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亚洲经济增长势头迅速减弱
受全球经济和金融危机拖累,预计2009年亚洲经济增长将放慢至2.7%。一旦世界经济站稳脚跟,该地区将得以迅速复苏。尽管亚洲不是全球金融动荡的中心,但已遭受严重打击。让本地区实现数十年惊人发展的外向型经济正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
亚洲新兴市场的增长正在快速减速。最新公布的GDP显示,2008年底,几乎所有国家的活动速度大幅下降。出口下滑(外部需求,特别是发达经济体需求疲弱所致)及贸易融资混乱导致了增长放缓。
在此背景下,IMF下调了对该地区的增长预测。预计2009年,亚洲GDP平均增长率将下降到2.7%,比IMF11月的预测低了约2.25个百分点。然而,在发展中的亚洲,增长应保持在较强的5.5%,远远高于其他地区。预计中国经济增长将达到6.7%左右,(IMF总裁施特劳斯·卡恩表示,中国有可能实现约8.0%的增长目标)。印度增长预计高于5%。
亚洲可能迅速恢复元气。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以及该地区扩张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预计亚洲经济活动在2010年逐步恢复,经济增长提高至平均5.25%。但是,该地区执行良好的政策仍然是持久反弹的一个先决条件。
过去十年里大大改善的经济基本面,为大多数亚洲国家对外部冲击做出反周期的政策响应,提供了相当大的空间。事实上,亚洲的决策者已奋起应对这一挑战:在所有主要国家,根据其不同情况,正在采取可观的货币与财政刺激措施。宏观经济政策还得到一些措施的补充,以保持国内金融体系资本充足。
但是,IMF认为,一些国家仍然有更多的回旋余地。例如,中国宣布了重要措施,以加强内需并保护中国经济免受外部冲击的影响。尽管如此,中国仍有采取额外措施的可能,有针对性地支持那些被迫离开出口部门的企业及支持私人消费增长。其他国家也有进一步行动的空间,尽管一些国家受到获得融资的可能性或高的公共债务水平的制约。
中国正在实施的政策将有助于逐步减少对作为增长引擎的出口的依赖,并增强内需的作用。这种转变将是一个困难和漫长的过程,但无疑有利于中国。其他亚洲国家也可以仿效中国。人民币仍然被低估,但是这不是目前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政策问题是促进世界各地的增长。
随着危机的展开,可能引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贸易保护主义“在过去是错误的,在今天更是错误的”。当你身处一个全球化的经济中,你无法找到一个国内解决办法。‘以邻为壑’的政策永远不会有好的结果。