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2005-8-25 10:40:00

46、这么火爆啊?厉害!

想请问一下涉猎的领域如此之多(不要按上面有些朋友说的那样,全都归入宏观、微观里面,那经济学还要那么多分支学科干什么啊),而各领域彼此间的共同之处也不多(我觉得共同点不多),怎么才能同时在这么多领域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呢?换了我,同时搞这么多领域,肯定觉得力不从心。

是不是蒲教授有什么窍门,或者发现了各领域之间深层次的共同点,如果是的话,这个(或者这些)共同点是什么呢?谢谢!

回答:学问都是相通的,共同点是擅长数学应用和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25 10:40:00

47、问题:想知道他的学生生涯和香港的经济学教育

回答:学生生涯请见我在学者专栏下的帖子:我的学生生涯(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阶段)

下面,我简单回答你的第二个问题,就是香港的经济学教育。

在香港有四所大学的经济学研究相当不错,它们是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这些大学的经济学老师基本上都是从欧美名牌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的,是通过这些大学在全世界范围竞争性招聘来的。他们用英文写论文在国际上著名经济学杂志上发表,包括在最好的如AER,JPE和QJE等杂志上发表有论文。他们的研究分为两类,一类是完全只研究国际上主流经济学问题,另一类研究中国经济问题;当然,有人这两方面问题都研究,不过比较少。香港的大学老师的工资可能是全世界最高的,大概是中国大陆的10倍。当然,在美国某些专业的大学老师收入也很高,如金融等,但是,只有在香港,无论什么样的专业,大学老师的工资才是政府按照统一标准规定的。也就是说,在香港,所有大学的教师工资在同样的职称上是完全相同的,无论是什么样的专业都如此。这样,在其它地方人文社会科学收入偏低专业的教授在香港却有全世界最高的教授收入。

香港的最高学府有三所,就是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有90多年历史,再过6年就要搞100周年校庆了;香港大学校长最近宣布在未来6年里为学校募集100亿港元资金搞校庆。它是英国人建的,按照英国传统方式管理,有浓厚的英国文化底蕴。国际化程度比较高,有许多外国教师和外国学生,教学和工作用语是英语。香港科技大学是80年代建立的,是香港赛马会捐资建设的,所以曾经很有钱。位于香港著名风景区清水湾,有香港最美丽的校园。教师大多数是从美国高薪聘来的,有的是在香港和美国“两栖式”的,每年在香港和美国分别工作一段时间。经济学水平相当高,完全与国际接轨。香港中文大学是1960年代末建立的,位于景色优美的吐露港边的一座山上(这里在60年代曾经是当时香港兴起拍粤语片电影的主要外景地),依山傍水,有香港最大的大学校园。这所大学的经济学也不错,有非常著名的如Lies.Yang这样的大腕(他曾经是AER的编委)。他们有计划地聘请诺贝尔奖获得者来学校工作。不过,就整体实力看,经济学最强的还是香港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管理学和MBA是亚太地区最好的。香港这边牛人也不算少,由中国大陆出国留学毕业后来香港大学任教的成都人李浩、孙永泉,四川乐山人汪勇,从发文数量和质量上来看,都算是很不错的学者了。孙永泉去年在EJ上发的那篇认知均衡的文章就很有思想,和1982年Akerlof那篇文章有的一比。

在香港的大学里,也招收中国大陆的学生来港读博士,但是,听说香港政府规定,香港的大学每招收一个大陆学生读研究生,就必须同时要招三个香港学生读研究生。因为是用香港纳税人的钱,所以有这样的规定。但是,在香港,青年人读研究生的并不多,因为他们愿意去发展商业的比较多,而少数想读书的香港人一般就去欧美读了。所以,这样的规定使得香港的大学在招收研究生(包括博士生)方面实际上存在着名额的限制。当然,有许多大陆学生来港读书,最近一些年开始比较欢迎大陆学生了。申请来香港的大学读研究生只需要考TOFEL,550分上线。这个分数线不高,但是他们的导师在录取时是很看重英语水平的。因为许多香港人对于大陆学生的英语水平的认识实际上还停留在80年代的水平,他们担心英语不好影响学习和研究。但是,推荐信很重要,还有Proposal是非常关键的。香港的大学在自然科学方面整体水平在国际上称不上十分高,但是,其经济和管理专业却可以在国际上与一流大学相比较,与欧洲一流水平相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25 10:41:00

谢谢教授在百忙中给予的精彩回答,下面开始接受网友的在线提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25 10:44:00
心理博弈论是一个新兴领域,能否请蒲教授谈谈这方面的基本情况和最新进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25 10:46:00

博弈中信息和信念是两个非常重要的要素,决定了博弈的结构和结果。能否请蒲教授谈谈基于信息结构,人们关于博弈将会怎样的信念是怎么形成的?除了贝叶斯法则外,还有其它的形成信念的办法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25 10:48:00

