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数据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行业大数据融合,进一步落地
大数据初步融合,传统IT企业积极转型,大数据服务提速,战略紧迫性加强。品牌企业逐步引入大数据服务企业,进一步探讨落地。
1、金融
2015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火爆,金融行业大数据应用热点进一步向各类小微企业的信用风险、合规性管理等方面聚集,金融机构将大力完善用户的信誉库建设。而在证券等细分行业中,在传统的交易型数据分析之外,用于监测客户反馈的舆情分析系统也成为建设重点。2015年金融行业大数据投资将居各行业之首,达到12.1亿元。
2、旅游
在旅游行业,基于精确用户描述等方面大数据应用已经催生携程、蚂蜂窝等诸多在线旅游企业业务模式发生变革,并进一步加快了其对高端数据建模与分析人才的争夺。而在线下旅游资源中,基于服务资源配置与客源引流的优化、建立科学的客源与收入预测分析模型等“主动型”分析建设将有效提升主管机构的管理水平及各大景区的竞争优势。预计2015年各线下旅游资源对“主动型”大数据分析的需求比例将达到2014年的1.5-2倍。
3、通信
通信行业大数据应用仍集中在营销管理,包括寻找用户影响者节点、客户流失管理、与互联网企业合作进行用户上网行为分析等将成为2015年行业建设重点。2015年通信行业大数据应用市场规模增长率将达到61.2%。
4、零售
2015年,线上零售企业大数据建设重点仍集中在优化购物体验、寻找购物黄金路径及弃单原因、数据可视化应用等方面,而线下企业将重点围绕RFID数据采集与联网建设方面。预计2015年线下零售企业在RFID数据采集方面的投资增长率将达到23.6%。
5、政府
2015年,政府对大数据应用的投资热点将围绕利用交通流量及一卡通等数据进行路网与交通资源优化,以及完善基于实时人员信息查询与监控等方面的平安城市建设中来。预计2015年政府围绕交通大数据方面的投资增长将超过20%。
6、医疗
医疗行业在传统的电子病历建设所形成的大数据积累外,基于各式可穿戴设备所形成的远程健康数据实时采集与分析已成为新的热点,并获得高速增长。预计2015-2016年来自可穿戴设备的数据将逐渐达到医疗机构临床数据处理量的10%以上。
第二、云服务模式成熟,行业云服务成为竞争焦点随着品牌企业对于信息技术服务需求以及定位的改变,企业客户将更多的需要通过信息技术服务提升企业产品价值,而不再仅仅聚焦于降成、增效。以此为前提,信息服务企业也迫切需要改变其项目制服务的模式,服务产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产品向云端汇集的趋势也越发明显;在原有的SaaS、PaaS、IaaS基础之上,会出现更多的XaaS模式。
此外,金融云、大健康云、政务云等等行业云的发展模式、平台建设将成为大数据服务企业的发展热点,并以此形成资源聚合的发展趋势。
第三、商业发展逻辑颠覆,企业间共享核心竞争力传统发展逻辑被彻底颠覆,原有企业的发展重点在培育核心竞争力,以此抬高竞争壁垒;然而,随着终端用户个性化需求与购物习惯的改变,产业集群化趋势增强,开放和共享企业间核心竞争力,实现多方共赢的发展逻辑逐渐渗透并体现到企业发展思路中;与此同时,企业间的数据流动活力也随之增强。这一发展逻辑将在2015年充分体现,继而,大数据融合后的产业集群将不断出现。
大数据市场发展前景展望
2011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为760万美元,到2016年将达到101亿元。其中增长率最高的是存储市场,将达60.8%,服务器市场的增长率则是38.3%,远远高于其他非大数据产品相关的市场。
中国的大数据应用处在起步阶段。淘宝、腾讯以及百度这些互联网巨头是率先使用大数据技术的用户,但他们主要基于开源软件自主开发大数据应用。电信和银行领域开始对大数据技术和服务产生浓厚的兴趣。
中投顾问《2016-2020年中国大数据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分析到:大数据时代给不同的厂商带来了机会,包括基础设施硬件、软件和服务提供商。目前服务器仍占据总体大数据市场的最大部分,但是到2016年,存储将会占据最大份额。
Hadoop/MapReduce生态系统将会在大数据应用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使用Hadoop技术的初创公司层出不穷。大厂商都在加强对Hadoop技术的支持。但未来大数据世界将会是一个多元世界,多种技术将会并存。
大数据相关人才的欠缺将会成为影响大数据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关报告:中国大数据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