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4646 18
2009-01-08

市场人士关于美银减持的担忧终成事实。

1月7日,美国银行以每股3.92港元的固定价格出售56.2亿股中国建设银行(下称“建行”)的股票,比建行在此前一天的收盘价4.45港元大幅折让11.9%。

以1月5日1美元兑换7.75港元的汇价计算,美银此次减持可套现28亿美元。2005年美国银行入股建行的价格是1.32港元,此次出售建行股份,美国银行净赚18.85亿美元。

刚刚与美国银行合并的美林,以及瑞银集团将负责此次配股。

问题是,美国银行为何在此时减持建行,又将转让给什么人?美林消息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美国银行持有的建行股权将转让给来自美国、欧洲以及亚洲的长期机构投资者。

但具体转让名单,该消息人士并未透露。

1月7日,受配股消息影响,建行股价从早上开始一路下跌,当日收报4.06港元,下跌8.764%。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美银大手笔配售建行的同日,再有市场消息传出,长和系主席李嘉诚旗下的李嘉诚基金,也正透过美林以折让价沽出20亿股中国银行(03988.HK,601988.SH),套现40﹒6亿港元。

据称,李嘉诚是次配售由美林安排,每股配售价为1.98-2.03港元,较中行7日收市价每股2﹒14港元,折让约5﹒14%-7﹒48%。

可见,近期外资股东集中抛售中资银行股已经不再是传闻。

减持源于财务压力?

对于一向坚称视建行为长期投资的美银来说,这次大幅减持背后的原因颇惹人揣测。

瑞银投资研究董事王瑶平在1月7日对本报记者表示,“美国银行减持应该出于自身财务考虑,因为美国很多银行都要接受政府的支援,所以它们没有理由手里拥有太多的外国的股票。这是主要原因,而并不是因为美国银行与建设银行的合作方面的问题,或者说他们觉得现在的估值太高。”

建行发言人证实了该说法。

建行发言人表示,美国银行出于自身财务状况等因素考虑,减持部分建行股份,属于正常的市场行为,建行对此表示理解。

据称,美国银行此次减持主要转让给长期机构投资者,目前配售认购热烈。

光大证券银行分析师金麟分析称,美银此时减持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补充自身流动性,二是让季报和年报好看些。他指出,国外银行贷存比通常在80%甚至更高水平(远高于国内60%-70%的水平),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拆借资金不仅困难,且利率很高。美银刚刚完成对美林的收购,流动性和资本金不足情况会显得非常严峻。其次,国外银行的年报通常比国内出得早,现在出售可以收回一部分浮盈收益,提高银行盈利指标。

1月5日,美银网站公布,董事会已通过优先股季度现金分红计划。“美银很需要现金”,金麟表示。

2008年10月27日,美国银行原持有建行的191亿H股正式解禁。彼时,美国金融机构正处于极度困难时期,当时国内市场人士担心美银会大幅减持以自救。但在之后不到一个月内,美银不仅没有减持,反倒行使期权大幅增持建行195.8亿股,使其持股比例从原来的10.75%增加至19.13%。

中银国际银行分析师袁林认为,美国银行未选择在2008年10月底减持主要原因是股价太低(2.5港元/股),而且“在当时情况下也很难寻找到合适的买家”。

上述美林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在本次配售完成后,美银还将持有16.1%建设银行股份。

除了美银之外,目前淡马锡控股也可以出售其在建行的99亿股份,因为根据建行的上市文件,去年8月底就已经结束锁定期。王瑶平说,根据目前的情况,美银或其他机构在未来可能会继续减持。

标准普尔金融机构评级资深董事曾怡景1月7日也表示,“从短期来看,这种大幅减持当然会对股价有压力,但是从评级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这对中资银行的评级并不会造成直接的影响。”

建行发言人强调,建行与美国银行的战略合作在过去三年多时间里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双方一致确认美国银行减持部分股份不会影响双方的战略合作。美国银行多次公开表示,减持少量股份,不会改变其建行重要股东的地位,美国银行对中国经济和金融发展充满信心,对中国建设银行的未来充满信心。建行将继续与美国银行在各个业务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此前,建行战略协助项目办公室主任孙建政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亦表示,建行与美银战略合作期限至少7年,美银增、减持出于商业利益,不影响双方合作。

配售一度遇阻

就在距离现在不足一个月的2008年12月15日,美国银行曾经计划配售建行的股份,后来又突然取消计划。有市场人士揣测,美国银行去年底取消配售计划,与中国证券法对于持股量5%以上的股东卖出股票的规定有关。

