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和朋友到外面吃自助餐。我很喜欢吃自助餐的感觉,因为你可以疯狂地拿自己爱吃的东西,只要你吃得下。当我正准备拿一款我非常喜欢吃的寿司时,只见在我面前的一个胖子来了一个“抄底”,就把我想吃的寿司抢光了。虽然我在他满载而归的背影后做出了N次鄙视手势,但是“你有你心痛,他有他开动”,没有办法,只好等下一轮了。在等待下一轮寿司推出来的时候,我在仔细琢磨着“市场惩罚乖孩子”这句话。
用“市场惩罚乖孩子”这句话去形容自助餐再适合不过了。如果你在吃自助餐期间,表现得“温、良、恭、俭、让”或者是男生的话表现得很有风度、女士表现得很优雅,那么你绝对是“乖孩子”,那么你也绝对会受到市场的“惩罚”。那是因为每个去吃自助餐的人在付费后,就不受限制爱怎么吃就怎么吃,如果食物的供应是充足的话,那么每个人的需求都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然而,商家也不会那么傻,他们会让每款食物会一轮接着一轮地推出,甚至有时候拖慢推出的时间,同时限制人们吃自助餐的时间。这样其实在这里,人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稀缺性之间还是存在矛盾,还是需要有效的分配。但同时餐厅又规定可以“任吃”,所以也只能按“勇”分配,“勇”就是“两军相对,勇者胜”的“勇”。如果说你在别人抢光你的“所爱”以前还有时间,你的损失也只是时间成本;如果已经没有时间了,你也只能郁郁寡欢。无论是哪种情况,做“乖孩子”会给你带来损失,也就是被市场惩罚。
除了自助餐的情况外,“市场惩罚乖孩子”还有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就是对于那些率先降低成本的企业,会在特殊时间内遭到市场攻击。在这里,“乖孩子”指的是那些率先降低成本的企业。我们在学高中思想政治时知道,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如果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那么该个体就会获利,这也客观上促进其他劳动者改善生产技术,降低个别劳动时间,也就是平常讲的降低成本。但是,这只是客观上促进,其实有些劳动单位他是主观上不想降低成本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在市场上垄断的企业来说,推高成本,反而可以成为推高价格的借口,从而获得暴利。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企业当然不希望有同行降低成本,同时如果长期以来暴利持续,整个产业链上上下下,由原料供应到生产到销售,已经形成了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这样就更不希望有人“做坏规矩”。所以那些率先降低成本的“乖孩子”就可能受到围攻,例如:被抬高原料价格,被销售商抵制等等。
第二种情况就是出现在股票市场,“乖孩子”当然是指那些业务良好的公司。这种情况在大跌市尤为明显。如果某个行业在经济危机中陷入困境,许多该行业的企业需要救济,当中如果有部分公司对外表示运营良好,有可能在股价上被打压,甚至被人“唱淡”。最近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汇丰银行。面对金融海啸,许多银行经营上面临困难,需要政府注资,但汇丰银行却拒绝英国政府注资,并表示其资金状况良好。按理说,汇丰的股价就算不上涨也可以靠稳。但结果是前三个星期,汇丰股价无论是在香港、伦敦还是纽约股市都出现爆跌,而且不断有证券商调低它的目标价。汇丰要做“乖孩子”,不接受政府资助,被市场认为是“反常动作”,所以被市场“唱淡”。部分人还趁着这个机会打压汇丰股价,趁低吸纳。类似的情况如果在其它股份中出现,也有可能出现“市场惩罚乖孩子”的现象。
虽然市场有时会惩罚“乖孩子”,但是自助餐毕竟是吃东西的地方,也有不少父母带着小孩一起来,为了我们祖国花朵的健康成长,即便是要面临“市场惩罚”,我还是在新一轮寿司推出来后,先夹了一块给站在旁边等了很久的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