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的经济史为本讨论提供了材料。在二十世纪内,中国发生了三次规模巨大的土地制度变革。第一次是发生于50年代初的从租佃制度到自耕农制度的变更,第二次是50年代末的集体化,把土地转变为集体所有、集体耕种,第三次则是出现于70年代末的把集体所有土地改为私人耕种的变动。具体如下图所示:
50年代早期
地主所有制 (第一次农业改革) 自耕农所有制
地主所有、佃农耕种 ―――――――――> 农民家庭所有、家庭耕种
50年代中期
自耕农所有制 (第二次农业改革) 集体所有集体使用制
――――――――― > 集体所有、集体耕种
80年代早期
集体所有集体使用制 (第三次农业改革) 集体所有个人使用制
―――――――――> 集体所有、集体成员个别耕种
在这几次土地制度的变迁中,作为农民到底实质上能拥有哪些权利呢,我们知道产权具有可分割性.我觉得将我上次说的题目"中国式圈地运动,农民究竟有什么土地产权?"改为"中国土地制度变革与农民土地产权问题"可能更好一些,我之所以开始用那个题目,是因为我曾经在授课的时候跟学生分析讨论过这个问题,显然农民没有土地的所有权,经营权、处置权受限,收益权也不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