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9-2-25 20:21:00
以下是引用qiaoweining在2009-2-25 20:17:00的发言:饿 你先搞清楚我跟版主讨论的话题

人家很清楚。这,你看不清楚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5 20:23:00
以下是引用fujo11在2009-2-25 20:01:00的发言:

猫爪版主忘记看了,除了”百度知道“上的那些内容外,我还在那前面加了句:

以下为经济学常识:

哦,我还没看到呢,原来不是您写的咯,真是不好意思,小看了百度知道了~~~~

但是您还是没解释清楚,这些常识和刘教授的意见有不样的地方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5 20:23:00
以下是引用猫爪在2009-2-25 20:23:00的发言:但是您还是没解释清楚,这些常识和刘教授的意见有不样的地方吗?

区别在于,刘的说法,还没有上百度。所以许多人看到刘的说法会感到异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5 20:26: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9-2-25 20:16: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qiaoweining在2009-2-25 20:14:00的发言:实际上有身无分文的吗,请问比例大概有多少?实际上不仅仅是持有货币,使用过货币的也要算进去 他们也受到通胀的影响,对吗?请问没花过人民币的有多少,实际上我说全中国所有人,你告诉我有200万不是这样,那么我承认是我说错哦了

又在偷换问题。

请问持有欠条的人,他的欠条是怎么来的?如果是别人施舍的,那么别人的欠条怎么来的?

是不是只要有欠条,不管谁持有多少,都应该平分“黄金”的量?

     你说的确实有道理,在金本位条件下,确实无法平分,就连分都不可能,在信用货币条件下,这个问题就有回到了资产负债表问题了,争下去无限死循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5 20:34:00
以下是引用qiaoweining在2009-2-25 20:26:00的发言:你说的确实有道理,在金本位条件下,确实无法平分,就连分都不可能,在信用货币条件下,这个问题就有回到了资产负债表问题了,争下去无限死循环。

这里不是“无限死循环”的问题。

性质是一样的。

即使对于同样一笔信用——设该笔信用可以标准化成一张张等值的信用凭证,是不是只要持有该凭证(无论持有多少张)的人,就对该笔信用有相同的索取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5 20:43: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5 20:58:00

也许是09年最热门的两个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5 21:05:00
以下是引用猫爪在2009-2-24 8:12:00的发言:

不知道楼主有没有最基本的货币发行知识。

什么叫“而很专业不是经济学家们的错,拿出来唬人就是他们的错了”?

动不动拿民生和网上的支持率说事儿,又想搞文革式的辩论?

看来老张还真是有点学术背景咯,让我想起了“指鹿为马”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

看来刘教授要小心了。

[em01][em01]


荒谬而无理性的东西,搞阴谋和大批判的老左们最喜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5 22:11:00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都是没有法子的事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5 22:49:00
以下是引用砍柴剑客在2009-2-25 21:05:00的发言:

荒谬而无理性的东西,搞阴谋和大批判的老左们最喜欢了

你这句话他们更喜欢。

印象中,你是反对郎咸平的是吧?听说郎咸平不懂经济学,不知道他懂不懂外汇储备是不能分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5 22:57: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9-2-25 20:10: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fujo11在2009-2-25 19:55:00的发言:我早就想到美国去旅游兼考察一下那儿的市场,如果政府发美元给我,我马上定机票去

政府把美元发掉了,以前相应投放的人民币就失去了发行基础——货币失去发行基础,就是通货膨胀的成因。

这你难道不明白?

你没有搞明白:发放的美元是用在国内还是国内。

我们讨论的前提是,国内不能用美元,发的美元只能用到国外。

纵使有部分美元在国内被再兑换成人民币,也不一定会引起恶性的通货膨胀,在目前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生产力大量严重闲置的经济危机时期,也许温和的通货膨胀是一剂良药,至少是一剂好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5 22:58: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9-2-25 20:34: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qiaoweining在2009-2-25 20:26:00的发言:你说的确实有道理,在金本位条件下,确实无法平分,就连分都不可能,在信用货币条件下,这个问题就有回到了资产负债表问题了,争下去无限死循环。

这里不是“无限死循环”的问题。

性质是一样的。

即使对于同样一笔信用——设该笔信用可以标准化成一张张等值的信用凭证,是不是只要持有该凭证(无论持有多少张)的人,就对该笔信用有相同的索取权?

