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有四季,社区银行当然也经历了明媚的春天和火热的夏天,只是冬天的脚步太急促,让人似乎错过了秋天的收获。
11月22日,节气:小雪;北京市天气:大雪。与大雪纷飞的极致天气相比,社区银行的清冷似乎不遑多让,且更令人难耐。
爱定投理财平台据报道称,除了专享的理财产品,社区银行只得主打赠送礼物策略。在南二环的另一家社区银行门口,本报记者此前曾经看到,一个类似于地产中介用于推销房源的简易支架被摆在了并不十分宽敞的人行道上,支架上面贴着的白纸上赫然写着“存五万元定期送高级晴雨伞”。据该行工作人员介绍,全自动的高级晴雨伞的价格大约一两百元,“我们只能送礼物,不敢折算成现金,否则一旦被举报肯定是一告一个准”。
银行“送礼揽储”当然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最多也就只能算是屡禁不止,但是普通银行网点通常并不敢公开制作和摆放相关宣传标识,尤其对于一线城市而言,揽储送礼物更是不能拿到台面上的暗箱操作。换句话说,潜规则众所周知,但是高调亮相比较罕见。“社区银行通常深藏于居民区,属于日常监管不易到达的区域,再加上居民对于揽储送礼也比较欢迎,因此更加不容易被监管发现”,一位城商行的个金业务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
“我们对外就说是赠送给来网点支持我们的客户,而不能直接强调买理财送礼品”,上述社区银行工作人员小徐(化名)坦言,“不过,现在理财产品收益率比较低,送礼物的效果也不明显了”。
事实上,面对理财产品收益率的“急速降温”,社区银行迅速感到了的冬天的寒冷。
由于央行一年多以来连续降息,资金面比较宽松,且资产端好的项目减少,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确实下降得比较快。
对于其他银行来说,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虽然对于销售和揽储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会伤筋动骨。但对于没有对公业务,仅仅依靠零售业务支撑业绩的社区银行来说,理财产品收益率一旦不具有竞争力,那就意味着核心业务遇到瓶颈。
但是一个理财模式的衰弱必有另一个理财模式的崛起,2015年是“互联网+”的战略年,在国家政策扶持和带动下,P2P互联网金融行业迎来了一个大发展。
P2P互联网金融最早出现在2007年,经历过以信用借款、地域借款、自融高息、规范监管四个阶段,平台数量从2007年的20家左右上升到2015年的3000余家,成交金额从2007年的5亿上升到2015年的10000亿,有效投资人数从2007年的1万上升到2015年的2000万……这一系列数据无不印证着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
爱定投理财师分析,P2P互联网金融综合了金融理财与互联网信息交流快捷方便的优点,同时具有投资门槛低、年化利率高的优点,俘获不少民间小微投资人的心。
相对于别的理财产品,P2P理财有着比较显著的流动性优势,一次投资,按月回款,比银行定期存款要好许多,每月都有回款,而银行要等到期限完毕才有收益。而且一般期限比较短,对于客户来说可加大资金流通性,而且还能实现资产的增值,对于客户来说,无疑是一类比较不错的投资理财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