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2005-12-31 20:00:00

回复

以下是引用ecoshy在2005-12-31 10:16:52的发言:

朱总理在位时,曾多次给给公务员加工资引发了很多争论。目前,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加工资的呼声又很高了。问题:给公务员加工资存在的现象:高级别的加的越高,低级别的就很低。但实际上,工资高的人往往有其他很多收入,包括灰色收入和隐性收入如职务消费等,而一般公务员尤其是年轻公务员主要依赖于工资既无职务消费更没有资格获得灰色收入,作的事情往往又多。年轻人对加工资的需求弹性一般而言远大于高级别的公务员,其需求也更多。加工资显然对其消费影响更大。那么,加工资该怎样加?我是一高校青年教师,在这方面的感受甚多:申报课题,要中级以上职称才有资格仅仅是资格,意味着课题经费和课题奖励等没有份,工车没有、话费没有报销。。。。。如果加工紫 才能买很多想买的书 用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

这里面已经忽视了社会对公务员加工资的众多批评。是否可以从制度经济学方面讨论 ?

好话题,去论坛社区之世界银行开户吧,奖励200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 10:03:00
为什么“近水楼台先得月”?但有时候水——官员或资源掌管者并不知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 10:07:00

中国的 职称制度、高考制度等尽管屡遭诟病,但如果放弃这一制度,这些领域毕竟大乱。用依据庸俗的话来形容,即 痛并快乐着。如何解释和面对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 10:09:00
三国演义开篇即言: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何从制度经济学解释?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 10:28:00

回复:(ecoshy)三国演义开篇即言:话说天下大势,分...

以下是引用ecoshy在2006-1-2 10:09:44的发言: 三国演义开篇即言: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首先,这是一个正确的命题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 14:09:00

从中国历史来看,这倒是一种规律。从这一点看未尝不是正确的命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 14:13:00
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存在着穷人补贴富人,如何正确认识并纠正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6 21:43:00
乱世须用重典,矫枉必先过正.其制度经济学基础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7 00:15:00

nie斑竹: 

  凑个热闹!就事论事,nie斑竹在这高价悬赏选题,请问制度上如何看待"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呢?这种重赏为什么还是没有让一些有好选题的人发表出他们的选题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7 00:19:00

在提一个问题: 在咱们国家"重男轻女"观念根深蒂固,可为什么女的也"重男轻女"呢

不知这几个问题有没有被提过,献丑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7 10:04:00

回复:(badguy2005)nie斑竹:   凑个热闹!就事论...

以下是引用badguy2005在2006-1-7 0:15:42的发言:

nie斑竹: 

  凑个热闹!就事论事,nie斑竹在这高价悬赏选题,请问制度上如何看待"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呢?这种重赏为什么还是没有让一些有好选题的人发表出他们的选题呢?

本版已经采用了很多网友的好选题,并将继续采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7 10:05:00

回复

以下是引用ecoshy在2005-12-31 10:23:22的发言:

另一个话题:从制度经济学分析:中俄两国转型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这个问题太大,而且很多文献讨论过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2 22:58:00

目前社会提倡献爱心,无偿献血,可是同时在医院却存在着高价供血的制度,医院输血的收费定价是从而来?高价供血的制度存在是否有合理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3 09:45:00

回复:(guiwo)目前社会提倡献爱心,无偿献血,可是同...

以下是引用guiwo在2006-1-12 22:58:49的发言:

目前社会提倡献爱心,无偿献血,可是同时在医院却存在着高价供血的制度,医院输血的收费定价是从而来?高价供血的制度存在是否有合理性?

这个问题本版曾有讨论,聂辉华:《质疑无偿献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4 20:17:00

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乡镇管理实现企业化管理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这是我很久以来的一种设想,觉得现在的乡镇一级应将政治职能上移,强化其经济职能,但由于我的经济学功底不够,所以向大家请教一下,谢谢。

