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五彩路在2009-1-30 16:03:00的发言:
医疗制度思考
在市场条件下,追求利益是人的本性,并不因为他的工作性质的不同而不同,"白衣天使"在利益面前也会向人们露出魔鬼的面孔,育人的"园丁"在利益面前也会向自己的学子伸出恶魔的手掌.做为医生和教育,是关系到我们社会发展和生命的直接意义.
那么,在市场条件下,人民怎么才能既维护社会道德与个人的利益是关系到我们社会建立与人民生活安全的基础问题.
我们知道,人个体的一切经济活动有三大基本需求:1.个体的现实生命存在需求.2.供养后代需求;3.养老需求;
在满足这样的三大基本需求外的其他一切要求都是附加需求:富有需求,文化教育需求,医疗需求,生活条件质量需求等等.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供养后代和养老是家庭直接完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个人独立性也越来越强,不管是老人还是青年人,他们更愿意在社会制度下解放自我,养老,医疗和教育也几乎变成了社会发展问题.
当前,我国的医疗建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就医(患者)市场化,医疗垄断化;在这样的利益垄断体制下,人民进医院就象绵羊进入屠宰厂一样任其宰割,象放在砧板上的肉一样任人割取.那么,怎么样才能打破这种医疗垄断,而又使的患者获得正常的医疗手段?下面,我主要研究下在市场条件下的医疗建设问题.
一.分科建院
在有条件的地区,主要是城市居住区,应分科建院.
对医院来说,便于医疗管理,对患者来说,就医方便,并且对传染性疾病也不会交叉感染.为了防止医疗技术的单一,保守和垄断,同一科类医院应有2座以上,并透明各种治疗收费标准,这样的标准应当由国家权威部门制订和调整.同时,国家要跟踪和制定新治疗技术标准.
对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并减少建院成本,建院主要是综合医院,但建院布局要合理,要把传染性和非传染性患者分开救珍,不的混杂.作为医院,不仅要讲职业道德,也要讲社会道德.
二.建立基本医疗供养制基金
社团,单位,村镇建立基本医疗供养制基金,这样的基金以家庭为单位建立,每个社团,单位,村镇建立门珍所,医务人员从社会招聘,他们的待遇也就是从这样的基金中获得,这样的医务人员必须满足社团,单位,村镇人员的免费就医要求,例如:正常的患者诊断疾病要求,正常的医疗服务,如:吃药说明,打针服务,掉盐水服务,疾病咨询服务,以及急诊上门服务,同时他们也要做到对患者的疾病保密,(国家法律要有保障)他们可以在这样的场地卖些一般的药品以及当地的特种药品,并且,他们的药品必须在当地的医院以批发价购得.医院在这样的药品中不的加价.
三.大病医疗基金,
大病医疗是指患者有与一般病人不同的,需要大量的医疗资源进行治疗和护理,称为大病.在这样的大病中,一般个人和家庭不能承受这样的医疗负担,而要求政府和社会救助.参加大病救助基金条件:一般应以家庭为单位参加救助基金,在使用基金的过程中要遏止个人的私心,并维护和宏扬社会的和谐与爱心.
四.社会救助基金
宏扬社会正义和关爱,提倡个人适当救助和帮扶,以及政府发行彩票.应把现在的体育和福利彩票的一部分改为医疗和教育的救助,同时,他们有权对这样的基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并且,他们也都要接受社会和媒体的监督.
五.医院,医务人员治病原则
1.告知病人(或家属)病情,不得隐瞒和夸大.
2.不得出虚假病情恐吓病人.
3.要把可能出现的治疗结果告诉病人,让病人自己选择治疗方案.(不能似是而非的坑蒙病人
4.要真实的告诉患者治疗大致费用,并向患者提议治疗费用解决方案.
5.对不能治辽的疑难杂怔,应属于医院临床实验过程,应当是免费治疗.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6,对急症病人应做到先治疗,后收费原则.
7.医院和医务人员要做到职业道德手操,对病人的病情除传染性并对社会有重大危害的并向社会公布外,一律不的泄露个人病情和病历.
8.医院和医务人员要无条件做到能接受国家的各项对社会的各种医疗服务工作.
六.对怀孕妇女到生产和8周岁的儿童应做到全面的跟踪的国家免费医疗服务.
以上是个人对医疗体制的思考,如有不同意见,和大家商量.
王亮 2006年1月25日
医疗的改革,
首先,是要去资金杠杆
其次,是要去利益挂钩。
脱离了这两个原则,中国的医疗改革就没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