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12-26 21:47:00的发言:以下是引用林汉扬在2008-12-26 18:15:00的发言:我在327楼指出:“‘有利于自己的概率’可以人们的对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比较、判断有利于自己的概率的大小这个测量之后会做出自然而然的选择,人们在选择两种东西时,选择者认为有利于自己的概率较为大的应该被选择,概率较为小的应该被放弃!这种概率的大小⑴首先根据自己的神经中枢系统感觉直觉直接测量,这是较为感性的测量;⑵另外还可能经过经验的积累和这个人的社会平均年纪、身体状态等等的社会统计总结、归纳出的理论反馈指导,这是较为理性的的测量;⑶更为科学的是用现有的最为科学的医学检测仪器的体检与测量。”我的这种“价值量的测量”可能与楼主有不同,但是,与你们认为不可以测量也是另一回事。我们这里先来讨论价值量能不能测量的话题,至于与楼主有不同的话题就放在一边吧!从⑴到⑵进而⑶,这就是价值量的测量从主观到客观的过程!如果,还是不明白,就不是我在搪塞你的问题了。
(1)“根据自己的神经中枢”,这不是我与楼主所讨论的“测量”。
(2)“经验的积累与总结”,更不是我与楼主所讨论的“测量”。
(3)医学仪器测量什么,如何测量——老兄只字不提,为何?为何以上两种老兄愿意多说几字?
(4)老兄的逻辑很有趣:既然你非要摆出另一种意义的“测量”,何必插入楼主所讨论的“测量”呢?最后居然还让别人把楼主的问题“放在一边”。
“测量”都没有共同的意义(至少你的与楼主的就不是同一个意义),何谈“讨论价值量能不能测量”这个问题?
(5)你搪不搪塞问题,已经次要了——你之所以插进来,无非是当时不明白我与楼主在讨论什么,不明白自己说的“测量”与别人的“测量”根本不是一回事。
——“所以我就说”,是你前面没有看懂我前面在说什么。
说句实话,自己的一种主观判断,也称呼作一种“测量”,不能说“不可以”,不过,个人以为,还不如楼主所做的努力哩。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12-26 21:47:00的发言:以下是引用林汉扬在2008-12-26 18:15:00的发言:我在327楼指出:“‘有利于自己的概率’可以人们的对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比较、判断有利于自己的概率的大小这个测量之后会做出自然而然的选择,人们在选择两种东西时,选择者认为有利于自己的概率较为大的应该被选择,概率较为小的应该被放弃!这种概率的大小⑴首先根据自己的神经中枢系统感觉直觉直接测量,这是较为感性的测量;⑵另外还可能经过经验的积累和这个人的社会平均年纪、身体状态等等的社会统计总结、归纳出的理论反馈指导,这是较为理性的的测量;⑶更为科学的是用现有的最为科学的医学检测仪器的体检与测量。”我的这种“价值量的测量”可能与楼主有不同,但是,与你们认为不可以测量也是另一回事。我们这里先来讨论价值量能不能测量的话题,至于与楼主有不同的话题就放在一边吧!从⑴到⑵进而⑶,这就是价值量的测量从主观到客观的过程!如果,还是不明白,就不是我在搪塞你的问题了。
(1)“根据自己的神经中枢”,这不是我与楼主所讨论的“测量”。
(2)“经验的积累与总结”,更不是我与楼主所讨论的“测量”。
(3)医学仪器测量什么,如何测量——老兄只字不提,为何?为何以上两种老兄愿意多说几字?
(4)老兄的逻辑很有趣:既然你非要摆出另一种意义的“测量”,何必插入楼主所讨论的“测量”呢?最后居然还让别人把楼主的问题“放在一边”。
“测量”都没有共同的意义(至少你的与楼主的就不是同一个意义),何谈“讨论价值量能不能测量”这个问题?
