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020 0
2016-01-10

自然与人-20.9   石钟乳不可能是由滴水形成

李开乐

    摘要:本节各图那样的洞内奇观,只有类似糯米糊样子的岩浆,在滴漏下来的过程中一次性被凝固所造就,绝不能由滴水形成。洞口顶板上毫无孔隙可让水渗漏下来,很多石钟乳明显是粘上去的,肯定是爆发时由洞里喷出来的岩浆一次性形成

    以往认为石钟乳、石笋、石柱都是由滴水形成,“自然与人-20.5”所述显然与传统认识全然不同。笔者想问,有如彩图20.5-1那样浅薄而孤立的小山之山洞中,哪来这么多的滴水呢?多数的石钟乳都长年不湿而山洞顶部岩石也紧密无缝,哪有水渗透得下来呀?就算有水滴下来,那么滴水是将水中物质逐渐凝结到石头上,还是将石头的物质逐渐溶解到水里呢?下大雨时,据说彩图20.5-6的顶上确有水渗漏下来正好流进盆里,难道“洗手金盆”又是水溶解出来的吗?如果石钟乳真的是滴水而凝成,怎么不像北方春天屋檐的冰凌那样千篇一律的笔直细长,而是像彩图20.9-1那样形状各异又千姿百态,甚至有些还点缀着大量闪闪发光的金属装饰,就如绣上了大量小珠子的绫罗绸缎一样呢?我们敢肯定地说,像彩图20.9-1那样的洞内奇观,只有类似于很稠密的糯米糊样子的岩浆,在滴漏下来的过程中一次性地逐渐被凝固了才可能塑造而成,绝不能由“滴水形成”。像彩图20.5-1右和彩图20.9-2那样,顶板上毫无孔隙可以让水渗漏下来,“石钟乳”明显是粘上去的,肯定是洞里爆发时喷出来的岩浆一次性所形成。

    除了回答好上述各种有关石钟乳、石笋、石柱形成机理的问题之外,如果要确信原来理论的成立,还应该首先回答好山洞是如何形成的问题。没有了山洞,更是无从谈起。所以,要使问题得到完整的回答,就不能割断了历史进行无端地猜测,必须先了解山和山洞的来历,才不至于使认识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根之树。

    在长江小三峡,从它的两岸就可见到很多与岩洞奇观相类似的景象。尽管在外露的两岸石壁而不在岩洞里,石钟乳都照样比比皆是。彩图20.9-3是2002年10月在小三峡游船上拍摄到的照片。为什么外露的崖壁也有石钟乳呢?难道不含任何矿物质的雨水也能凝结出石钟乳来?在小三峡里,什么“龙入”,“虎出”之类的洞口也不少,那些肯定都是自然爆开出来的岩洞喷口,洞口处都同样有不少吊幡,相信都是喷出来的浆液一次性凝结生成的。

彩图20.9-1.JPG

彩图20.9-1: 贵州岩洞中照片

彩图20.9-2.JPG

彩图20.9-2: 粤西朝岩洞里爆发出来的岩浆粘到

洞口顶上成了很不像样的“石钟乳”

彩图20.9-3.JPG

彩图20.9-3: 长江小三峡岸壁照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