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2885 1
2015-12-09

自然与人-14.5  八大行星的大小不均与距离太阳的远近

李开乐

    摘要:太阳越早期就温度越高喷射力越强,才能喷射出较大的行星,又喷得较远。后期温度低力量弱,就只喷出4颗很近的小行星。实质上应该是太阳在先后喷射出了最多物质到达了木星和土星的轨道附近,最终又相互碰合到一起去了。


    八大行星的大小不均和距离太阳远近不同,会不会是因为大的太重就喷射得不远,小的就喷射得远些呢?我们的答案正好是相反的。

    从表14.5中可以明显见到,在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较远的4颗行星的质量都比较近的4颗行星质量大得多,这是为什么呢? 从“自然与人-12.1”的分析已经知道,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较大的行星,被诞生的时间一般都较早,反之就比较迟。其实,这与地球人发射人造卫星的道理是一样的。卫星的质量越大,送上太空就越不容易,因为需要更大的能量。同样的,太阳自己被诞生出来后,只有越早才温度越高,喷射力越强,才能将较大质量的行星喷射出来,而且喷射得较远。太阳到了后期温度下降了,力量减弱了,所喷射出来的4颗行星就小得多了,距离太阳也很近。因此,既是质量较大的行星,就会离太阳较远。再到了现在,太阳所能喷射得远的,就仅仅是通过太阳风喷出去一些带电的粒子了。所喷出的较大的熔液团,跑不了多远就会被太阳重新吸回去,根本进不了能够稳定绕着太阳公转的轨道。

    然而,又为什么木星的质量最大却不是跑得最远,比木星和土星跑得更远的天王星和海王星都重新变小,并非完全是越远就行星越大呢?我们进一步分析便可以发现,由于八大行星都不是分别只由一次喷射诞生而成的,实质上应该是由于太阳在当时的前前后后的无数次喷射中,把最多的物质喷射到达了木星和土星的轨道附近,而那些物质最终又都相互碰合到一起去了。

    从图14.5就可以明显看出了喷射物质的多少与距离之间的关系并非直线关系,而是十分合理地体现出了最大量喷射物质所应该达到的距离。天体核球有多高的温度,就会有多大的爆发喷射力,进而就可以确定这个“最大量喷射物质所应该达到的距离”,相信这里面有一定的规律性,也是有关专家今后随着观测数据的进一步获得而可以研究解决的问题。

表14.5.JPG

图14.5.JPG

14.5按照各行星与太阳的实际距离和行星实际质量比例所画成的示意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12-9 16:34:0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