斑竹所说的聂博士的那篇论文我很感兴趣,可是没有找到,能不能请斑竹指点一下 啊,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6 13:41:00
上行下效在中国古代的贪污贿赂史可以说是非常常见的。怎样分析之。另外,今日的反贪污贿赂名单有用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8 10:34:00
为什么中国古代社会不能像西方,革命或政变后走向民主社会?而是出现不断的朝代兴衰,不断震荡,这是不是更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形态有关系?跟中国人没有办法抑制自己心中的欲望有关?你看现在的学生总是骂这个,骂那个,但是到了自己做了官的时候,跟别人也是一样的。这是不是和中国古典社会的震荡和兴衰相似。也可以做一定的分析“中国人的意识形态分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8 10:45:00
文明就是对人性的本能的抑制,人是介于神和动物之间的这里也存在一个囚徒困境,中国能想辜鸿铭的“中国人的精神”里面说的,过的是一种:心灵的生活。没有道德抑制下的人就是一个动物,至少更多的是表现为动物性。所以这些年来年轻一代所追求和推崇的“个人主义”,“追求自我”的意识和思想对市场经济的建立有什么样的影响?大家知道,市场经济的三个要求就是:1.意思自治, 2.有限政府(宪政),3.产权界定。可以结合我们民族的特性和西方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市场经济本质的要求讨论一下,应该倡导什么样的意识或文化,比较适合我们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0 23:18:00

可否认为,框架就是微观的制度,制度则是宏观的框架?

题意:框架(frame)是行为经济学核心概念,制度(制序)是制度经济学核心概念,这里问的是行为经济学与制度经济学的关系.

行为经济学认为,决策过程是人们将当下经验与记忆形成的框架进行比较的结果.框架部分是由问题形式决定的,部分是由社会规范,习惯等决定的.(特韦尔斯基,卡尼曼1981).框架是对经验的编码,可以认为,理性是框架的极限.

框架是微观的制度,意即框架是制度的微观认知机制,制度不是理性本身,而是一个经有限重复博弈形成的知识结构,在这个知识结构(框架)中所形成的共同知识,是可以趋向于理性的,但不是理性本身.这就是文化,习俗与正式制度(新古典理性意义上的制度)的区别.

制度是宏观的框架,是指制度与人类认知同构,是学习博弈与演进的结果,而非绝对理性的化身,它具有认知框架的两大特征:形式与惯习积累.所以,制度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应建立在与认知同构的演进学习机制上.

本题出题目的在于探索演进博弈制度经济学,决策行为经济学和博弈论学习理论三个前沿的融会可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1 20:27:00
记得有一文章认为:日本等国医生之所以不敢开大处方,是因为有很多专业的非正式团体时刻在注意着医生,加上严格的管制制度,及惩罚制度.另外,其医疗保险制度的商业化和专业化也保证了所谓的新药(即高价药)的市场很小,所以相对来说,部分国家的医疗问题显然比中国少了很多.但对于中国来言,这不啻于水中捞月镜中花.另外,很多国外的良好经验\运做制度到了中国往往变味,即淮北为帜淮南为橘.有人认为这是潜规则,吴思既有大作.请问如何进行制度经济学分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6 09:58:00

回复:(ecoshy)记得有一文章认为:日本等国医生之所以...

以下是引用ecoshy在2006-1-21 20:27:00的发言:
记得有一文章认为:日本等国医生之所以不敢开大处方,是因为有很多专业的非正式团体时刻在注意着医生,加上严格的管制制度,及惩罚制度.另外,其医疗保险制度的商业化和专业化也保证了所谓的新药(即高价药)的市场很小,所以相对来说,部分国家的医疗问题显然比中国少了很多.但对于中国来言,这不啻于水中捞月镜中花.另外,很多国外的良好经验\运做制度到了中国往往变味,即淮北为帜淮南为橘.有人认为这是潜规则,吴思既有大作.请问如何进行制度经济学分析?

最好举一个专业性不要太强的实例,因为网友可能不懂医疗行业的专业知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6 10:00:00

回复:(guiwo)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乡镇管理实现企业...

以下是引用guiwo在2006-1-14 20:17:00的发言:

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乡镇管理实现企业化管理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这是我很久以来的一种设想,觉得现在的乡镇一级应将政治职能上移,强化其经济职能,但由于我的经济学功底不够,所以向大家请教一下,谢谢。

斑竹所说的聂博士的那篇论文我很感兴趣,可是没有找到,能不能请斑竹指点一下 啊,谢谢!!

链接:http://rushang.cn/baisha/dispArticle.Asp?ID=17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2-1 11:06:00
回了两面个贴子,想到中国的社保金的保值与增值的问题。表面看是金融投资问题,但我以为主要还是制度问题。——即社保基金在2005年只获得的3%的回报,扣除通涨因素,没有增值,这是极其可笑的事。

1、为什么社保资金不能投资在香港上市的中国最大,也可能是中国最好的红筹或H股公司(如联想、中石油、中移动、建行等等)。在过去几年,投资香港红筹股及H股的回报确实比投资内地A股的回报要好很多。

2、中国银行在国外招商,为什么中国社保资金不能入股中行、农行、交行?这个问题有讨论价值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2-16 19:31:00

(好需要论坛货币啊!在这论坛买了些电子书却是损坏的文件,郁闷.所以来挣挣钱.)

