪些作用,你自己已经对号入座了,我也不用多说,不过还有一条,不应埋没你:

在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里竟然发了这许多帖子——虽然没有什么正面价值,倒也不至于误人子弟,

因为现在的年轻人都比较成熟啦,不至于被几句大话吓住。

你如此得意的327楼的说明,来回答我对你语法错误和知识水平的质疑,可是真的很遗憾:

这段话里面,还是有很多逻辑错误。

以下是引用林汉扬在2008-12-25 20:40:00的发言:
  

猫爪版主:你也学那位囧先生来为难在下不成?

应该说:

用统计发生概率的方法来测量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

也就是说:

这个东西的价值是在某一个时刻(时间参照系内)的人们根据有利于自己的概率的大小的判断去测量从而选择的。

蓝色字体部分是什么?从而选择是在判断去测量的前提下的选择,这是一种递进的关系,行为选择广义上说也是属于认识论的一个环节。也就是说:人们的对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比较、判断有利于自己的概率的大小这个测量之后会做出自然而然的选择,人们在选择两种东西时,选择者认为有利于自己的概率较为大的应该被选择,概率较为小的应该被放弃!这种概率的大小首先根据自己的神经中枢系统感觉直觉直接测量,这是较为感性的测量;另外还可能经过经验的积累和这个人的社会平均年纪、身体状态等等的社会统计总结、归纳出的理论反馈指导,这是较为理性的的测量;更为科学的是用现有的最为科学的医学检测仪器的体检与测量。

别急啊,我们一句句看,呵呵。

[em01]

呵呵!版主大人!我只是举了一个例子而已!大家会心知肚明的,其它类似的文字我就懒得去搜索了,因为浪费了我太多的时间了,难道你到现在还认为那些话应该说吗!我当然知道你不是在说我,而我看不过去的是你作为一个版主的身份,没有去参与讨论却说风凉话和抠字眼!

上面我那段话,我倒是想看看你不是在断章取义和抠字眼的基础前提下就能看出逻辑错误的!

别急啊,我们一句句看,呵呵。

让咱们学习学习。。。。。。


[em07][em07]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26 20:19:5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20:00:00

1、这个东西的价值——是——在某一个时刻(时间参照系内)的人们——根据有利于自己的概率的大小的判断——去测量——从而选择的。

去掉中间的修饰,这句话是“价值是人们选择的”,没错?

这是就你对“价值”的定义?

这个定义缺少一个最关键的成分吧?价值是人们选择的什么呢?

难道只要把“在什么时候”“根据什么东西”加上去,就可以不在意最后的标的了吗?

难道人们只要是根据这些“有利于自己的概率”选择出来的东西,就是“价值”啦?

再看上面一句:

用统计发生概率的方法来测量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

根本没有主语,一般来说,认为主语是“人们”,这点儿没错吧?

“测量有价值的东西”想必是为了获得这东西的“价值量”?

那还是和上面的意思不一样啊?

“发生概率”又是啥意思?和“有利于自己的概率”有何关系?

[em0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20:08:00

看了几天了!说两句吧,怕娘家人不好受!不说两句吧,实在不愿看到讨论变味!

我在这里想要提醒大家一下的是:

测量是指的一种精确的度量,它是要确定出价值的具体大小的。也就是说,要先给价值一个度量单位,然后要确定一个事物的价值是几单位。

判断只是要求人们给出一个事物价值的相对大小,无需给出具体单位,只需做出一个比较便可完成!

测量可以成为判断的基础,但判断是无法做为测量的基础出现的!

从而本人得出的结论是:价值是可以判断出大小的,但它是无法被精确测量的!

以上是本人的一些浅见,供大家参考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20:34:00

2、也就是说:人们(的)对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比较、判断有利于自己的概率的大小这个测量之后会做出自然而然的选择,人们在选择两种东西时,选择者认为有利于自己的概率较为大的应该被选择,概率较为小的应该被放弃!

本句其实也有病句错误,我用括号表示出来了,就不说了。

就说“概率大则选择,概率小则放弃”吧,概率是什么?