根据《中国证券法》第47条,持有上市公司5%股份以上的股东,将持有该公司的股份在买入后6个月内卖出,或者在卖出后6个月内买入,所得投资收益归公司所有。

美国银行原来持有10.75%建行股权,在去年11月28日透过行使认购期权,向建行最大股东中央汇金公司增购建行股份至约占该行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9.13%,涉及金额超过70亿美元。因此,按照证券法规定的6个月期限,美银要到今年5月底才可进行配股。

不过香港某外资律师行一位律师在1月7日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证券法》的适用范围为在中国境内交易的A股和B股,对于H股并不适用。所以美国银行在去年12月取消配售计划,应与证券法并没有直接关系。

警惕蝴蝶效应

继上周三瑞士银行抛售中行34亿H股后,美国银行成为第二个在锁定期结束后出售中资行股份的境外战略投资者。在中国各大行中,目前禁售期已满的战略投资者还有,中行的战投苏格兰皇家银行、新加坡淡马锡(私人)控股、亚洲开发银行,交行的战投汇丰银行,工行的战投高盛、美国运通等。

对本次建行的的配售,华尔街日报报道称,购买美银上述股份的投资者将受到120天禁售期的约束。

“从禁售期限可看出,购买者基本上都是财务投资者而不大可能是长期投资者。投资者完全可以在三个月禁售期后再向市场抛售股份,这与美银当前在二级市场抛售股份的影响有很大相似之处,只不过延后了时间而已。而且美银是打折出售股份,投资者完全可能在三个月后赚到钱。假如美银今后分批次继续这样减持建行股份,会对建行股价造成持续打压”。袁林分析称。

在她看来,28亿美元对美国银行这样一个资产超过2万亿美元的大银行来说,实际上只是杯水车薪,在建行股价还比较低的情况下减持,这里面可能还有对中国银行业前景不乐观的因素。

“如果它非常看好建行前景,非万不得已是不会轻易减持的”,袁林的理由是,减持之后美银以后再想进来相当困难:一是入股中资行本身审批非常严格,二是目前的套利行为肯定会给中方留下不好的印象。

2008年12月31日,瑞银宣布将其所持约34亿股H股售予多家机构投资者。中行新闻发言人表示,瑞银所持中行股份限售期已满,可以选择出售,这不影响双方合作关系,不会影响中行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中行尚未收到其他3家境外战略投资者——苏格兰皇家银行、新加坡淡马锡(私人)控股、亚洲开发银行减持的通知。

袁林估计,接下来几大行的战略投资者都有减持套现的可能。而苏格兰皇家银行和高盛的可能性最大。她指出,要警惕这些战略投资者也选择美银的方式套现离境。

银河证券张曦认为,美银确实存在分批次减持的可能,“它有期权协议在手,可以边减边增持”。同时,也不排除中行、工行等的战略投资者效仿美银陆续出售到期股份。但她认为,战略投资者出售股份的主要原因是自身流动性紧张,不可能是担心中国银行业的前景。她表示,中国银行业尚未完全开放,其真正价值远未完全体现出来,“投资中国的银行比投资欧美市场肯定划算得多”。

金麟亦表示,中国银行业目前的ROE基本在20%以上,普遍高于国外银行15%左右的水平。“战投入股中资行是看长期成长性的,而且减持后再想增持不易”。

与建行股份大跌相反,1月7日,美国银行股价上涨2.15%至14.28美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8 08:26:00
紧急缺钱,做现金储备?  OR  看空国内银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8 10:55:00

有没有高人给解释一下?

谢国忠好像说过,小心你银行里的存款。

难道外资嗅到了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8 15:21:00
▀ 政治压力使中国银行业大倒退
面临经济放缓局面,中国政府向银行施加强大政治压力,要求为经济刺激计划注资。风险管理被迫退居其次,银行业十年来的成就面临付之东流的危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8 15:23:22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8 15:22:00
外资套现中国银行类股 补自身窟窿
国银行(Bank of America Corp.)和其它外资机构出售所持中国几大银行股份的决定表明,北京利用海外专业知识打造世界级银行体系的战略面临着更大的麻烦。

自2005年以来,外资金融机构共向中国的银行投资了250多亿美元,这是中国金融监管机构策划的全盘交易的一部分。海外投资者将能够进入中国的银行业市场;作为回报,它们要教会中国的银行如何盈利。

