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mei8181 发表于 2016-1-6 19:03 
关键是现在ZF不认可社科类的研究成果,课题项目中学者的劳务收入比太低,你对比下工科那帮人的情况就会明显 ...
你就看看人大马经版的话题就知道:我们既么有亚当斯密、米塞斯和哈耶克那样的大家,也没有斯蒂克利茨和刘易斯那样的务实学者。别说国外经济学家看不上眼,国内学人的争斗自己看着有点失脸面。汪丁丁的大脑“神经经济学”,也是和者寡。一小时几米布“发展”成一只羊=2把石斧、3个先令=100个锅贴,李克强也是学经济的,不会看不出问题。斯蒂克利茨的“一政党制度下”的中国经济改革发展模式研究给中国帮了忙,这次请到中国来开会,老人家又提出“全要素效率的概念”。就像陈嘉映先生所说:“中国人不是不聪明,中国人缺乏智性的追求。中国人的理论都是闹着玩的”。中国的社科类也确实拿不出多少鲜亮一点的货色。就像李希凡批评他的老师:俞平伯先生把红楼梦的研究变成对大观园里某些石头的考究了。中国社科学界也不是没有人在做学问,马艳的虚拟价值理论研究就对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人大的《理论经济学》不时地有好文章转载。王则柯先生提起学风浮躁就有一肚子的气也不是没有根据。问题是两方面:一是那些不成体统的政策制度掣肘,二是学术界的“荒山老野素心人”变得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