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全球经济面临着几十年来最严重的衰退,贸易保护主义的风险在加大。
这给圣诞节全球经济没有提供好的理由来庆祝。由于信贷的缩减和资产价格的下滑,全球需求正在枯萎。富裕国家全都面临着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衰退。从这个星期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调到0%~0.25%的区间,可以看出美国的政策制定者们有多担忧。同时,由于严峻的出口形势和外国资金的干枯,使得新兴经济体也在加速下滑。
这消息的本身已经够坏了,同时,它也对全球化时代的公开市场政策提出了最严峻的挑战。这是一个世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两个引擎——贸易和资本流动——第一次同时发生了反转。世界银行指出流入到新兴经济体的净私人资本在2009年很可能只有2007年创纪录的一万亿美金的一半,同时全球贸易额面临着自1982年以来的第一次下滑。
这种双转移将会加强调整的痛苦。从中国到德国,那些依靠出口来推动经济增长的国家经济将会下滑,除非他们能使内需快速增长。私人资本的抽逃意味着那些日常帐户刺字的新兴经济体面临着资金的干枯。这会迫使他们处于困境的政府转向保护主义。当是痛苦而不是繁荣横跨路边时,对全球一体化的呼吁就会减少。它会引诱政府为了保护国内的工作和收入而用出口补贴、关税壁垒和使本币贬值来推动出口。
当然,历史的教训是很清楚的。以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为标记的1932年的孤立主义,严重的加剧了大萧条。可以肯定的是,世界贸易组织和它的多变贸易协定是对抗贸易保护主义的堡垒。但是今天,有着很长供应链和及时发货的全球化的经济会被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那样的措施所打断。不太严重的远离开放原则就会使2009年的衰退雪上加霜。
很多国家的政治家们对开放市场的支持早已言行不一了。11月,在有最大的富裕和新兴经济体国家领导人参加的20国领导人会议上,领导人们承诺在一年内不会采取任何新的贸易保护措施,同时保证在12月末的多哈回合的谈判上加强合作。但在几天内,印度和俄罗斯就各自提高了汽车和钢铁的关税。今年的多哈回合谈判不会有大的突破。
当经济衰退时,对开放市场原则的普遍怀疑就会增加。在富裕国家(尤其是美国),早在衰退到来以前就对自由贸易不满了。在民主党占多数的美国新国会有很明显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奥巴马的竞选言辞给人留下了它关于贸易的不同印象。而它并没有去消除这种印象。
现在,由于出口的减少,新兴经济体也会变得不那么热衷于自由贸易。WTO的规则给了他们很大的行动自由。在二十年的关税削减中,他们中的很多国家的关税已经降到了他们所能忍受的最低限度以下了。
从华盛顿到北京的政治家们被要求对陷入困境的产业进行救助,而不顾这样做对贸易的影响。对底特律汽车巨头的救助计划,无论最后的内容是什么,都是一种不公正的补贴。随着中国出口企业的大量倒闭,从纺织业到钢铁都等着被补贴。而补贴的后果是更多的补贴。法国总统萨科奇最近声称,如果欧盟不支持它的制造业,那么,欧洲将会变成一块“工业荒地”。它们毫无疑问会引起贸易报复。随着中国双边贸易顺差达到记录的高位,加上美国经济的下滑,美国国会将不会对北京的支持出口政策采取友好的态度。
汇率的变动也会使贸易保护主义者有所反应。中国的官员公开声称它们不会压低人民币的币值,而且按贸易额加权来计算,人民币已经升值了。但是,人民币在近日对美元确实有多贬值。从美国的观点来看,中国仍在采取压低人民币的政策。中美之间的贸易口角是可能的。
把所有这一些加上一起来看,没有理由对自由贸易乐观。
文章选译自The Economist,Dec,2008 Fare well , free tra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