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从出现的那天起,发展到今天,没有人会否定他的共赢性,简单的说就是各自取长补短,然而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中,这确变成了双方的博弈。下面就简单界定一下对中美经济之间的尴尬关系。
美国经济的问题不仅出现在了金融领域中,长期的过度消费造成了巨额的财政贸易赤字,美国已下决心减少财政赤字,美国政府一位官员表示,到2013年,奥巴马政府计划将美财政赤字减半,赤字削减将通过减少伊拉克战争支出与降低公共开支等途径来实现。然而经常项目逆差的减少确不那么的简单,结合美国现今的情况有两种解决方案,第一,大量发行纸币,使美元贬值,但这一做法无疑会激起全世界的公愤,严重的话,还会摧毁美国在世界的整个信用体系。第二,实行贸易壁垒,初看也许也不成立,但这里有很多不直观的做法,例如实行技术性壁垒(例如说玩具铅含量超标),唆使美国企业使用国内的产品(通过救助条款达成)等。所以美国必然会这样做来减少贸易逆差。
中国刚刚经历了黄金的发展5年,虽说综合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我们的注意力不能仅仅停留在庞大的GDP数值上,我们还有几千万人还吃不饱,隔三差无的矿难,远远还不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暴雨过后水漫金山的城市基础设施,依靠廉价人力自然资源于低估的币值在国际市场获得可怜的毛利等等问题,我们至少还需要20年这样的发展速度才能解决这些类似社会问题。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不允许中国人一直在世界上低人一等。我们必须通过危机的考验。
通过分析中国产品的定位,会发现中国出口的基本都是生活工业必需品,如果没有贸易壁垒及汇率大幅变化的影响,中国出口企业也不会到无法生存的地步。经济从出口拉动到消费拉动转变需要过程,而我们根本不能失去美国市场,政府必需为我们打开这扇大门。
而此时双方的矛盾大于共赢,这也就演变成了一场贸易的博弈。
下面是双方的可打的牌
美方:
2高科技产品限制出口问题。布什离任前已经为这件事开了个好头,相信随着经济危机的恶化,美方会主动与中方就此谈判,考虑到长期的积极效应,应该能算张QUEEN(皮蛋)吧
3无视中国在亚太地区势力的扩张。随着中国影响力的增加,美国明白自己迟早会对此区域失去控制力。拿到谈判桌上效果可能反而会不错。KING (k)
4通过贸易技术性壁垒限制从中国进口,这能算作美国的一个大招了吧。ACE(A) 不为过
中方:1,人民币持续小幅的升值已经是中国最大能忍耐的限度了,美如果方能做出重大让步,中国人也会显示出诚意的。KING(K).
2,增持美国国债。美元现在还没崩溃,美国国债还能卖出去,很大一定程度上是中国的支持,08年,全球陷入金融危机,中国反而增持了2000亿美元国债,2008年12月末,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总量达到6962亿美元,居全球首位。美国推出了一系列的救市计划,如果中国不增持其国债,便会会引出一系列问题,导致其发债困难,后续的资金来源没有着落,救助计划也就无从谈起。JOKER(王).
总体来说,我国在这场博弈中还是占有一定的主动权,一定要多打JOKER这张牌,所获得的利益正是增持美国国债付出的大量成本,这也是增持的源动力。硬要说双赢,也仅仅在这一点上体现了(我们出钱救市,他们支持我们的消费)。
[此贴子已经被winston1986于2009-3-4 0:50:33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