“随机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的量度”。不是很准确的定义,但大致没错吧?

对自己有利的概率,是选择某物的标准?

我们举个例子,如果一个房子对你可能有利,概率为49%,一个雪糕也可能对你有利,概率为50%。

所以对于你房子的价值小?

或者说,你选择这个雪糕而不选择这个房子?

期望值呢?和你的选择完全无关?

当然,你的“概率”也可以是你自己创造的,这个我知道。

还有一点啊。

你说:要在没有断章取义和扣字眼的基础上驳倒你,

那么谁来判断“断章取义”和“扣字眼”呢?

难道驳倒了你,就是“断章取义”和“扣字眼”?你当然不会失败啦!

[em01][em01][em01]

再说了,我本来的帖子里面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我就是在用扣字眼来说明,

这些语言错误的帖子已经说明了,

帖子的主人不具备研究政治经济学所必须的逻辑学和文字理解基础。

我的逻辑是:

当一个人没能力有逻辑有说服力地表达出他的社会科学方面的思想时,

他的“理论”是不必进行更多分析的,因为它必然是混乱、循环和不可证伪的。

为什么呢?

就像一个人连数数都不会,怎么能去破解哥德巴赫猜想呢?

(只是举个例子,不是指你,别小人之心瞎琢磨啊。[em01])

如果换成是物理或者化学,也许还不太一样,但是社会科学嘛,呵呵,

不具备最基础的逻辑和文字能力,恐怕不行。

[em0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21:09:00
以下是引用猫爪在2008-12-26 20:00:00的发言:

1、这个东西的价值——是——在某一个时刻(时间参照系内)的人们——根据有利于自己的概率的大小的判断——去测量——从而选择的。

呵呵!我就叫你不要断章取义和抠字眼了,看来要说服你得慢慢来,因为我感到你的哲学可能没有学好,你应该先问问我的价值定义是什么!

“这个东西的价值”中的“价值”是指“认知价值”,即一种判断者的中枢神经系统认可的价值,这种价值的大小是对不以人的价值判断左右的“客观价值”(比如:一样东西对于人的生理健康),根据有利于判断者自己的概率的大小的判断——去测量——从而选择的。

可能我在这里没有强调“这个东西的价值”中的“价值”是指“认知价值”,导致你以为我被你抓住了把柄!我前面已经叫你们看:《[原创]价值的实现过程 》尤其是第2楼和我与pengleigz在《价值的测量问题 [  2 3 4 5 6 7 8 9....13 ]》中所达成共识的讨论过程。你们偏偏不看!

“在某一个时刻(时间参照系内)”已经更为:“在某一个时空(时空参照系内)”

你认为:“测量有价值的东西”想必是为了获得这东西的“价值量”?

人们为什么要去测量一种东西对自己是否有价值?正是因为人们认为这一种东西对自己可能有价值才去测量,人们对这一种东西的测量活动本身就是为了追求实际的客观价值的行为,“用统计发生概率的方法来测量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正是此意!

另外,我的《[原创]价值事实与价值判断的关系 》你也可以看看!

我的价值定义是“认知价值”与”客观实际价值“的统一。

不过,从你在分析我的那句话中的看法,好像你认为的价值是一种客观的了!

西方主流经济学用货币(价格)的大小来测量效用的方法你应该认为是错误的了?

 

因此,这句话更为准确的表达应该是:这个东西的(认知)价值——是——在某一个时空(空间参照系内)的人们——根据有利于自己的概率的大小的判断——去测量——从而选择的。或者:这个东西的价值(测量)——是——在某一个时空(空间参照系内)的人们——根据有利于自己的概率的大小的判断——去测量——从而选择的。

你慢慢领悟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21:19:00
以下是引用林汉扬在2008-12-26 17:43:00的发言:老兄!你不会吧!连重量与质量都没有办法区分?

天平测的是质量,弹簧测力计测的是重量,质量是由物体本身的密度和体积决定的,而重量是G=Mg,除了质量外,还跟g有关,而g是由该物所在地区的万有引力决定的,月球的万有引力比地球小,所以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变小,天平读数不变。

如果你认为上面这句话觉得还不够明白,还说我不过是搪塞之辞,那就没有办法了!

