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与人-10.5 天体公转与人造卫星形成公转在机制上的异同
李开乐
摘要: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前也随着地面绕地轴旋转,这与天体的诞生一样,既有公转速度种子,又都从母球向外发射,所以人造卫星的轨道也应该是椭圆形。明显差异是,必要时人造卫星可以遥控将轨道人为调整为正圆形,天体却不行。
天然的天体公转是像上述那样子形成的,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又会是怎样呢?笔者是人造地球卫星的行外人,但知道它们的发射升空过程也与天体诞生时的飞行情况相似,都是从会自转的母球表面向外发射出去,最后又围绕着核球旋转的天体。所以说,在人造地球卫星进入轨道后,如果不再进行人工遥控调整,则它们围绕地球旋转的轨道也应该是椭圆形,这是相同的。不过,人造卫星可以带有动力,必要时,完全可以通过遥控将其运行轨道人为地调整为正圆形,天体的诞生过程却只能全部顺其自然。这就是人工和天然的明显差异。
“速度种子”对于天体形成公转非常重要。有人可能会反问说:假如在地球的南极或者北极发射人造卫星的话,那里肯定没有“速度种子”,难道人造卫星就不能绕地球旋转了吗?我们必须明白,人是万物之灵,有创造性,速度种子同样可以被创造。所以,自然形成的天体不能与人为的东西相比较。假如在地球的南极或者北极发射人造卫星,那里虽然没有“速度种子”,但只要发射卫星的火箭不是垂直向上,而是与地面有了一定的交角,则发射出去的卫星也一样能绕地球旋转。天然核球并无人类的智能,但因为喷射出大天体的冲击力,都是从自转的核球球心附近的热核反应区域,朝着赤道带附近的球面垂直冲出来的。所以,每次喷射出大子天体的气流,从里向外来到赤道附近的核球表面所携带喷走的表面物质,就天生有了公转的速度种子。天然的子天体由“速度种子”造就成了普遍都能公转,但在任何纬度地带发射的人造卫星,也都可以通过人类的操控令其绕地球旋转。如果人造卫星是从两极正对着垂直于地面的上空发射出去,并且不再进行后续控制的话,相信这样子发射的人造卫星,是肯定要很快掉回地球而不会绕地球旋转的。正是由于天体靠着天然的“速度种子”才能公转,所以“速度种子”对于天体形成公转就十分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