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仔裤」一直都是不败的时尚单品之一,实搭、耐穿的特性,让我们在日常生活的穿搭总少不了它。但你知道吗?数个知名国际牛仔裤品牌的生产地都是在台湾!但经过品牌的加值后,这些原本生产于台湾的牛仔裤,台湾的消费者仍必须透过不低的价格才能将这些质量优良的牛仔裤带回家。
因此,刚从台大商研所毕业的两位热血的学生:小林、柏澔,创立了牛仔裤品牌— Denward,将牛仔裤从原料、制造、通路和营销等过程通通留在台湾,打造真正「台湾制造」的牛仔裤。
当商学院学生遇上传统纺织产业
「我们觉得创业比就业更要吸引人!」两人在学生时间已经拥有金融业、快速消费产业(FMCG)、科技业等实习经验,因此决定要尝试不同于其他同学的人生道路。由于小林在中部的亲戚刚好是从事纺织业,因此给了他创立牛仔裤品牌的灵感,进而和柏澔一起讨论、一起构思这个创业的可能。
为了想要试试看这个点子是否可行,他们选择在台湾知名的募资网站 — FlyingV上发行他们的首批牛仔裤商品,立刻在一天之内冲破默认的募资目标,最后募得了将近 52 万元新台币(目标完成率 518.7%),创造了不小的佳绩。
「我们觉得传统产业真的很有趣,而且你会在过程中遇到、看到很多你从来都不会知道的人事物。」举例来说,他们所接洽的一些副料厂、布料厂、印刷厂,有些老板根本不用 E-mai 进行接单和联络,有些也没有一定的签约流程和 SOP,都必须透过电话及口头确认交货进度;而且让他们惊讶的是,平常牛仔裤上面的那些抓破、水洗效果,其实有些是手工做出来的,但因为很多任务厂都已经外移、甚至由于没有接班人而面临关闭,会这些技术的老板、技师已经所剩无几。
「这些人才其实都是很珍贵的!」这是小林和柏澔在过程当中所产生的感叹,他们甚至还想要将这些珍贵的画面拍摄成纪录片,无奈因为这是老板的商业机密而无法进行。
非科班出身?别担心,「学」就对了!
有趣的是,两个人都不是设计背景出身,要如何从事牛仔裤的设计和生产?「最重要的是,我们都是穿搭的爱好者,我们知道消费者可能会要些什么。」
凭借着对于牛仔裤时尚穿搭的敏锐度,以及与几位从事设计的朋友、成衣工厂老板进行详尽的讨论与沟通,除增加了在设计及制造过程方面的知识,例如牛仔裤的磅数、舒适度等等,并设计出他们的第一款牛仔裤商品。
通过在募资网站上的考验之后,两人更有信心、并且开始着手成立 Denward 的正规军,包括设计师与摄影、美工的人才,并计划拓展实体与虚拟的贩卖通路;另外他们也想要透过群众外包(crowd sourcing)的概念,让消费者体验担任「设计总监」的滋味,例如让他们搭配牛仔裤布标及钮扣的颜色,或是投票决定牛仔裤的设计与版型。
「总之就是不断的试验,修正再修正!」由于市场上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存在,若有好点子、何不妨一试?
「台湾制造」是否是营销万灵丹?
令人好奇的是,强调 「MIT」(Made in Taiwan) 是否真的对于品牌效益有帮助呢?两人认为,「MIT」 在募资网站上对于他们来说帮助很大,但这仅仅是加分。如果商品的质量不好、价格不合理,仍然会被消费者所忽略。「我们想要达到的理想是:像是日本人对于 Made in Japan 一样的有信心!」
在专访的过程当中,两人不时流露出轻松、幽默的谈吐,同时也展现了年轻人对于社会、产业的想法与热情。
(截录自REBU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