论题一:当各行各业都在相互供给劣质产品时,央视的《每周质量报告》这种专门打击弱势劣质产品生产者的专栏节目算是哪门子制度

论题二:什么样的制度安排能极小成本地激励(不是强制)人们不从事“地下经济”。提示,1、“激励人们不从事‘地下经济’”可以是这种制度安排的附属效果,即这种制度安排可以不是专门针对“地下经济”的;2、“地下经济”包括地下生产,也包括地下消费、地下金融、地下收入等;3、当然,地下经济涉及广泛、动机复杂,本题不要求对之一一分析,只求一广泛适用的宏观经济制度。

呵呵,两个题目,分开算钱哈(急需)

另外问一下,论坛金币能不能换成流通币@-@太穷了

恭祝版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16 20:21:15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2-16 22:32:00
我也来支持一下,在冬天一般会下雪,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农村下雪后一般农民就会自己把自己门前的雪扫干净,这就是自扫门前雪;在城市可不是这样,一般的是小区楼下的雪很少有人去扫,除非是热心肠(这种扫雪人很少)或者小区物业再者是集体组织,现在问题是请用制度经济学原理或者制度学原理去分析下雪后,农民会主动扫雪而城市居民很少呢。等待高论。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2-18 09:37:00

回复

以下是引用敲玉观澜在2006-2-16 19:31:00的发言:

论题二:什么样的制度安排能极小成本地激励(不是强制)人们不从事“地下经济”。提示,1、“激励人们不从事‘地下经济’”可以是这种制度安排的附属效果,即这种制度安排可以不是专门针对“地下经济”的;2、“地下经济”包括地下生产,也包括地下消费、地下金融、地下收入等;3、当然,地下经济涉及广泛、动机复杂,本题不要求对之一一分析,只求一广泛适用的宏观经济制度。

这个题目不错,请到论坛社区世界银行开户,奖励200元论坛货币,过几天讨论你这个题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2-18 09:44:00

回复

以下是引用weigeaimin在2006-2-16 22:32:00的发言:
我也来支持一下,在冬天一般会下雪,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农村下雪后一般农民就会自己把自己门前的雪扫干净,这就是自扫门前雪;在城市可不是这样,一般的是小区楼下的雪很少有人去扫,除非是热心肠(这种扫雪人很少)或者小区物业再者是集体组织,现在问题是请用制度经济学原理或者制度学原理去分析下雪后,农民会主动扫雪而城市居民很少呢。等待高论。呵呵

你这个问题会不会比较简单?比如主要是因为城市有公共产品而农村没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2-18 19:53:00
回147楼:如果用公共产品来回答就不是制度经济学的答案拉,也就没什么新意了,所以要用新的分析方法来解释。不过,既然你认为这么分析,个人觉得这个问题还是有必要重新分析的。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2-23 17:20:00

我建议讨论下“中国式圈地运动,农民究竟有什么土地产权?”。这一话题是我在现实在发现的,城市改建,很多机关事业单位搬迁需要土地,因此很多农民失去了土地,圈地运动在中国发生了,大家都来讨论讨论吧,这一话题可以从中国土地制度的变迁以及农民的得益来分析。

另外在这里我谈点与本话题无关的小幽默,因为制度高阶对话的贴子锁定了,发不了言。本人在刚才浏览“什么是制度”的高阶对话的时候,才忽然发现版主nie的意思(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呵,一开始我还以为版主姓聂,是聂师兄呢,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2-27 22:49:00

回复:(lfguan)我建议讨论下“中国式圈地运动,农民...

以下是引用lfguan在2006-2-23 17:20:00的发言:

我建议讨论下“中国式圈地运动,农民究竟有什么土地产权?”。这一话题是我在现实在发现的,城市改建,很多机关事业单位搬迁需要土地,因此很多农民失去了土地,圈地运动在中国发生了,大家都来讨论讨论吧,这一话题可以从中国土地制度的变迁以及农民的得益来分析。

另外在这里我谈点与本话题无关的小幽默,因为制度高阶对话的贴子锁定了,发不了言。本人在刚才浏览“什么是制度”的高阶对话的时候,才忽然发现版主nie的意思(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呵,一开始我还以为版主姓聂,是聂师兄呢,呵呵。

1、请提供背景材料,以便大家讨论;2、请将问题精炼,否则难以讨论。这是尝试提出任何问题的必要条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