声誉理论一直是一个研究热点。想请蒲教授谈谈,就您的直觉而言,个人的声誉如何转化成组织的声誉,有哪些途径? 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25 10:49:00
我认为,博弈论的长处在于刻画个体的复杂性策略行为,而短处在于它难以实证检验。在存在多重均衡或者有限理性的情况下,你几乎可以得到所想要的任何结果,但是这会导致模型的预测力下降,这是演化博弈的致命缺陷。请问蒲教授,博弈论在实证检验方面是否有进展?策略均衡最终能否发展成为像一般均衡一样坚实的理论框架?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25 10:52:00

蒲教授您好,我想请教一下博弈论在应用中面临较普遍的多重均衡问题,使得确定的结果难以得出,对于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25 10:56:00
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我认为对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经济进步来说,“开放”起到的作用也许比“改革”更重要。简单的说就是“开放”作为社会经济进步的乘数比“改革”这个乘数大。想知道蒲教授的看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25 11:01:00

心理博弈论是一个新兴领域,能否请蒲教授谈谈这方面的基本情况和最新进展?

回答:由于在线回答不可能说很多,所以我在这里只是说Rabin1993年的论文启动了这方面的研究,后面有许多后续研究.主要是在支付函数中加进了心理上的公平性效用,然后将原来的博弈论模型(如性别战博弈)中的非均衡战略组合变成为了均衡.这样使得博弈论可解释更多的现象,增大了博弈论的解释能力.并且,最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改造,可望把建立在理性假定基础上的现代经济学最终可以容纳进我们观察到的"利他行为",从而回击许多人根据人有利他行为的观察对于现代经济学的持久攻击.这样就可能把更加广泛的人类行为(包括自私的和利他的)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实现经济学的又一次"革命".j据说Rabin现在是美国身价最高的经济学家,各个大学竞相用更高的offer邀请他去工作.

具体可等到我正在写的<博弈论与经济模型》明年出版后读其中的第15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25 11:04:00
请教老师,如何解决在博弈过程中的性格偏好或者民族传统等的影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25 11:04:00

蒲老师您好。在贝叶斯均衡的精炼过程中,我知道的有4个基本要求和至少2个补充的要求,不知道目前有没有新的要求被提出并被广泛接受。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另外,您对“贝叶斯均衡到底应该精炼到什么程度”是怎样看的?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25 11:05:00
蒲教授,你好!你的心理博弈论的偏重点在哪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25 11:08:00

请教老师,如何解决在博弈过程中的性格偏好或者民族传统等的影响?

回答:在静态博弈中,把性格偏好或者民族传统等因素作为外生变量处理.在动态博弈模型里,将它们作为内生变量,但是要用进化博弈方法引入学习过程和优胜劣汰机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25 11:08: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25 11:09:00
以下是引用pyj在2005-8-25 11:01:29的发言:

心理博弈论是一个新兴领域,能否请蒲教授谈谈这方面的基本情况和最新进展?

回答:由于在线回答不可能说很多,所以我在这里只是说Rabin1993年的论文启动了这方面的研究,后面有许多后续研究.主要是在支付函数中加进了心理上的公平性效用,然后将原来的博弈论模型(如性别战博弈)中的非均衡战略组合变成为了均衡.这样使得博弈论可解释更多的现象,增大了博弈论的解释能力.并且,最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改造,可望把建立在理性假定基础上的现代经济学最终可以容纳进我们观察到的"利他行为",从而回击许多人根据人有利他行为的观察对于现代经济学的持久攻击.这样就可能把更加广泛的人类行为(包括自私的和利他的)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实现经济学的又一次"革命".j据说Rabin现在是美国身价最高的经济学家,各个大学竞相用更高的offer邀请他去工作.

具体可等到我正在写的<博弈论与经济模型》明年出版后读其中的第15章.

如果是在支付函数上动个手脚,那岂不是我们要什么结果就可以出什么结果?虽然这么做能够解释更多的现象,但我感觉这可能不是对经济学的“革命”,而是颠覆,让人觉得惴惴不安。我在学习这一理论的过程中,有个体会,就是觉得无从捉摸,抓不着,不知道我这个感觉是对还是错,敬请蒲教授指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25 11:09:00

问:

在“囚徒困境”博弈中,两个“囚徒”都是理性人,都从自身效用最大化出发,但由此得到的纳什均衡却是一个非帕累托最优的不合作解。“囚徒困境”的这个结果,是否意味着经济学逻辑体系的不合法?或者,我们应该如何修正“理性人”的前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25 11:18:00
请教教授:博弈论是否可引进到金融交易领域?当然,我注意到您早期的一篇作品谈了股市是不可预测的,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25 11:21:00

