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迎:彻底埋葬凯恩斯主义
【本人早就指出过:凯因斯主义不过是一剂容易使人上瘾的毒药,这个毒药的特征是:当你经常使用它后,你就不能不经常使用它。比如救市是凯因斯主义的政策体现,而救市则使那些落后生产力得到保留而不是淘汰(正如张维迎所说:该死的不让它死)。人们可能以为,不让它死,就能够保住就业与经济增长。其实这种要死不死的企业与经济的继续维持,只能增添了生产过剩的程度,从而使危机迟迟不能得到解除,过剩仍然导致危机。而凯因斯主义则会导致这样的恶性循环:越救市,落后生产力越得到保护,而落后生产力越要保护,就越需要救市。这就构成了落后生产力与凯因斯主义的救市政策之间的互相依赖关系。如此一来,经济结构就越低劣落后,而它就越需要凯因斯主义去挽救它。在今次经济危机中,大多数人只是忙于救市,根本已经忘记了造成经济危机的内在本源。这种治标不治本的行为,最终只能会使经济危机不断发生,而人们则在不断轮回的“兴衰”循环中疲于奔命。2000年以后的美国剌激经济政策导致了今天的此次金融风暴与经济危机,那么,今天的剌激经济政策会在将来多长时间内导致新一轮金融风暴与经济危机呢?凯因斯主义常常被用于剌激经济、解除危机,然而,凯因斯主义恰恰正是这种危机的关键原因。--黄焕金】
张维迎:中国对全球发生经济危机负有责任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16日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09年年会上做了题为《彻底埋葬凯恩斯主义》的演讲,他表示,凯恩斯主义是政府最喜欢的策略,所有政策都是不考虑长期的后果,只看到目前的利益。他建议中国经济学家少一些凯恩斯主义的主张。他表示,中国对全球发生经济危机也是有责任的。
《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09年年会16日下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张维迎表示,凯恩斯主义就是寻求政府推动的,现在要搞刺激消费,理论上非常荒唐。上世纪30年代大危机,即便价格维持不变,仍然出现地产泡沫、股市泡沫和高投资。
中国的居民储蓄,1996年已经下降,而不是上升。居民消费居民储蓄占GDP的比重也是下降的。前几年称没有社会保障,人们担心未来没有收益保障,这显然是不对的,好多地方是非常荒谬的。社保不能够推动消费,其实就是用政府储蓄代替个人储蓄而已,借你一百块钱,你花七十块钱,把三十块钱存下来。政府消费的话,拿到这三十块都消费,在未来可能造成国家的破产。
简单地说,如果政府的利率政策、信贷政策不变,本来该投资的还会投资,应该买房的就买房,到一定程度会掉下来。其实一旦价格开始上涨的时候,通货膨胀的时候,已经晚了,灾难已经临头了。
张维迎建议,中国经济学家要重新看待凯恩斯主义。按照奥地利派观点,目前美国、中国这些救市政策是只能延缓危机,是把危机的时间变得更长了,而不是变得更短。二次大战,人们都认为美国前总统罗斯福解决了危机,现在可能面临同样的问题,该破产的不让它破产,该死的不让它死。现在危机变得越来越严重。
当然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因为凯恩斯主义是政府最喜欢,而政府的策略是什么,政府的所有政策都是不考虑长期的后果,只看到目前的利益。而真正积极有效的政策,是一定要使你忍受转型的痛苦,这样才能使你获得长期的好处。
张维迎希望中国经济学家,少一些凯恩斯主义的主张,多一点奥地利学派的主张。他认为如果中国人民币的价格不这么低,就不会有这么多外汇储备,不会有这么多的货币发行,这次经济危机就不会这么严重。所以这次经济危机中国是有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