中国是金本位?貌似不是吧?

不知道我能不能插句话:既然对这件事的争议这么大,为何我们不能在一些条件比较适合的地区先做个试验,等结果出来了再做辩证,这也是为以后增加经验嘛,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们为了不摔倒为什么不能投石问路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5 23:04: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9-2-25 20:12: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fujo11在2009-2-25 20:09:00的发言:

在现在民族国家占主体的世界里,一个国家和一个企业的行为,是非常相似的。

只要是资产负债表,它的结构都是一样的,只有简单和复杂之分。

既然这样,我们真地不明白了。

清楚企业资产负债表的人中为什么有些人不清楚外汇储备与央行资产负产表的关系。

这和我的观点冲突吗:纵使发美元会引起国内赤字,这和我提出可以利用目前畸高外汇储备改进国民福利有啥关系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25 23:06:4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5 23:20:00

以下是引用猫爪在2009-2-25 20:14: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fujo11在2009-2-25 20:09:00的发言:
   

在现在民族国家占主体的世界里,一个国家和一个企业的行为,是非常相似的。

只要是资产负债表,它的结构都是一样的,只有简单和复杂之分。

那您想必知道,在两种负债表里面,“人民币”是作为资产还是作为负债?

我认为,无论作为资产还是作为负债,都和我们讨论的问题没有关系:

你能否明确告诉大家,外汇储备到底是能够动用来增加国民福利,还是根本不能动用来增加国民福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25 23:20:3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5 23:24:00

理论上我说过了 版主没有丝毫问题,但美国发行货币90%以上(印象中是99%)是基于有价证券,日本也在90%以上,中国是70%基于外汇,不到30%以贷款形势发放给金融机构,实际上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索取权,版主说每人发1W会引发道德危机,说的也没错,结合中国国情又是怎么回事了呢,中国是贫富差距大呢,还是福利太高导致养了许多的懒人呢?大部分穷人不是因为他们不努力劳动吧,大部分富人有钱也不是因为他们努力或者有才能吧?我开篇就说过了我为我的冲动道歉,我也不认为发外汇是最好的方案甚至是好的方案,但是我们应该朝这方向努力,尽量做到社会公平,我对刘教授的说法没错(太教科书话了,但是语气不对,我已经道歉了)我前一篇文章也发过了说中国经济学家大多精通数理分析而缺乏一个直觉上的天赋,往往这种能力在宏观经济把握上更加重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5 23:35: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9-2-25 20:03: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fujo11在2009-2-25 20:01:00的发言:除了”百度知道“上的那些内容外,我还在那前面加了句:”以下为经济学常识:“

我们想知道的是:“经济学常识”除了百度外,还有没有别的来源?

刘不过也在介绍经济学常识,只不过,在某些人眼里,没有上百度,就不算“常识”?

刘的观点如果仅仅指,将外汇储备分给国民,会造成国内赤字,这的确是常识,而且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

但是,刘的观点是和张等人的观点相反的:他认为,既然外汇储备是政府对部分国民或企业的负债,那它就无权也不能动用这些外汇储备,去发给国民。

刘的这种后面的观点,不仅不是常识,而且和常识相悖。

其实,发不发外汇储备也没有关系,只要把这些外汇储备换成财富,增加国民福利就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5 23:40:00
今天一直认真在看帖,不小心几乎漏了这篇,呵呵~~ 几点感想~~
1 后生可畏。无论如何也要支持原创,弘扬百家争鸣的精神啦~~ 感谢各位的讨论,虽然很吃惊,但也长了见识~~
2 印象中也学过一点金融,LZ对金融学基本原理的重新阐发与创新,似乎有点过~~不知什么学校的金融专业培养出如此“胆大心粗”的“专业”人士,呵呵,又有点开眼界~~
3 之前,还不太清楚刘和张的理论与政策之争,现在局部地看清楚了;猫爪老大的评价可谓一语中的:张“时刻惦记的国有资产”,呵呵~~
(继续关注中~~)

