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与人-9.6 “宇宙蛋黄集中了全宇宙绝大部分物质”的合理性
李开乐
摘要:除了太阳质量与太阳系其它天体总质量的比例关系之外,又可以再运用天体公转速度与质量和半径之间的关系规律说明问题,这就更证明了“宇宙蛋黄集中了全宇宙绝大部分物质”这个假说是合理的。
从“自然与人-9.4”的分析,已经可以看出有关“宇宙蛋黄集中了全宇宙绝大部分物质”的假设的合理性了。为了进一步理解这一层道理,我们还可以比较一下不同档级天体的公转速度。我们把后面的“自然与人-10.1”中所推导的一个公式先取用来说明一点问题。
V2=GM/R,
即 V=(GM/R)1/2,
其中V为公转线速度,G为引力恒量,M为核球质量,R为假定公转轨道为圆形的轨道半径。公式的含义是,假定天体的公转是匀速圆周运动的话(虽然与实际天体的椭圆形轨道的公转有差距,但可以参考),则天体公转线速度的大小与核球质量的开方成正比,与公转半径的开方成反比,即如果是同一个核球或者核球质量相同,则公转半径大者线速度小,半径小的反而线速度大。然而,太阳绕银核的公转半径2.8万光年,是地球公转半径1.496亿公里的18亿倍。太阳绕银核的公转半径这么巨大,按照上面公式的关系,其公转线速度理应不大才是,为什么还大至220公里/秒,反而比地球的公转线速度(29.79公里/秒)还大那么多呢?这就说明了银核质量的巨大程度了。以此类推,相信整个银河系更会以远大于220公里/秒的太阳公转线速度去绕着上一级(即超星系)的中心核球旋转,所以超星系的中心核球质量肯定更加十分巨大。至于宇宙中心核球质量的巨大程度,我们就只好暂且不太确切地把它比喻成为质量抽象的形象化的“天蛋”蛋黄了。
我们既以太阳系为实例的核球与子天体之间质量比例的观测事实,又再运用了天体公转速度与质量和半径之间的关系规律,就更可以证明“宇宙蛋黄集中了全宇宙绝大部分物质”这个假说的合理性了。从而,也就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天蛋”宇宙模型的建立是有根据的,并非空想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