但这种合作的劲头正在减弱。如今,外资银行急于修复因全球金融危机而恶化的资产状况,它们已开始兑现离场。

周三,美国银行将所持中国建设银行的股份从19%以上减持至16.6%,通过配售方式抛售了56亿股H股,套现28亿美元。

李嘉诚与此同时,据道琼斯通讯社(Dow Jones Newswires)周三见到的合约细则和一名知情人士透露的消息,香港富翁李嘉诚设立的一个基金会也正在配售20亿股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可能至多筹集5.24亿美元。李嘉诚基金会有限公司(Li Ka Shing Foundation)指出,该基金会仍持有30亿股中国银行股份,这是其长期持股的一部分,在很长时期内不会出售。

上周,瑞银(UBS AG)以8.08亿美元抛出了所持中国银行全部1.3%的股份。

银行业分析师认为,其它外资银行也在计划抛出所持股份,不过他们称,此类减持不见得说明与中方合作伙伴的关系出现了问题。分析师说,美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关系一直很好。今年11月份,美国银行以70亿美元将所持建设银行的股份提高了近一倍。

全球知名外资银行的投资为中国的银行在2005年至2006年期间到海外上市铺平了道路。但三年的禁售期正纷纷结束。

大规模地减持也凸显出中外银行合伙关系所面临的困难,原因是预期与现实并不一致,彼此都对对方的表现感到失望。波士顿咨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驻北京合伙人霍尔格·迈克里斯(Holger Michaelis)说,主要的失望之处在于技术帮助上,如风险控制体系。令中方银行家常常感到不满的是,具有丰富国际知识和经验的外资顾问并不能解决本地的问题,因为他们不了解中国国内的情况。他说,这改变了中国银行家对外资顾问能够迅速解决问题的预期。

外资机构也对难以影响银行业务和不能控股中国的银行感到失望。多年来,海外战略投资者一直期望能够解除对外资持有中国银行股份不得超过20%的规定,但至今仍没有结果。

双方经常还存在竞争。迈克里斯表示,即便起步不错,中国银行家心里也总会怀疑是否应该相信这些战略顾问们的话,因为他们同时也是觊觎同一个市场的竞争对手。2007年中国银行宣布与苏格兰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 Group PLC)旗下私人银行部门建立“独家合作关系”,然后到后来也只是中国银行启动了自己的自营财富管理业务。

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 Inc.)、安联保险(Allianz SE)和美国运通公司(American Express Co.)合计持有着中国工商银行7.3%的股权,禁售期将分别于今年4月和10月结束。苏格兰皇家银行持有中国银行8.3%的股份也将于今年12月解除禁售。

和许多西方同行不同,中资银行相对较少涉足次级抵押贷款相关资产或是房利美(Fannie Mae)与房地美(Freddie Mac)等机构发行的债券。因此尽管中国经济开始放缓,中资银行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时也有较强的实力。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外资售股套现不代表大举撤资。他说,无庸置疑,外资银行会继续扩大在中国的业务。但他们会更专注于发展自身业务,而不是收购中资银行股份。

并不是所有外资持股都面临抛售。荷兰国际集团(ING Groep N.V.)收购北京银行16%股权的交易相当成功,该公司去年10月份表示打算将持股比例提高至20%。

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 Co.)银行业分析师陈舜(Samuel Chen)表示,中国可能会鼓励外商向小型地区银行进行战略投资。他说,较长期来看,没有哪个公司领导层敢说他们能忽视这个市场。

直到5年前,外界都还认为中资银行从技术角度上讲已是资不抵债的了。但在政府耗费了约5,000亿美元清理不良资产后,海外战略投资者决定冒险一试。此后,中国四大商业银行中的三家(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先后在海外上市。

当时外界认为海外投资者会持续持有这些股份。2005年,在回应有关政府向外资出售股份售价过低的批评时,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对记者表示,他们必须长期与我们共同努力。

当时中国认为海外投资者能够帮助中资银行提高管理标准,引进技术和专业知识,共同组建信用卡和财富管理等新的收费业务。当时一个最为紧迫的目标就是解决本地银行体系的一个薄弱环节:风险治理。

与此同时,银行业分析师们表示,中国监管部门正就西方金融机构能带来什么益处展开争论,全球金融危机已经动摇了这些金融机构的声誉。罗兰·贝格咨询公司(Roland Berger Strategy Consultants)北京合伙人康雁表示,中资银行、保险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显然在进行反思,什么才是长期发展的最佳模式。

Jason Leow

(更新完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8 16:32:00
外资,都是捞足了就走,国有银行引进外资简直就是在向外送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