[em0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6 00:00:00

希望大家不要以自己的小人之心去度别人的君子之腹。

张教授就是个普通经济学者,纵使分到钱,也分不多少,而且他还提出给农民2份,市民一份。

我认为,与其象目前这样搞国企,还不如公平地私有化更好。

许多业余经济学爱好者,只盯着所有制,患了公有制痴迷病,岂不知所有制只是实现经济福利的手段,不是目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6 07:35:00
以下是引用fujo11在2009-2-25 23:35:00的发言:但是,刘的观点是和张等人的观点相反的:他认为,既然外汇储备是政府对部分国民或企业的负债,那它就无权也不能动用这些外汇储备,去发给国民。刘的这种后面的观点,不仅不是常识,而且和常识相悖。其实,发不发外汇储备也没有关系,只要把这些外汇储备换成财富,增加国民福利就行

问题就在于(前面也提过了),谁有权“动”这外汇储备?

fujo11能用你的“常识”说明一下吗?

你只需回答:央行自己能不能动外汇储备?如果政府的基他部门能动,要怎样操作才行?

不要总拿“常识”来说事。

不同人的眼中,“常识”可是不同的(至少“常识”的来源就可能不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6 07:38:00
以下是引用fujo11在2009-2-25 23:04:00的发言:这和我的观点冲突吗:纵使发美元会引起国内赤字,这和我提出可以利用目前畸高外汇储备改进国民福利有啥关系吗。

fujo11只要确认一点就可以了(不要转换问题):

你承不承认:“谈央行资产负债表”就把“外汇储备的性质”改了?

或者说,请你说明一下:

“央行资产负债表”与“外汇储备的性质”有什么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6 07:39:00
以下是引用只因有你在2009-2-25 22:58:00的发言:中国是金本位?貌似不是吧?不知道我能不能插句话:既然对这件事的争议这么大,为何我们不能在一些条件比较适合的地区先做个试验,等结果出来了再做辩证,这也是为以后增加经验嘛,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们为了不摔倒为什么不能投石问路呢?

这里与“金本位”与否没有关系。

“金”只是一种举例,一种比喻。其中在说什么道理,我想楼主已经明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6 07:46:00
以下是引用fujo11在2009-2-25 23:20:00的发言:我认为,无论作为资产还是作为负债,都和我们讨论的问题没有关系:你能否明确告诉大家,外汇储备到底是能够动用来增加国民福利,还是根本不能动用来增加国民福利。

你能否明确告诉大家:谁有权“动”外汇储备,怎样操作?

如果还要以所谓“常识”来邀搪塞,那么,任何人都可以用“常识”一个词回答任何问题。

(说到现在,可以明确一点:你还根本不了解刘在说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6 07:56:00
以下是引用fujo11在2009-2-25 22:57:00的发言:

你没有搞明白:发放的美元是用在国内还是国内。

我们讨论的前提是,国内不能用美元,发的美元只能用到国外。

纵使有部分美元在国内被再兑换成人民币,也不一定会引起恶性的通货膨胀,在目前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生产力大量严重闲置的经济危机时期,也许温和的通货膨胀是一剂良药,至少是一剂好药。

你有没有搞明白:“发放了”美元,前面一部分投放的本国基础货币就失去了发行基础?

弄不清这个问题,谈“美元用在国内与否”简直是无本之木。

说到这,已经可以确认fujo11对货币银行原理(我也说一遍“常识”)几乎没什么了解。

既然这样,大家不必再谈了,你坚持“常识”吧,我们坚持我们的常识。

*********************

fujo11的最后一段,真正表现了他对经济学理解的教条。(一个很搞不懂的事情就是:大喊别人教条的人,自己居然对教条朗朗上口)

“通货膨胀是良药”的前提,你搞清楚了吗?