(5)你搪不搪塞问题,已经次要了——你之所以插进来,无非是当时不明白我与楼主在讨论什么,不明白自己说的“测量”与别人的“测量”根本不是一回事。
——“所以我就说”,是你前面没有看懂我前面在说什么。
说句实话,自己的一种主观判断,也称呼作一种“测量”,不能说“不可以”,不过,个人以为,还不如楼主所做的努力哩。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12-26 21:47:00的发言:以下是引用林汉扬在2008-12-26 18:15:00的发言:我在327楼指出:“‘有利于自己的概率’可以人们的对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比较、判断有利于自己的概率的大小这个测量之后会做出自然而然的选择,人们在选择两种东西时,选择者认为有利于自己的概率较为大的应该被选择,概率较为小的应该被放弃!这种概率的大小⑴首先根据自己的神经中枢系统感觉直觉直接测量,这是较为感性的测量;⑵另外还可能经过经验的积累和这个人的社会平均年纪、身体状态等等的社会统计总结、归纳出的理论反馈指导,这是较为理性的的测量;⑶更为科学的是用现有的最为科学的医学检测仪器的体检与测量。”我的这种“价值量的测量”可能与楼主有不同,但是,与你们认为不可以测量也是另一回事。我们这里先来讨论价值量能不能测量的话题,至于与楼主有不同的话题就放在一边吧!从⑴到⑵进而⑶,这就是价值量的测量从主观到客观的过程!如果,还是不明白,就不是我在搪塞你的问题了。
(1)“根据自己的神经中枢”,这不是我与楼主所讨论的“测量”。
(2)“经验的积累与总结”,更不是我与楼主所讨论的“测量”。
(3)医学仪器测量什么,如何测量——老兄只字不提,为何?为何以上两种老兄愿意多说几字?
(4)老兄的逻辑很有趣:既然你非要摆出另一种意义的“测量”,何必插入楼主所讨论的“测量”呢?最后居然还让别人把楼主的问题“放在一边”。
“测量”都没有共同的意义(至少你的与楼主的就不是同一个意义),何谈“讨论价值量能不能测量”这个问题?
(5)你搪不搪塞问题,已经次要了——你之所以插进来,无非是当时不明白我与楼主在讨论什么,不明白自己说的“测量”与别人的“测量”根本不是一回事。
——“所以我就说”,是你前面没有看懂我前面在说什么。
说句实话,自己的一种主观判断,也称呼作一种“测量”,不能说“不可以”,不过,个人以为,还不如楼主所做的努力哩。
还有第⑷个阶段,但是,这个阶段只有上帝(如果全知万能的上帝存在的话)能做到,传统的主流经济学就是假设消费者与厂商,而马克思经济学则把政府作为完全信息、完全理性的主体来看待的。当然,我们可以称之为假设,就像物理学假设物体是在真空与没有干扰、摩擦运动一样!这是一种完全信息、完全理性的情况,也就是说,在这一种完全信息、完全理性的情况中,主观与客观是同一的,主观即使客观,使客观即主观,在这一种情况中,传统的主流经济学中:消费者、生产者的付出所得到的回报都是边际效用无差异、效用最大化(边际效用为0)的.从⑴到⑵进而⑶到迫近⑷这个过程,这就是价值量的测量从主观到客观的过程!
另外,下面这一段话其实就是对楼主说的,你一看帖子不分青红皂白就回,那我有什么办法!
度量劳动产生的价值量.我个人认为用人在劳动中产生的有效效用量的能量/时间与消耗的能量/时间之间的比例来度量。提醒:这里的“劳动”是狭义的人力(包括:体力与脑力之和)劳动即活劳动,不包括与生产资料等死劳动,因为生产资料等死劳动的不同,一起综合产生的生产力系统即活劳动与死劳动之和也会有不同。所以,如果不指定生产资料等死劳动的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来讨论人在劳动中产生的有效效用量的能量/时间与消耗的能量/时间之间的比例来度量也是没有意义的。总之,任何关于人的价值测量都是相对于一定的时空中相对于人现有的认识、科技水平与测量工具等等来说的。离开这个就容易产生纠纷。
度量人在劳动中消耗的能量可以用“卡路里”:http://baike.baidu.com/view/14058.htm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dispbbs.asp?boardid=47&replyid=35308&id=396694&page=1&skin=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