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光 发表于 2015-11-24 15:18 
先生好,在不考虑外汇净流入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是央行发行的基础货币,央行的基础货主要是央 ...
先生好,在不考虑外汇净流入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是央行发行的基础货币,央行的基础货主要是央行通过复式记账的方式无中生有的变出来的,因为以国家信用做保障,表面上又是通商业银行和ZF借款,通过支出与再支出周转,老百姓才能获得货币收入,表现为钱来之不易,是稀缺的货币,是劳动所得。因此,才被社会认同,可以用来表现一国的财富多少。但是,如果,央行直接发钱,或者行使财政功能,买入商品,货币的价值就可能有下降的风险,人们会认为印钞机就能创造财富,不劳而获的东西就不珍惜,货币会认同度和信用度下降而因此有可能最终变成真正的废质。
大哥所说,当然很有道理,也当然应该高度重视。
-------暂且抛开以上,幻想来说,设想来说,想象来说,则如下:
1,白用货币,只是加快货币的流通。货币并没有减少,储户的存款并没有变动,储户的权益并没有减少。
但是,产品和服务的销售量增加了。
2,白用货币,对增发货币是有妨碍的。甚至说,在加快了货币流通的情况下,不需要发行货币了。
同时,产品和服务的销售增加,货币流通速度的提高,这反而提高了币值,提高了本国货币的尊贵。
3,白用货币,并不是占有货币,也不是发放货币。
假设钞票面值量为1,且货币流通量为100,则白用货币,就是把货币流通量从100提高到105,108,120。
那么,提高的那个速度,提高的那个部分,是白用货币带来的。
那么,钞票面值量仍旧是1,并不变,
白用货币,相当于把闲置的货币拿在手里,到大街上跑一圈,再放回来。
也相当于,我把你的闲钱,今天拿着去买东西,而卖家呢,第二天把钱又给你送回来了,不耽误你对钞票的占有,不耽误你的自由花费。你的钱没变,没少。
--------由于货币在社会里面相对封闭地循环,特别是在银行里面相对封闭地循环,因此,国民国家把部分货币白白使用了,则是加快了货币循环,而不是减少了货币面值或者增加了货币面值,也不是减少了钞票主人的权益。
此外,这一般不会造成通货膨胀--------特别是在产能整体有大量闲置的情况下,在存在失业等情况下。
白用货币,是启动消费,是增加消费,增加国民福利。
是在供过于求的整体情况下,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整体情况下,来考虑实行。
并不是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还要搀合着去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