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断机制仅仅实施了四天就发生了两次,被全市场诟病,不得不暂停。但请注意的是,熔断只是“暂停”,不是取消,所以称为“夭折”似乎不妥。但我认为,熔断机制再次重现江湖时,必然是完全不同的方式和市场背景,因此说当前的这个熔断机制已经死了也行。 “生得匆忙,死得仓促”! 我看到一个帖子上写到,每次当股市发生大跌时,股民都是忙着当段子手,砖家都是忙着找理由,领导都是忙着推卸责任,有几个在认真思考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我不是领导,所以不会浪费脑筋去建言什么中国资本市场建设这样的大问题。以前我也经常书生一般指点江山,后来发现都是无用功。算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做那些所谓的砖家是我最为不齿的事情。他们只会根据百姓的喜好和上级的要求去发表投机取巧的言论。这次痛斥熔断机制的砖家中,有多少几个月之前都在大呼中国要引进熔断机制,而现在又做出一副为民请命的样子

投资是自己的事,这也是普通股民唯一能把握的事情。如果大家把说段子的时间拿出来仔细分析交易制度、分析上市公司、分析市场环境,至少会比现在好一点。
新年这一波下跌,我们不仅没有亏损,反而赚了10%,就是建立在对熔断机制的分析上。虽然我们也收到了证监会发的对熔断机制的征求意见稿,但我们心里明白,熔断机制推出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即使我们再反对,领导们也不会听的。所以我们虽然表达了我们反对,但还是认真地分析这个制度中的问题,寻找可能出现的机会。
仓促推出的熔断机制果然漏洞百出,但最主要的是那个熔断幅度5%和休市幅度7%。在一个T+1,并且有涨跌停板的交易市场中,熔断本来就是多余的,而且两个幅度还这么近。我们认为,当涨跌幅接近5%时,为了不被机制关停,投资者会马上买入或者卖出股票,这样会加快市场的趋势运动,我们称之为“拥挤踩踏”(现在专家们给这个起了个名字,叫“磁吸效应”,果然高大上

)。
当然,这个“磁吸效应”不完全是针对下跌的,上涨也会有磁吸,但对下跌的影响会更大一些,因为上涨吸引大家入场,会发生拥挤;而下跌是大家逃命离场,一定会发生踩踏事故。而且,一旦大盘达到了5%,就会马上被吸引到7%,然后休市。这样即使国家队想救市也没有时间。大家不妨看看几个银行股在1月7日熔断休市前几分钟的表现,刚刚有大资金介入拉一下,就休市了。国家队刚刚脱掉外衣,站上拳台,露出肌肉,裁判席一声锣响,今日到此为止,明天再来吧

!
发现了漏洞,就该选择交易工具和交易时间了。没想到机会居然在新年第一天就出现了,人民币汇率大跌,保险资金也在去杠杆,这个都是对股市不利的,而且熔断对做空市场作用更大。接着,在交易工具上选择的是期权,而不是受到限制的股指期货,因为期权的杠杆更高,组合的形式更多,关键是最大损失也能控制。然后根据盈亏比计算好头寸,使用的资金等一些细节。
这样,一个完整的交易计划就完成了,接下来就是根据计划按部就班地实施而已。
在这里,我并不是想炫耀什么战绩。我投资也是有亏有挣,这个很正常。我只是希望能提醒大家,投资是自己的事,与其怨天尤人骂政府,或者把希望寄托于某些高人指点上,还不如加强自身的学习。
当过学生的都知道,期末考试没考好,肯定是平时学习不努力,“老师没讲、做题粗心、运气不佳”都是借口。“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才是正理!
如果一切都做到了,成绩还是不理想,那就说明你不是这块料,就不要在这个市场蹉跎岁月了,在别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优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