开口就谈“一剂好药”,这又是从哪里获得的“常识”?千万不要再告诉我们是从“百度”一类得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6 07:58:00
以下是引用fujo11在2009-2-26的发言:许多业余经济学爱好者

说句实在话,“业余”与否无所谓,别以“业余”充当“非业余”就行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6 08:14:00
以下是引用fujo11在2009-2-25 23:04:00的发言:这和我的观点冲突吗:纵使发美元会引起国内赤字,这和我提出可以利用目前畸高外汇储备改进国民福利有啥关系吗。

首先,这句话我们实在搞不清楚是什么含义。

你能先说说你的“利用外汇储备改进国民福利”,是否包含“发美元”这种措施?——免得你再偷换问题。

*********************************

附:如果认为“发美元”属于上述措施。

既然发美元造成财政赤字,那么,何必兜美元这个圈子?直接让财政当局搞赤字政策不就行了?

说到底,“发美元”,不是“利用高外汇储备”改进国民福利的手段。

仅此而已。——除非你承认每年都搞(注意是新增的)几万亿RMB的财政赤字对“改进国民福利”有益。

(另外,“国民福利函数”没有定义清晰,就不要妄谈“国民福利改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6 08:39:00

个人意见:

张维迎应该是了解央行和外汇储备性质和作用的。

他提那样的措施,可能是要逼迫我国尽快地实行汇率制度改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6 10:06:00
以下是引用le2005在2009-2-25 23:40:00的发言:
3 之前,还不太清楚刘和张的理论与政策之争,现在局部地看清楚了;猫爪老大的评价可谓一语中的:张“时刻惦记的国有资产”,呵呵~~

大姐又拿我开涮咯。

维迎这点小伎俩,还能躲过您的慧眼?(好像是邹恒甫的口气呢,呵呵。)

其实就是“那个40%”才是最重要的,和维迎演戏的那个高也清楚的很。

不过楼主非得要对货币发行的基本过程来个简单问题复杂化,我也不能看着啊,顺便复习下相关内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6 10:14:00
以下是引用wuzhijing4024在2009-2-26 8:39:00的发言:

他提那样的措施,可能是要逼迫我国尽快地实行汇率制度改革。

应该是产权制度。

不过他忘了,他的地位是谁给的,是怎么来的。

如果不是当初他提出“为钱正名”、“冰棍理论”,为市场经济和抓大放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舆论基础”,

政府会给他现在的地位吗?

靠这种“地位”,有能力“逼迫”政府做什么不做什么吗?

别忘了,现在他面对的阻力,可不是当年的几千万下岗职工了。

无数捞不到的各级官员(肯定相对于捞到的是多数),人人都会阻止“现在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26 10:15:14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6 10:22:00
以下是引用fujo11在2009-2-25 22:57: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9-2-25 20:10: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fujo11在2009-2-25 19:55:00的发言:我早就想到美国去旅游兼考察一下那儿的市场,如果政府发美元给我,我马上定机票去

政府把美元发掉了,以前相应投放的人民币就失去了发行基础——货币失去发行基础,就是通货膨胀的成因。

这你难道不明白?

你没有搞明白:发放的美元是用在国内还是国内。

我们讨论的前提是,国内不能用美元,发的美元只能用到国外。

看到这里,我忽然发现,原来在fujo11院士的思路里面,认为发放美元,是指“发放美元现钞给每个人”。

哇喔~~~~~

果然是人所不及的思路啊。

是否您认为“外汇储备”,就是放在中国人民银行地下室里面的一捆捆的钞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6 10:33:00
以下是引用fujo11在2009-2-25 23:20: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猫爪在2009-2-25 20:14:00的发言:

那您想必知道,在两种负债表里面,“人民币”是作为资产还是作为负债?

我认为,无论作为资产还是作为负债,都和我们讨论的问题没有关系:

你能否明确告诉大家,外汇储备到底是能够动用来增加国民福利,还是根本不能动用来增加国民福利。

既然你不肯老老实实的说出区别,我就来告诉你:

作为资产的人民币和作为负债的人民币是不一样的,

因为,当外汇储备这种资产是由人民币这种负债换来的时候,

外汇储备不能做任何风险超过央行能承担的部分的工作,更别说分掉了。

正如同你非常得意的天天见到的企业会计,

如果你花了10块钱资本金建了一个公司,借了990块,这样你的资产是1000吧。

你能把这一千块里面拿出一半,给工人和门口路过的每个人发福利吗?

你对能否发福利的质疑,想必我已经回答了。

能提出这个问题,实在让人感到不可言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