蒲老师您好。在贝叶斯均衡的精炼过程中,我知道的有4个基本要求和至少2个补充的要求,不知道目前有没有新的要求被提出并被广泛接受。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另外,您对“贝叶斯均衡到底应该精炼到什么程度”是怎样看的?谢谢。

回答:据我了解,你说的"4个基本要求和至少2个补充的要求"并不是所有博弈论专家的观点;不同的学者在这个问题上持有不同的看法.在Maskin的理论中,有更加复杂的要求,使得有些人感到博弈论弄成这样复杂是否还是对于人类行为的真实描写.至于“贝叶斯均衡到底应该精炼到什么程度",我还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可能大家都不会事先给出一个底线吧,或者说我们都潜在假定是没有底线的.近几年Selten带了一些博士生在搞这个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25 11:33:00

把博弈论引进到金融有相当多文献,目前在资本市场方面是一个主要工具,我在今年的管理工程学报上有相关的文章,有这方面的新的成果,同时博弈论也广泛的应用于金融中介等方面,这方面的研究是最近二十年最新研究的前沿领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25 11:35:00

问一个关于行为公司金融的问题

请教老师:在中国证券市场前几个的数据中(存在股权分置情况,导致定价缺陷的条件下),用行为公司金融来研究有没有意义,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25 11:35:00

我比较关心博弈论与心理行为和博弈论与现实政治这两方面,关于前一方面,期待看到蒲教授的新作,这里我想问后一方面。

记得诺斯曾经问,为什么好的经济建议未必能成为好的政治建议?他自己的答案是,经济原则和政治原则是不同的。我想,这个答案似乎能令所有社会科学家满意,除了经济学家。

有人说,不同之处在于,经济学是效率至上,而政治讲究控制、制约、平衡。有趣的是,博弈论就是讲制约与均衡,而它也显然不违背效率原则。

但是我个人对博弈论在现实政治中的解释力和预测力不能满意(有人可能会说古巴导弹危机,但我看Becker和Posner的联合blog中关于preventive war的讨论,觉得经济学用到现实政治中很走样),想听听蒲教授的意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25 11:37:00

蒲教授,你好!你的心理博弈论的偏重点在哪里?

回答:心理博弈论把均衡范围扩充了,解释力增加了.特别是对于现有的委托----代理理论进行改造,增添非金钱激励的效应;把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基础建立在经济学的严格公理化体系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25 11:38:00

还有一个问题,可能malian斑竹最后会问到,但我还是僭越一下,希望蒲教授能在访谈临近结束时回答。

您是少数持续活跃(此处加着重号)在网上和论坛上的著名经济学家,请问,是什么促使您这么做?这其中的tradeoff似乎是明显的。

在一般意义上,您对一个经济学论坛有什么样的期待?对甫满周岁的人大经济论坛您又有什么样的寄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25 11:43:00

请教如何能够在多方面领域都出成果,要做些什么功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25 11:45:00

请教老师:在中国证券市场前几个的数据中(存在股权分置情况,导致定价缺陷的条件下),用行为公司金融来研究有没有意义,谢谢

回答:我总是认为,所谓"行为经济学"或者"行为金融学"只是心理博弈和进化博弈到现代经济学之间的一个过渡,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用它们去研究问题的意义并不大,因为它们引出来的问题比起它们解释了的问题更多 .或者是说它们没有"解释"问题.心理博弈论要解释行为经济学的实验结果,并且会成为行为经济学的基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25 11:48:00

非常感谢蒲教授的精彩指导,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先进行到这里,谢谢广大网友的参与。有关蒲教授的学术进展,我们会在人大论坛的蒲勇健教授专栏:https://bbs.pinggu.org/forum-56-1.html&topicmode=5持续跟踪。再次感谢蒲教授的指导,祝您早日取得更大的学术成就,再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25 11:52:00

教授您好,博弈论现在已经成了比较流行的工具,但是在解释现实问题中他能走得多远?概率,权重,偏好等,能用博弈论解决么?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25 11:52:00

请教如何能够在多方面领域都出成果,要做些什么功课?

回答:

勤奋是必须的,但不是充分的;要把整个宇宙作为自己询问的对象,接下来问题就多了.独立思考是最重要的.不要盲从书上讲的和人家说的;只要是人,都会犯错误的;书是人写的,也完全可能有错误;学习时应该带着怀疑的态度去思考"这可能是错误的!",只要有一次你看对了,你就获得了成功.当然,工具的掌握运用是区别一个学者和伪学者的重要标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25 11:56:00

教授您好,博弈论现在已经成了比较流行的工具,但是在解释现实问题中他能走得多远?概率,权重,偏好等,能用博弈论解决么?谢谢!

回答:这个问题可能是没有答案的。不过,我自己至少在目前还是认为博弈论是可以最终解决这些问题的,或者说我目前还没有感到博弈论的空间存在什么样的局限,这也正是我十分醉心于它 的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