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私有制与宪政共和的关系
杨小凯
最近听到俄国新总统布丁推动土地私有化的消息,忍不住将自己近两年关于 土地私有制的读书心得记下来,提供给中国的学者和学生,让大家了解认识到目 前中国反对土地私有制的观念的错误。第一点是土地私有制与宪政共和的关系, 第二点是土地私有制对农业现代化的意义,第三点是土地私有制与公平效益兼顾 之间的关系,第四点是土地私有制与按劳分配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想澄清民主与共和之间的区别,及民主与自由主义之间的区别。英文 中的民主一词主要与普选权的扩大,选举政府及少数服从多数有关,而共和是来 源罗马共和制,主要是讲上层的权力制衡,而自由主义与共和主义较接近,关心 的是如何以权力制蘅来保护少数,限制政府的权力,使人的自然权力不受侵犯。 从某种角度而言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就是对民主不信任,害怕其导致多数压迫少 数。美国民主党与共和党之争确切地反映了民主与共和之间的紧张。
一个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只讲民主不讲共和和自由主义,这个国家往往形成 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两级往往在革命产生暴君暴君导致革命之间循环而主流意 识形态既有共和主义又有民主主义的国家往往是政治结构的三角或多角鼎立,国 家比较安定。
我以前看的历史书给我一个印象宪政和共和制度先于普选制的产生而私有财 产权似乎是宪政的基础。最近我从Pipe的新书“财产与自由”(Proplity and Freedom (1999))找到了这段历史的文献记录。按照他记载的英国历史,土地私有制是 英国宪政,代议制的基础。由于土地私有权神圣不可侵犯所以国王必须求财产所 有人交税由于私人财产所有者财政上独立于国王反而是国王有求于百姓,所以收 税一直是个头痛的事。早期英国王室卖王室土地得到相当财政收入,后来主要靠 税收 为了解决税收的困难国王开始召集国会。英国国王是不专制君主因此让国 会自订税率,并形成宪制承诺,“不经国会同意,不能加税”。这可是个伟大的 制度创新。国会自订税,使得税收更加容易强制执行。这可能也与英国普通法传 统有关,告辨双方有权选择打官司的法院(当时有国王的法院宗教裁判所和地方 封建主法院),而且国王法院中告辨双方有权排除陪审团中有可能不公的成员。 既然判有罪无罪的陪审团,是当事人自己同意的,所以一旦判决,也不得不服气。 因此司法,执法的权威反而高于大陆成文法国家。
由于议会是以私有财产为基础,为保证收税而设立,所以国会的成员都是向 国王交税的大户,国王绝不会要由他供养的官僚进入国会。因此在没有私人财产 权,特别是土地私有权时,由政府提供财政的议会其实只可能是政府的橡皮图章。
国会在英国历史上是独立于王权的另一政治中心。国王不会喜欢它,但在私 有财产不可侵犯的约束下,又不得不靠它来收税。英国国王的财政在这种制度环 境下不得不依赖民意代表机关。有几位国王尽量少开国会,只是要加税时才想起 开国会。但这种制度逐渐演变成习惯“没有代议制,就不交税”。国王慢慢接受 了这种公共财政与国王在税收之间的关系 但是发生战争时国会与国王在税收之 间的争执往往导致两个政权并立和冲突的情形,甚至导致内战(英国大革命和美 国独立战争都是这类冲突引起)。
令人惊奇的是,这种国王财政不独立于民意代表机关的制度却不因这些冲突 而被废止(克伦威尔专政是个短暂的例外),要是在中国,国王被议会中的造反 派杀了头,王朝复辟后,大概头件事就是取消代议制。但英国克伦威尔死后王朝 复辟时期,及至光荣革命,国会制度反而日益巩固。中国读者可能会困惑不解, 中国的执政者没有一个会如此傻崩的 仔细琢磨,除了从北欧来的英国统治者生 性厚道以外,私有土地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一个国王无法俞越的制度约束,有这 个约束,国王财政依靠国会就是对国王最有利的制度安排。因为国会自订税则, 收税最有效。
按Mokyr 的记载,十七,十八世纪英国的税率比法国高得多,但老百姓老老 实实交税,民富国强,(比法国人均收入高三分之一),自然是私有财产加代议 制的功劳。还是Mokyr 的说法,法国哪怕是拿破仑法典后,侵犯私有财产比英国 还厉害得多。土地地表的矿藏在法国就不是土地所有者的,而英国的土地私有权 却非常彻底,地上地下的东西都归地主所有。按Mokyr 的说法这是英法宪制游戏 规则差别的基础。英国这段历史是对中国历史上薄赋轻徭观念的批判。有了代议 制,让人民自己决定税率,税率反而可以高些,因此高税收可以用来做很多修桥, 铺路,司法,城市公共设施,所以人民的收入反而高过看似薄赋轻徭的专制国家。 这是为什么第一批清朝官员去西方时惊叹政府税收能做这么多善举。
想想苏式社会主义的一个动机是用国有制来减少税收的麻烦,顺便也一劳永 逸地避免了执政者财政仰赖民意机关的威胁,看似是聪明的主意,实则是民富不 起来,国强不起来的馊主意。这也说明读史的重要,当年要是列宁,斯大林读了 很多英法的历史,他们会发现他们关于制度的想法早就被法国大革命前的旧王朝 的教训证明大错特错了。如果社会主义制度是对的,当年就应该是法国比英国更 富强,而不是法国在落后的刺激下爆发大革命,不得不改专制制度。
写到这里忍不住提醒读者中国今天政治要现代化一定要有土地私有制和自由 买卖这个基础。有人说象香港那样有土地使用权的自由买卖就够了。但笔者却不 敢苟同,中国当今的政府是侵犯过土地私有权很多次的专制者,他即使推行百分 之百的土地私有产权,人民还会怀疑他是否哪天又会变卦,重新侵犯财产。如果 他半心半意只允许私人所有使用权,大家心里更不会放心了。共产党要改变自己 机会主义的形象必须要用行动证实自己承诺的可信性。土地彻底私有化和自由买 卖是一种人质机制,老百姓有了完全的私有权,财政上不依赖共产党,反而共产 党财政上依赖私人财产所有者,这才可能真正限制执政者的机会主义行为。
土地一旦完全私有化,可以自由买卖,地价会大涨,政府会有收税的困难, 故而产生开独立议会的压力。在健全的宪政秩序下,地方政府的财产税和土地交 易税都会上升,地方政府就会象西方地方政府一样富起来。土地私有制与公共财 政的关系还与公共设施所需的公有土地有关.澳洲和美国都有一半左右的地方政 府所有的土地,用作公园和公共设施.但是由于其它土地是私有的,所以私有地 的地价依赖公共设施的质量,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又依赖私有地的地价.加上 自由迁居,使得地价和政府所有的公地经营效果之间形成反馈机制,公地经营效 果越好,地价越高,地方政府收入越高,地方政府越有钱修高质量的公共设施, 因而公地经营效果越好,人们越愿意移居此地.在一个联邦主义的制度下,这就 形成政府服务的竞争性市场.它不但是经济效率的基础,也是开明政治的基础.
原载:思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