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梁启超与“社会主义”
梁启超实际提出了没有经过资本主义阶段的社会能否直接进入社会主义这一至今仍极为敏感、仍争论不休的问题。
五四运动后,社会主义思潮异军突起,思想界展开了关于社会主义的激烈论战。作为文化思想界的“重量级”人物,梁启超当然也是这场重要论争的主角之一。对社会主义思潮,梁启超早就有所了解,是社会主义在中国最早的介绍者之一。早在1906年与革命党辩论时,他就对某些人建设“社会国家”的主张提出质疑:
即行社会革命,建设社会的国家,则必以国家为一公司,且为独一无二之公司,此公司之性质,则取全国人民之衣食住,乃至所执职业,一切干涉之而负其责任。
这时,他能看到在这种体制下所有权力都为国家所有、个体将无任何权利的巨大危险,确实深具洞见。1919年漫游欧洲之后,他看到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在《欧游心影录节录》中敏感地指出:“社会革命,恐怕是二十世纪史唯一的特色,没有一国能免,不过争早晚罢了。”他认为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将来的历史价值,至少也不在法国大革命之下,影响自然是及于别国。20世纪的历史,证实此言不虚。但是,他认为在当时的中国要走社会主义是“搔不着痒处”。因为“社会主义,自然是现代最有价值的学说,国内提倡新思潮人,渐渐的注意研究他,也是很好的现象。”;但“至于实行方法,那就各国各时代种种不同。”“欧洲为什么有社会主义,是由工业革命孕育出来。因为工业组织发达得偏畸,愈发达愈生毒害,社会主义家想种种方法来矫正他,说得都是对症下药。在没有工业的中国,想要把他悉数搬来应用,流弊有无,且不必管,却最苦的是搔不着痒处。”他认为马克思提出的“生产机关”国有论在欧洲是“救时良药”,但在中国情况就完全不同。如铁路国有“是欧美社会党最坚持的大问题”,但当时的中国早已实行了铁路国有,可结果如何?他认为“在这种政治组织之下提倡集产,岂非杀羊豢虎。”所以在当时中国的条件下若提倡“生产机关”“归到国家”,他“头一个就反对”。
在20年代初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中,他仍持此种观点,写了《复张东荪书论社会主义运动》的长文,支持张东荪与陈独秀、李大钊、李达等马克思主义者论战,反对中国现在实行社会主义。
他的基本观点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中国的资本主义才刚刚产生,远未发达,无产阶级更谈不上发达。中国当下的主要问题是民族资产阶级受到外国的压迫,是劳动者很难在现代新式工业生产中找到工作,社会主义在当时的中国缺乏必要的物质条件。“吾认为社会主义所以不能实现于今日之中国者,其总原因在于无劳动者阶级。”“故中国之社会运动,当以多数人取得劳动者地位为第一义。”中国当前的任务不是实行社会主义,而是发展刚刚产生的资本主义。“欧美目前最迫切的问题,在如何能够使更多数之劳动者地位得以改善。中国目前最迫切之问题,在如何能使多数之人民得以变为劳动者。”他自注道:“此劳动者指新式工业组织之劳动者”。他承认,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所随带之罪恶,自必相缘而生”,会有种种“可憎可恶之畸形发展”。但资本主义“从一方面观察,极可厌憎”,“从他方面观察,又极可欢迎”,对中国来说是“利大于弊”。现在,“资本阶级将兴于中国,其机运已经成熟,断非吾侪微力所能抗拒”,当然“资本主义必非社会终极目的明矣,不过借以为过渡。”所谓过渡,当然是指向社会主义过渡。这表明,他承认最终目的仍是社会主义,也可看到中国思想界从根本上反对社会主义在当时也不多见。他写道:
以社会主义运动之立场而论,欲此主义之传播与实现,不能不以劳动阶级为运动之主体。劳动阶级不存在之国家,欲社会主义之实现,其道无由。而劳动阶级之发生,恒必与资本阶级相缘。故必有资本阶级,然后有劳动阶级,有劳动阶级,然后社会主义运动有所凭藉……
社会主义要建立在资本主义的社会物质的基础之上本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梁启超实际提出了没有经过资本主义阶段的社会能否直接进入社会主义这一至今仍极为敏感、仍争论不休的问题。现在,无论认为他的观点是对是错,对他的观点是赞同还是反对,都不能不承认他提出的是一个紧扣中国社会实际的“真问题”。遗憾的是,反对者在对他的观点作总体批判的时候,没有重视这个问题内涵的深刻意义。或许,只有在中国共党人经过曲折的探索、付出巨大代价提出要发展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之后,只有在共和国在经历迫不及待要实行“一大二公”体制而遭到巨大挫折之后,才能重视、体会梁氏八十多年前“提问”的深意。
(
www.earm.cn/田成杰 2016-1-2整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自《历史的裂缝:近代中国与幽暗人性》,(插图版),雷颐/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出版;本文摘编自《中国的“百科全书式”巨人——梁启超的现代意义》一文。
我的更多文章:
[转载]刘军宁:全世界都应保守住《大宪章》的自由传统(2015-12-29 00:36:31)书摘:郭嵩焘的“罪行”(2015-12-28 15:53:23)书摘:不落的太阳(2015-12-26 01:17:47)书摘:“胜利的灾难”(2015-12-23 23:05:03)[转载]宋教仁的社会主义观(2015-12-22 15:45:27)[转载]宋教仁的宪政思想(2015-12-22 15:36:43)书摘:“大饥荒”的根源(2015-12-17 14:43:13)书摘: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2015-12-16 16:42:04)[转载]资中筠:人性·文化·制度(2015-12-15 00:40:39)书摘:孙中山搞“一党治国”(2015-12-13 23: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