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复述、吸收、借鉴了他人观点,例如
张二寅说央行市场化购买准公共品,社会免费使用,例如
clm0600主张低息、无息。
--------但是,兄弟我难免东施效颦,也难免孤陋寡闻,低级错误。
央行的准备金,好像没怎么使用,一直放在那里,形同废纸和数字。而这笔钱,既是私款、专款,其实也是国民公款。
那么,假设把准备金拿到大街上跑一圈再放回去,也没什么变化。
那么,假设把准备金花掉,卖家收到钱后把钱再放到央行里存着,也就没什么。
关键在于,所花费的央行准备金,得通过各种渠道及时流回到央行里来,从而,它就好像没有挪窝,没有变动。
-------万一回流的不那么及时,
一是可以用数字填补,毕竟,很多买卖仅仅是在银行里划转数字,买卖双方并不需要见到货币。
二是可以发行货币或者用公私存款等等来救急。反正,总是需要发行货币的。那么,不妨把新发货币也用到这里。
中国人的传统是节俭,储蓄,这是为了应对买房、上学、结婚、医疗、养老、意外等重大现实需要。
那么,如何花费央行准备金呢?需要什么配套措施呢?
1,银行存款低息或无息,降低贷款利率,减少和降低银行手续费。
例如买房、结婚、上学、小额贷款、中大型商业贷款,都实行低息贷款,甚至有的是无息贷款,低息或无息的长期贷款。
这样一来,有利于社会的消费,有利于社会的投资等。
2,建立和改进全国统一的个人信用登记制度和债权债务登记制度,与有关方面联网。
3,央行准备金用于国民医疗保险,例如全体国民甚至在华外国人,每人每年1万元限额,国家直接支付给医疗机构。
无论是残疾,怀孕生育,小病小灾,还是急救,还是住院,在限定病种内,在每年限额内实行免费。
超出限额的,再以有关医疗保险来支付,等等。
4,央行准备金用于国民抚恤。
例如任何国民因各种原因去世的,一次性发放抚恤金若干元,并首先用于清偿登记在案的公私债务,其次用于合法继承,和赠与曾经照顾过死者的有关人员等。
5,央行准备金适当的用于鳏寡孤独者等等。
6,央行准备金用于大病医疗。
有一些病人,有一些重病,即便有各种医疗保险,仍旧难以承受。这种情况下,可以央行准备金一次性限额支付,给予救助。
7,央行准备金用于建立和改进全国发明专利的登记与交易平台,甚至有所让利于发明者,有所辅助发明者,并从中有所获利。
8,其他方法。
那么以上措施,“生产”的“产品”是人,“储备”的“资源”是人,
这些,有利于提高消费,有利于货币流通,有利于和谐社会,有利于树立良好社会风尚,有利于发展各种文明文化,有利于提高向心力,凝聚力。
同时,由于这些钱都是花费在国民的身上,也为正常发行货币和紧急发行货币提供了合法性、容忍度。
当然,以上这些都需要全面精细的测算,衡量其可行性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