这样的问题之所以提出来:

(1)在我学物理的时候,“重量”这个词基本上被抛弃了——原因是它太模糊。要么说“重力”(物重),要么说“质量”。

(2)“重力加速度”,不仅地球与月球的表面上有区别,就是地球表面的不同位置也可能有区别。不过,这里重要的正是,要引出这个问题:你能否提出一个像“弹簧秤”(正如你上面提到的)那样的测量“价值量”的工具?

如果不撇出这个看似“幼稚”的问题,老兄可否愿意主动提出一杆“秤”来?(比喻哟)

(3)所谓“物重”因位置不同而不同,其实表达的是引力场作为一个整体的强度的“分布”情况,或者说,你通过“在各地的测量”,其实是对作为一个整体的引力场的观测——这正如一个物体本身各处的密度未必相同。

而强调所谓“测量的相对性”,用“重量”这个例子,似乎并不恰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21:27:00

在统计学里,“概率”不是“统计”出来的;要说“统计”出来的,那是“频率”。

如果频率与概率的区别老兄不清楚,那就自己去看书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21:43:00

做者能想出这些,真是不易,只怕误入歧途!害人害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21:46:00
以下是引用猫爪在2008-12-26 20:34:00的发言:

2、也就是说:人们(的)对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比较、判断有利于自己的概率的大小这个测量之后会做出自然而然的选择,人们在选择两种东西时,选择者认为有利于自己的概率较为大的应该被选择,概率较为小的应该被放弃!

本句其实也有病句错误,我用括号表示出来了,就不说了。

就说“概率大则选择,概率小则放弃”吧,概率是什么?

“随机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的量度”。不是很准确的定义,但大致没错吧?

对自己有利的概率,是选择某物的标准?

我们举个例子,如果一个房子对你可能有利,概率为49%,一个雪糕也可能对你有利,概率为50%。

所以对于你房子的价值小?

或者说,你选择这个雪糕而不选择这个房子?

期望值呢?和你的选择完全无关?

当然,你的“概率”也可以是你自己创造的,这个我知道。

还有一点啊。

你说:要在没有断章取义和扣字眼的基础上驳倒你,

那么谁来判断“断章取义”和“扣字眼”呢?

难道驳倒了你,就是“断章取义”和“扣字眼”?你当然不会失败啦!

[em01][em01][em01]

再说了,我本来的帖子里面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我就是在用扣字眼来说明,

这些语言错误的帖子已经说明了,

帖子的主人不具备研究政治经济学所必须的逻辑学和文字理解基础。

我的逻辑是:

当一个人没能力有逻辑有说服力地表达出他的社会科学方面的思想时,

他的“理论”是不必进行更多分析的,因为它必然是混乱、循环和不可证伪的。

为什么呢?

就像一个人连数数都不会,怎么能去破解哥德巴赫猜想呢?

(只是举个例子,不是指你,别小人之心瞎琢磨啊。[em01])

如果换成是物理或者化学,也许还不太一样,但是社会科学嘛,呵呵,

不具备最基础的逻辑和文字能力,恐怕不行。

[em01]

“概率大则选择,概率小则放弃”概率当然是选择者认为有利于自己的事件发生的概率。

还说这不是“断章取义”和“扣字眼”?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来!

你看别人帖子就是这样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

发帖子快了没有来得及看有没有漏掉或者去掉多余的字,也是常见的,你的意思是你自己从来不会范错误这种了?

呵呵!我发帖子多了没有可能都去太详细浏览并且补上漏掉或者去掉多余的字,倒是你这位版主的眼睛明亮,大体意思没有看懂,漏掉或者多余的字倒是帮我发现几个(有点钻牛角针之意思),呵呵!到时如果本人想把帖子整理成书之后,你倒是我第一个想到帮忙的人!也许你不一定看懂,但是,找找漏掉或者多余的字应该可以胜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