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定律的实例与应用
林先生,既然您有兴趣讨论这个问题,我在这里就用我的理论详细地准确地回答您的例题。——显然您的例题也许可以认为是经济学基础理论中根本的所要面对的问题。在我下面的分析中,我们会发现,在“假设一切过程都是完全信息,0交易费用的”经济交换中,价格反映为“产量/时间”尺度,等于成本;价值系数与供求系数刚好互为倒数;在等价交换过程中,不产生利润等。
先解释“供求系数S”。P=RSC (S=b/i, b表示需求方实践的支付的量,i表示供方投资量) 对于供求系数S中的b 在宏观上可以理解为社会消费总量,在微观上可以理解为需求量;i 在宏观上可以理解为投资总量,在微观上可以理解为供应量。当然,为了使我们得到更准确的关于交换定律中反映出的各项社会信息,我们可以尽量多地收集宏观与微观的经济数据,代入交换定律比较。
接下来分析先生的例题。张三为a,李四为b。
1、求成本:
已知,a生产大米的产量是5公斤/天,因为成本是产量的倒数,所以是每公斤大米成本,
Ca=天/5 ,所以也是Ca=1/5;
已知,b生产牛肉的产量是3公斤/天,所以每公斤牛肉成本是
Cb=1/3。
因为a只生产大米,b只生产牛肉,所以大米和牛肉成本对两者都适用,所以,
Ca=Cb=1/5; (大米)
Ca=Cb=1/3. (牛肉)
2、求供求系数:
已知社会大米的供应量是5公斤/1天,而a需求2公斤,所以a的供求系数为
Sa=2/5/1=2/5;(大米)
而b需求1公斤,所以b的供求系数为
Sb=1/5/1=1/5;(大米)
已知社会牛肉的供应量是3公斤/1天,而a需求1公斤,所以a的牛肉的供求系数为
Sa=1/3/1=1/3; (牛肉)
而b需求2公斤,所以供求系数为
Sb=2/3/1=2/3. (牛肉)
3、求需求价值系数(在这里可简单理解为效用认知):
因为a一天需求2公斤大米,所以a认识到5公斤大米可以吃5/2天,因此
a大米的需求价值系数为,
Ra=5/2; (大米)
b一天需求1公斤大米,所以b也认识到5公斤大米可以吃5/1天,因此,
b大米的需求价值系数为,
Rb=5/1; (大米)
显然牛肉也一样,a的牛肉的价值系数为
Ra=3/1; (牛肉)
b的牛肉的价值系数为
Rb=3/2. (牛肉)
4、我们可以用“交换定律“来分析先生例题中的各种关系了。
(1)大米价格。因为交换定律P=RSC,所以,上述数据代入P=RSC得:
Pa=RaSaCa=(5/2)(2/5)(1/5)=0.2; (每公斤大米对于a的价格是0.2)
Pb=RbSbCb=(5/1)(1/5)(1/5)=0.2 (每公斤大米对于b的价格也是0.2)
(2)牛肉价格。
Pa=RaSaCa=(3/1)(1/3)(1/3)=0.33; (每公斤牛肉对于a的价格是0.33)
Pb=RbSbCb=(3/2)(2/3)(1/3)=0.33. (每公斤牛肉对于b的价格也是0.33)
上面,我们可以看到,大米的价格刚好是等于0.2×5=1,生产5公斤大米1天的“产量/时间”的尺度。牛肉的价格也刚好是等于0.33×3=1,生产3公斤牛肉1天的“产量/时间”的尺度。在“设一切过程都是完全信息,0交易费用的”的情况下,需求价值系数R与供求系数S刚好互为倒数;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的交换,就是等价交换,显然,等价交换不产生利润。
现在这里有个问题,a与b的大米与牛肉怎样交换才合理。如果a用1公斤大米交换b1公斤牛肉,显然a吃了便宜而b吃亏。因为大米价格是0.2,而牛肉价格是0.33。所以大米与牛肉的合理交换价应该是,1.325公斤大米交换0.803公斤的牛肉。
这么简单的算术题我为什么用那么复杂的公式来算,因为在现实经济交换中,“完全信息”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就是说,供求系数S我们永远是未知的,(供求系数高估,显然我们看到,价格就高估,反之,价格就低估),并且,对于需求价值系数,我们也是未知的,比如,遇到喜欢吃的菜,就多吃饭,于是对于大米的需求量就增加,再比如,新款的手机出来,老款手机的需求量就减少,等;所以,在现实经济中,我们若要知道价格、价值系数、供求系数和成本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及规律,我们必须要用到“交换定律”。
(编辑说明:对不起,大米与牛肉的合理交换价,看错了,也算错了,修改一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8 0:11:07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