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3389 23
2009-01-13

背景:自2008年10月起,为缓解北京交通压力及改善环境质量,北京市试行了机动车尾号限行规定,即每周自周一到周五,根据车牌尾号,将有一天限止在五环内出行,限行时间每月轮换一次,此次限行方案将试运行到2009年4月,是否延续,据交管局领导说,要根据大家的意见而定,现在就请大家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一下此限行方案,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发表改善北京交通和环境质量的其他见解。

奖励方案:
1等奖:2名,奖励论坛永久通行帐号,可以永久免费使用论坛资源(不包含收费的培训课程)
fancunhui lucky99

2等奖:5名,奖励10000论坛币
zhanyue_dc  bshuhai

3等奖:10名,奖励2000论坛币
colinyuzy andyzqx nianyueri2008

纪念奖:20名,奖励100论坛币
lijun1239816 Rbandits bjy1285582  kingviry

征文要求:字数最少100字以上,多则不限,文章只能在此直接跟贴发表或以附件的形式跟贴上传发表,在其他地方发表不算。前3名发表文章的直接记入纪念奖

[此贴子已经被admin于2009-4-8 13:27:35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13 09:42:00

一点个人对改善交通和环境质量的粗浅认识。

首先,在我看来一个城市的交通及因此而产生的环境质量问题是多种因素的原因造成的,假如这一问题真能够采用经济学定量的方法来分析,我估计影响效应最大的一个因素应该是政府和交通设计与管理职能部门的低能和目光短视所致。我不在北京对北京的交通没有发言权,但是从我所居住的一个省会城市以及所去过的很多城市来看,城市交通的设计者在设计道路和交通规划上的弱智随处可见,公共交通的落后也是各地的实情!作为城市的管理者应该在城市功能规划时考虑到如何人流和功能更为合理,而不是简单的限行。

其次,私车本身就没像公车那样每年玩命跑,为什么还要限行?一般私车每年就跑20000公里左右,而众多的公车呢?私车限了,普通消费者没车开,可那么多公车呢?他们要什么号的车都有啊!个人认为采用限行政策是强势政府为了简化自己的职责而偷懒的办法!

最后,限行的政策将可能会导致消费者为了出行而增购汽车,同时也会让未被充分使用的城市汽车的存量得到充分使用。一般来说,一个城市中都有相当一部分是趴在车库里的,这个数量约占到1/3左右,这意味着限行之后这个库存被充分挖掘,或是被亲朋好友借来使用,或者是生怕能开不开而吃了亏。于是限行前后路上的车辆可能并没有明显的变化。而且,没有限行政策的时候,普通消费者知道堵车,所以该做公共汽车。现在有了限行政策,该上路就开车上路了,因为每天这条公路必定流动那么多的车,不上白不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3 19:42:0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3 09:59:00


对于北京市机动车尾号限行规定的目的,从政府的初衷来看是为缓解北京交通压力及改善环境质量,这很明显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们可以先围绕这个目的如何更好地实现类分析一下:

1、先分析清楚问题的根源.

也就是北京交通压力如此之大及其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哪方面的"贡献"最大?网络资料显示2002年,北京私家车数量首次超过公务用车,全北京170万辆机动车中,登记在个人名下的各类机动车超过总数的50%,其中私人小客车超过52万辆。(显然登记在个人名下的都被计入私家车系列了);如今2008年11月份数据显示目前北京机动车总量已经接近340万辆,私家车210万辆,如果不对总量进行调控,只需不到3年机动车总量便将突破400万。(估计是同样的分类标准)

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所谓的私家车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各种民营企业、个体户的类似“单位用车”,也就是说如果不按照原来的私家车、公务用车来分类,而是按照家庭用车和单位用车来分类,那么可能二者的比例会有很大的改变。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到单位用车一般受政策的影响比较小(假设前提是大多数的单位都不只有一辆车),而真正受影响较大的个人,是普通老百姓。

所以在此政策下,如果说交通和环境改善了,个人认为还是老百姓做的贡献大些;如果要使交通和环境更好,下一步的重点显然应该如何控制单位用车,或者明确地说是其中的公务用车。

2、政策的和合法性问题

政府临时决定不应该都是法律吧?(本人对法律不是很了解),不知道对私用财产的个人保护包含哪些内容,我们从产权的角度来分析,就某一种财产,产权不是单项权利,而是一组(束)权利,包括对财产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及处置权等。那么政策显然对私家车主的产权(主要是使用权)采取了限制措施。

当然从法律的角度应该还有更多的分析,应该由法律学界的同仁来完善了。

3、城市公共交通需求侧管理

城市公共交通需求侧管理方法有很多,各有利弊;感兴趣的话可以在网上搜搜,或是找几本书来看看,也许会有更多的启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3 10:06:5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4 02:10:00

一锤定音:

1.很多有车的北京市民早已经开始自发了拼车行动:即不同尾号的车主互相搭载,以便每天都能有车以供出行。据说奥运前的口号是:“为了奥运,我们拼了”。
附加简单分析:从拼车组合的消费来看,消费降低,影响经济增长。但从行程与耗油量来看,对环境的污染基本维持不变。其中利弊显而易见。

2.此类政策,限私限不了公,公家不需要拼车,而通过自由选择旗下不同尾号的车辆,即可实现天天有车用的便利,更有甚者,可以储备多个牌照以供轮换。
附加简单分析:特权现象进一步凸显,对长治久安而言并非福音。

3.另有经济实力强劲的车主,包括一些经济状况一般的车主,为了工作方便与出行自由,潇洒,或咬牙,准备,或已经购买第二辆车。
附加简单分析:在原有车辆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机动车辆数量,为更好解决交通与环境埋下了隐患,一旦解套,情况将更加恶化,故而可能越加严格限制。根据老祖宗治水的经验,宜疏不宜堵,不必登高已经可以望见尾大不掉之势。

4.“据交管局领导说,要根据大家的意见而定”。这个“大家”,值得斟酌。位微言轻者是否能够团结起来,团结起来之后是否意见一致,所提意见是否具有解决问题的实际意义,执行成本是否很高,执行之后多长时间才能够真正落实,这些都还是问题。。。这且不谈,真正有话语权的大家们,是否愿意解决此类问题,或者在既得利益基本不受影响的情况下,佯作几声呐喊,前进的车轮刚出泥又搁浅。

5.北京交通基本取决于车流与人流对地面的覆盖面积,除非造出精巧十倍的立交桥分流器,否则只要北京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不变,未来交通状况不容乐观,亦不必妄想。解决之道只有一个:在全国,再造一百个北京,或者等到全国大部分城市都如北京一样,问题自然缓解,乃至彻底解决。否则任何政策都只能是治标而治不了本。

6.拭目以待,看看拥有智囊团的高层能否想出较有诚意和创意的办法来。

些许浅见,仅作笑谈,不揣鄙陋,以求抛砖引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4 11:00:00
支持!!集思广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4 14:20: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